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童年(2 / 3)

尤絲迪雅輕聲地對小肖邦說:“寶貝,你看都幾點了,你就這樣穿著襯衣,光著腳丫,在屋子裏晃來晃去的,多容易感冒啊!”

小肖邦平時身體就很弱,大雨天,他就是從窗前走過,也會被風吹感冒的。

忽然間,大廳裏的燈亮了,露伊斯帶著兩個妹妹也來到大廳裏。小肖邦揉揉眼睛,喃喃地說:“你們怎麼都來了?姐姐,你白天彈奏的那首曲子老是在我耳邊回響,我總也睡不著覺,就起來把它彈了一遍。”

弟弟居然不用樂譜,僅憑著記憶就能彈奏出那首曲子,這太不可思議了!露伊斯真為弟弟感到高興。伊莎貝拉在旁邊拉著哥哥的手說:“哥哥,你真了不起!”艾米莉婭也在心底裏非常佩服自己的哥哥。

這時,尼古拉家的那些學生們也都好奇地擠在房間門口看熱鬧。尼古拉回頭看見這些學生們也都跑了出來,對他們喝道:“你們趕快去睡覺!這麼晚了,還跑出來看什麼?有什麼情況,我會去你們的房間告訴你們的,現在都去睡覺。”

在尼古拉的家裏,是有著嚴格的紀律的,小弗裏德裏克聽到父親讓他去睡覺,立即牽著媽媽的手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他在平時身體就很弱,今天晚上,他竟然從被窩中爬出來去彈鋼琴,真是不要命了。

隨後,尤絲迪雅把他送回房間,給他蓋好被子,又摸摸他的額頭,感覺他沒有發燒,這才放心地回去了。

小肖邦從小就對音樂有著特殊的領悟力,而現在他竟然從溫暖的被窩中爬出來彈琴,這不能不引起尼古拉的重視。他認為到了作決定的時候了。尼古拉是個明白人,他知道這一點。這一瞬間,他們兩個都明白了,他們兒子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

肖邦的媽媽回到丈夫身邊後,兩個人又說起了剛才的事情,他們又是欣慰,又是驚歎。兩個人都說:“真是不可思議,他才學鋼琴沒多久,就可以盲彈了。”

肖邦的媽媽說:“他這樣喜歡音樂,而且又這樣有天賦,進步又快,真應該找個老師好好教教他。要不,咱們請個老師來教教他吧!你覺得怎麼樣?你看,他才6歲,就已經超過我了。他爬上琴凳就彈,好像是在做遊戲一樣,這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辦到的事啊!”

肖邦的爸爸說:“可是,這也需要花一大筆錢。家裏並不寬裕。”

肖邦的媽媽說:“我們隻要過普通的生活就可以了,不能因為錢耽誤了孩子的前途啊!再說,我們不是還有一點積蓄嗎?”

肖邦的爸爸尼古拉點了點頭,已經沒有多少心思看書了,於是靜靜地躺在了床上。但是他很久都沒有睡著,他又回想起了他剛從法國遷移過來時的事情。他也很愛音樂,可是卻因為生計的原因,沒有繼續學習下去,隻在一家煙廠當了會計。後來,他辭了職,去給斯卡伯克伯爵夫人當家庭教師。

在那裏,他尋覓到了自己的妻子——溫柔善良的尤絲迪雅。而現在他已經有了4個孩子了,尤其是兒子弗裏德裏克表現出超凡的音樂天賦,自己一生都沒有太大的成就,但是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們也庸庸碌碌的。

於是,尼古拉暗自下決心,一定為弗裏德裏克找一個好老師,不能讓兒子的天賦被埋沒掉!

顯出很高的悟性

尼古拉早在1794年就曾參加過波蘭民族英雄柯希丘什科率領的軍隊和分割領土的強盜戰鬥過。但因俄、普大軍重重包圍,猛烈進攻,起義失敗了,已被提升為上尉的尼古拉隨起義軍被遣散了。

這樣尼古拉住在華沙的家裏,經常有他在起義時結識的許多知名人士前來光顧。

他家裏成了一個“文化沙龍”。尼古拉在故鄉隻受到初級教育,他總是虛心地向這些知識界的名人請教,堅持學習,充實自己。學習之餘,他經常讀法國啟蒙主義作家的著作,偶爾也會演奏小提琴和長笛。

尼古拉教學十分嚴謹,學生們進步都很快,跟隨他學習不久,就能夠用流利的法語講話。

由於家裏辦了寄宿學校,加上肖邦從小就很有人緣,無論大人和孩子,沒有不喜歡他的。家裏的寄宿生都成了肖邦的好朋友,其中比羅勃洛斯基和朱麗安·方塔娜後來和他始終保持著書信來往,一生都保持著兒時的珍貴友誼。

童年的肖邦愛好廣泛,但他不像大多數的男孩子一樣,喜歡做劇烈的運動,這也許和他天生體質較弱有關,或許和他性格內向有關。小肖邦經常跟姐姐一起學習美術,學習表演,學習寫字,在學習波蘭語和法語時,明顯受到父親的影響,進步很快。

家裏的4個孩子,常常在客廳裏歡歡笑笑。尼古拉還喜歡教他們朗誦,編故事,盡力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性,開發孩子們的早期啟蒙思維。

家裏的孩子也都開始學習彈琴,雖然姐姐露伊斯的鋼琴彈得很出色,而且經常幫助弟弟、妹妹。但漸漸地母親尤絲迪雅發現小肖邦彈琴的天賦要比露伊斯高得多,他的演奏水平超過了姐姐。尤其是在那天晚上,他們聽了小肖邦一個人彈琴之後。

