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
(約1270~1348以後)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清江引〕
老王將軍
綸巾紫髯風滿把①,老向轅門②下。霜明寶劍花,塵暗銀鞍帕③。江邊青草閑戰馬。
【注解】
①把:束(後起意義),量詞。杜甫《園官送菜》:“清晨送菜把”。
②轅門:將帥領兵作戰時的營門。
③帕:巾,這裏指馬鞍上的墊子。
【譯文】
營門下有一位老將軍,他戴著絲帶做的頭巾,紫色的胡須風一吹滿滿的一束,寶劍生鏽,使得劍匣上的花紋更加清晰明顯。他的坐騎也由於長期不用,鞍墊上積滿了灰塵。在江畔綠油油的青草地上,一匹戰馬正在那裏悠閑地啃著青草。
〔賣花聲①〕
懷古
美人②自刎烏江③岸,戰火曾燒赤壁山④,將軍⑤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⑥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
【注解】
①賣花聲:中宮曲牌。句式:七七七、四四七。
②美人:指虞姬,項羽的寵姬。
③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據《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在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被漢軍圍困。夜裏,在帳中百萬歌痛飲,與美人虞姬訣別,然後乘夜突出重圍。在烏江又被漢軍追及,自刎而死。此言“美人自刎”,是活用典故。
④赤壁山:在今湖北蒲圻縣烏林對岸。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二O八年),孫權與劉備聯軍在此以火攻大敗曹軍。
⑤將軍:指東漢名將班超。
⑥生民:即百姓人民。
【譯文】
美人虞姬自刎在烏江岸,戰火焚燒赤壁萬條戰船,將軍徒然老死在玉門關。傷心啊!秦漢的烽火,讓百萬生民塗炭,讀書人隻能一聲長歎。
〔金字經〕
樂閑
百年渾似醉,滿懷都是春,高臥東山①一片雲。嗔②,是非拂麵塵。消磨盡,古今無限人。
【注解】
①高臥東山:用東晉謝安(安石)不仁隱居東山典故。後遂用以比喻隱居或隱居行徑。東山,在浙江上虞縣西南。
②嗔:惱怒,怪怨。
【譯文】
百年歲月渾渾然好似醉酒,可是心懷仍一片陽春,高高仰臥東山像那悠悠白雲。可恨那人間是非像撲麵的飛塵,消磨掉古今多少有誌人。
〔金字經〕
感興
野唱敲牛角,大功懸虎頭①,一劍能成萬戶侯。愁,黃沙白骷髏。成名後,五湖尋多謝舟。
【注解】
①虎頭:指虎頭金牌,皇帝授予大臣的令牌。
【譯文】
敲打牛角悲傷地唱著歌,身上懸著大權在握的令牌虎台,一劍橫行天下博得萬戶侯。但是,到頭來讓人愁,千古英雄最終也成黃沙白骷髏。成名後,也得在五湖小舟上垂釣。
〔塞鴻鴻秋〕
春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雲恨雨芙蓉麵。傷情燕足留紅線①,惱人鸞影閑閉扇。獸爐②沉水煙③,翠沼殘花片。一行④寫入相思傳。
【注解】
①燕足留紅線:曲出宋曾慥類說引《麗情集.燕女墳》:宋末妓女姚玉京後夫敬瑜,敬瑜死後,玉京守誌奉養公婆。常有雙燕築巢於梁間。一日,其中一隻被鷙鷹捉去,另一隻孤飛悲鳴,停在玉京臂上,似要與她告別。玉京以紅線係燕尾,囑咐明年再來作伴,明年燕子果然來到,此後相伴六、七年。到玉京病死那年,燕子也飛到墳地悲鳴而死。
鸞影:據《異苑》,罽賓國王買得一鸞,三年不鳴。夫人曰:“嚐聞鸞見其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王從其言,鸞睹影悲鳴,衝霄一奮而絕。
②獸爐:獸形的金屬香爐。
③沉水煙:即沉水香,俗名沉香。一種名貴香料。
④一行:當即。
【譯文】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雲,恨似雨,布滿芙蓉般的臉麵。寂寞傷心,深情在燕足上係紅線,對鏡照芳容,形影孤單好煩惱,百無聊賴搖團扇。看香爐裏煙氣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寫入了相思傳。
〔慶宣和①〕
毛氏池亭
雲影天光②乍有無③,老樹扶疏④。萬柄高荷小西湖。聽雨,聽雨。
【注解】
①慶宣和:雙調曲牌。句式:七四、七二二。
②天光:日光。
③乍有無:忽有忽無。
④老樹扶疏:老樹枝葉分披的樣子。扶疏,枝葉繁茂分披的樣子。
【譯文】
一片片飛雲遮掩陽光,天色一會兒晴一會兒陰,孤老的樹枝葉仍舊繁茂不減鬱鬱蔥蔥,小西湖一萬柄荷葉上,響著淅淅瀝瀝的雨打荷葉聲。
〔落梅風〕
春曉
東風景,西子湖①。濕冥冥②柳煙花霧,黃鶯亂啼胡蝶舞。幾秋千打將春去③。
【注解】
①西子湖:即杭州西湖。
②濕冥冥:很潮濕,形容濕氣很濃的樣子。
③打將春去:將春打去。
【譯文】
東風浩蕩,彌漫西子湖。水氣濛濛,一片煙嵐籠罩著繁花綠樹。黃鶯鳥喳喳亂啼,蝴蝶翩翩起舞,幾回秋千翻飛將春天送去!
〔一半兒〕
秋日宮詞
花邊嬌月靜妝樓,葉底滄波冷悴溝,池上好風閑禦舟。可憐①秋,一半兒芙蓉一半兒柳。
【注解】
①可憐:可愛。
【譯文】
花叢旁邊,嬌嬌月下,靜靜的妝樓,柳葉底下冷冽水波在悴溝裏流走。池塘上風兒輕輕,閑臥著禦舟。好可憐的金秋,一半兒火紅芙蓉,一半兒翠綠楊柳。
〔憑欄人〕
暮春即事
小玉欄杆月半掐①,嫩綠池塘春幾家。烏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
【注解】
①月半掐:形容農曆月初或月尾的一彎眉月,掐:用拇指與別的指尖對握為一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