第十篇

大 葫 蘆——古代民間寓言 有一次,莊子去拜訪惠子,進得院來,發現惠子正對著一堆大葫蘆發愣。莊子走到跟前,他才發現,忙說:

“請到屋裏坐。”

兩人在屋內坐定,莊子問:

“方才見你對著葫蘆發呆,不知想些什麼?”

惠子說:

“唉,別提了,這些葫蘆是魏王送我的葫蘆籽種出來的。結出的葫蘆果然不凡,每個葫蘆幾乎能容納幾擔水的樣子,可是,中看不中用,你用它裝水,它脆弱得提不起來,你把它剖開做瓢吧,底尖又站不穩,白白地擺在那裏看著派不上一點用場,還要占好大的地方,我真想搗碎了丟掉算了。”

莊子聽了,不禁一笑:

“先生這樣想就錯了。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

據說有個宋國人,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紗為生。因為這種工作冬天也要接觸冷水,所以祖上世代傳下一種治手腳凍傷的秘方。

有一個路過此地的商人聽說了此事,便登門拜訪,要以百金求取治凍傷的藥方。宋家人不覺動心,全家商議之後,同意將藥方轉賣,因為他們覺得靠漂洗棉紗,一輩子也賺不到百金。

這位客商是個十分有心計的人,他知道吳國正在和越國交戰,就自薦到了吳國,對吳王說:

‘我手裏有治凍傷的秘方良藥,因此,我建議讓我統領一隊人馬,在數九天裏與越軍交戰,相持一段時間,越軍不打自敗。’

吳王聽了大喜,封他為大將軍。深冬時節,吳國與越國開戰,吳軍故意引越軍陷入水戰之中。吳軍因有治凍傷的良藥,士氣高昂,越軍將士手腳卻均被凍傷,果然不戰而自敗。

那位客商因此而被封官賜地,享受榮華富貴。可是,那位宋氏人家雖手中有秘方,卻仍世代漂洗受苦,問題在於他們能否最有效地利用秘方,你說對嗎?”

惠子聽罷,心中似有所悟,莊子接著又說道:

“如果將這些大葫蘆捆紮起來,做成一個筏子,用它去周遊四方豈不妙哉?”

換 手 指——古代民間寓言 有一個神仙曾和幾位仙友一塊兒議論人間的事。

一個神仙說:

“人是最貪心的,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另一個神仙說:

“的確如此,人不僅貪心,而且貪得無厭,不論是不是自己的東西都想據為己有。”

其他的神仙也隨聲附和。這個神仙心地單純,加之沒有到人間去過,所以,還是不願意把人想得太壞。他決定自己下凡到人間看一看,考察一下人到底是怎樣的。

這一天,這位神仙扮作普通人來到人間。他穿大街,過小巷,訪了好幾個人,結果,這些人一個比一個貪婪,他很失望,但還有點不甘心,決定繼續尋訪,而且暗下決心:

“如果能訪到一個真正不貪心的人,我就把他超度為神仙。”

他一邊想,一邊走,險些和一個人撞了個滿懷。兩位都停下來,相互行禮表示歉意,並聊起天來。

神仙看這位像是知書懂禮的樣子,便有意試探他是否也很貪心。便對那人說:

“你我既然相識,便是有緣份,我送你一樣紀念品吧。”

說著,神仙從懷裏拿出一小塊玉石一樣的東西遞給那人,那人連連擺手:

“豈敢,豈敢,怎麼好意思剛剛相識便收你的禮物呢。”

神仙心裏暗暗高興:

“看來這是位君子,不輕易貪圖別人的東西。”

神仙說:

“請不必介意,我可另外送你一樣東西,請您一定笑納。”神仙說著,用左手食指一指路邊的一塊小石頭,石頭立刻變成了金子。

那人仍推辭,神仙又指一塊大石,大石塊也變成了金子。那人仍搖頭拒絕接受。

神仙大喜:

“此人真是一位品行端正,不貪圖錢財之人,應該超度他為神仙。”

神仙於是最後問那人:

“你一再拒絕我送給你的金子,您是怎麼想的?”

那人一指神仙的左手食指,說:

“最好將你的那根手指換給我。”

布施——古代民間寓言 從前,有一個和尚住在城郊外的一座寺院裏,這個和尚雖為出家之人,卻心底肮髒,是個心胸狹窄的卑鄙小人。

有一個士兵,早就聽說這座寺院的和尚行為卑劣。一天,他和幾位夥伴聊天,又提到那個和尚,於是他靈機一動,對那幾位說:

“今天我們到寺院去好不好?”

那幾位問他:

“你既然討厭那個和尚,為什麼還要去呢?”

那位士兵賣關子道:

“去了就會知道了,保你們這次看出好戲。”

幾個士兵聽他這麼一說,也就和他一道去了寺院。

幾個人剛一進寺院大門,和尚便迎了出來,一見是幾個普通士兵,臉上的笑容立刻褪去了。

士兵裝作沒在意和尚的表情,眼睛四下裏觀望了一下,對和尚說:

“這寺院地處郊外,環境幽雅,是個好地方,可惜房舍過於陳舊,該修繕一下了,這樣吧,請您將化緣的帳簿取來,我好寫上布施的銀兩。”

士兵說完,和尚立刻滿麵堆笑,命小和尚快去端茶,請士兵一行人坐下。

士兵用眼角瞄了幾位同夥一眼,那幾位不知他要捐多少銀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他搞什麼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