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疾病治療基本常識(2 / 3)

對每次發作均有劇烈頭痛的患者,可在發作前服用麥角胺咖啡因。該藥對頭部血管具有收縮作用,故能減輕頭部脹痛或血管搏動痛。作為預防用藥,可用鈣離子拮抗劑如西比林,其作用是阻滯偏頭痛發作初期的顱內血管收縮,糾正缺血缺氧狀態,並能緩解或消除繼發性的顱外血管擴張;還可用新型的精神安定劑如泰必利,其機製是利用其抗多巴胺的活性對丘腦中樞起作用。上述藥物均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為了預防青少年偏頭痛的發作,家長應該在生活上多關心孩子,盡量使他們的生活有規律。要減輕其學習負擔,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飲食方麵,不要使其過饑過飽,盡可能不進食奶酪、熏魚及巧克力等可誘發偏頭痛的食品。中小學生蛀牙的治療

青少年多數都有蛀牙,當蛀牙痛時,可先在家裏進行處理。首先把堵塞在蛀牙裏的食物殘渣取出,用溫水把口腔嗽淨。然後用棉球把蛀牙的洞穴堵上,再服用一些鎮靜劑。

嘴裏含塊冰或從臉頰的表麵進行冷敷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上述處理隻具有暫時的效果,一定要去口腔科接受治療。即使蛀牙不痛了,由於蛀牙發展很快,還是應該抓緊時間治療。

中小學生骨折的治療

骨折處表現有紅、腫、痛、熱及功能障礙,用手輕輕按壓疼痛加劇,有時可摸到骨折斷端,稍微移動可以聽到或感覺到骨胳磨擦聲音,可見傷肢縮短、彎曲或折成一定的角度(稱之傷肢畸形),傷肢可見明顯腫脹,不能活動。嚴重骨折者常出現休克。

骨折局部有傷口開放性骨折,開放性骨折要保持傷口清潔,不能用手觸及,更不能用水衝洗,也不必上藥,隻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皮膚,表麵覆蓋消毒紗布。

骨折後要立即進行臨時固定,以防骨折斷端損傷周圍血管、神經,利用隨手可找到的物件,如木板、木棍、竹片、竹竿、樹枝、扁擔,甚至患者的對側健肢將骨折上、下兩個關節一起夾住固定,然後迅速送醫院治療。

若懷疑有椎骨骨折,那就要十分謹慎而輕柔地將傷者俯臥放於硬板上,頭和肩下墊一個枕頭,抬上救護車,不要自作主張進行急救,以避免造成脊髓意外傷害。

中小學生凍瘡的治療

凍瘡多半容易發生在身體外露部位,如手背、手指伸麵、足跟、外耳等處,此處或沒有衣帽掩蓋,或活動較少,有時還可累及鼻尖及小腿下部,多見於中小學生。凍瘡大多可呈對稱性分布。

早期可見皮膚蒼白,以後出現大小不等的紫紅色斑及局部腫脹。開始局部有麻木感,繼而奇癢無比,局部脹痛,並有疼痛感,較重者局部還可發生水皰,如抓搔等原因水皰破裂,可流出白色漿液,底麵呈紫紅色潰瘍,一般感覺又癢又痛,十分難忍。抓破後可繼發細菌感染,甚至化膿,雖經治療,有時因創麵較深,可致疤痕。

對皮膚比較嬌嫩又極易過敏者,往往潰瘍可以經久不愈。在醫療條件較差的邊遠山區及農村,還有的形成壞疽,皮膚變黑,組織壞死、脫落,病程遷延日久。凍瘡與天氣寒暖關係密切,氣候轉暖,局部血液循環恢複,局部凍瘡可逐漸縮小,腫脹消失,紫紅色斑變淺,局部皮膚逐漸恢複正常。

為了預防凍瘡,冬天要注意外露部位的保暖,經常活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尤其在冬季,無取暖條件下聽課和寫字的中小學生,在伏案寫字時要定時搓雙手及麵部、雙耳,使容易生凍瘡的部位皮膚充血、發熱。同時要注意手、腳等部位經常保持幹燥。

一旦發生凍瘡,必須加強凍瘡部位的護理,受凍以後,不要立即接近火爐烘烤或浸在熱水裏,局部應先用溫水或暖水袋加溫,然後擦幹,塗上防凍藥膏。患處必須戴手套,穿厚襪、棉鞋,必要時戴耳帽或耳罩。如已經發生水皰、潰瘍或繼發感染,應去醫院診治。中小學生心動過速的治療

心動過速是指心率超過正常範圍。由於少兒的心率隨年齡而異,因而心動過速的標準也要隨之改變,一般學齡前兒童超過160次/分,學齡兒童超過120次/分,都屬不正常狀態,有可能有病理狀態,需加以注意。

青少年心動過速也可能是正常生理反應,如運動、情緒緊張,以及在進食時,由於代謝活動增加,血液循環加速,可致心率增快。此外,很多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心動過速,如發熱、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力衰竭、休克等病症,心率也相應加快。

其原因除有代謝活動增加外,還有功能代償作用,如貧血時,由於血紅蛋白帶氧能力不足,為滿足全身需要,心髒就要增加搏動,促使血液加快循環來彌補缺氧。這時心動過速是疾病的一部分表現,隨疾病的好轉,心率可恢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