天資聰慧、對音樂有著極大天賦的小肖邦,很快就成為全家人的希望所在,他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每天都會刻苦練琴,對音樂的熱愛與日俱增。

肖邦彈琴很認真,常常在家裏的小夥伴聚在一起時,他卻獨自一人坐在琴前彈琴,小夥伴們大聲的吵鬧聲並沒有吸引他,他自己陶醉在音樂聲中覺得非常快樂。即使在悶熱的夏天,他也總是要練習很久的琴,有時候母親看到他蒼白的臉色,便讓他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擔心他晚上咳嗽難以入睡,一直以來,小肖邦的身體都不是很好。

小肖邦在母親嚴厲的命令下,停止了彈奏,可休息了一小會兒,自己就又坐到鋼琴前麵去了。

小肖邦的兒童時代,是在母親的開導下學中有玩、玩中有學中度過的。小肖邦在音樂方麵的才能,就這樣被母親獨特的教育方式挖掘出來,使他日後創作的作品似天然生成一樣地清新。

有時候在周末,尼古拉夫婦還會邀請朋友們來家裏做客,他們讓肖邦加入到大人們的演奏中,組成四重奏或五重奏一起演奏,他們在盡情彈唱中度過美好的夜晚。

自從那天晚上聽到小肖邦彈琴之後,尼古拉一直都在尋思著應該盡快地給小肖邦找一個音樂老師,專業地教導兒子來彈琴。最後,他跟妻子尤絲迪雅商量,想到了他們的老朋友沃得伯克·茨弗尼。

小提琴家、鋼琴家和作曲家沃得伯克·茨弗尼是尼古拉的好朋友。

轉眼間,冬天來了,又下雪了。這天,當小肖邦家客廳的門打開時,進來一個古怪的老頭。孩子們猛然間見了這個人,都不由自主地往後退。

這真是個怪異的人物,長相怪異,裝扮也怪異。他讓人聯想起幽默報紙上刊登的那些惹人發笑的漫畫。

他的個子很高,有一點駝背,還長著一張馬臉,下巴上的山羊胡子往上翹著,身上則穿一件長長的綠禮服,黃色的馬甲,顏色搭配得有些奇特。一支粗粗的方鉛筆從馬甲裏麵探出尖尖的頭兒來。

他的白色的領結打得很高,緊緊地箍在脖子根兒上,上麵還撒了一些煙末。他的腳上,穿的是一雙蘇瓦洛夫式的馬靴,上麵都是積雪,把褲子紮得鼓鼓蓬蓬的。這樣一看,他整個人顯得又浪漫又讓人覺得怪怪的。

他經常戴著一頂亂蓬蓬的已失去光澤的假發,然而他卻擁有一雙聰明而又善良的眼睛,那眼神裏總是閃爍著智慧的火花。這個多才多藝的老人,讓人一見到他,就會感到他整個人不但浪漫,而且很有趣;讓人能聯想到,他渾身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故事。

尼古拉熱情地迎了上來,他們相互擁抱。隨後,他誇張地向孩子們介紹說:“這位就是沃得伯克·茨弗尼先生,著名的鋼琴家和教育家。他還曾為爵爺效過力呢! 現在,我們能把他請來,為小弗裏德裏克上鋼琴課,這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尼古拉稍稍誇大了一些。茨弗尼隻是一個普通的教授,不過很正派。他的名氣並不大,可是他很負責任,對音樂,對學生都很負責。他還是個作曲家。可是,當時承認他的曲子的人還不太多。但他本人卻很自信,他相信自己的曲子是出色的。

小肖邦用大眼睛怯生生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和他的姐姐一樣驚愕。他不明白,為什麼爸爸為他找來的這位鋼琴老師打扮得這樣奇怪呢?他安安靜靜地待在一旁,也不吱聲。說實話,他有點害怕這位看上去很奇怪的老師。

茨弗尼莊重地摘下了帽子,行了一個禮,露出了他黃色的頭套。他一麵大聲嚷著天氣真冷,一麵毫不客氣地接了一杯伏特加,一飲而盡。接著他又要了一杯,因為外麵的確冷得厲害。

喝過了兩杯伏特加之後,茨弗尼才低下了頭,看著小肖邦,目光中有一些懷疑,說:“這位就是在風雨交加的黑夜裏,趁著爸爸媽媽都睡了,獨自彈盲琴的神童囉。”

小肖邦低著頭,不吱聲。他的媽媽連忙熱情地說:“教授您見笑了。這孩子隻是有一些天賦而已。”她又摸著小肖邦的頭說,“這孩子今天有些認生! 您不要見怪。”

茨弗尼看著小肖邦,學著小孩的口音說:“那麼,把你會的曲子彈給我聽聽,怎麼樣?”

聽說要彈琴,小肖邦從從容容地爬到鋼琴凳上坐好。他先是熟練地彈了一段莫紮特的小步舞曲,然後又彈了一串琵琶音、和弦與一些裝飾音。

肖邦彈的聲音幹淨,手指也很靈活,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個6歲的孩子彈出來的,太讓人吃驚了!

茨弗尼被孩子吸引住了,他把胳膊肘支在鋼琴上,連手中的伏特加都忘記了,隻是鼓著一雙大眼睛注視著孩子。

突然,鋼琴聲戛然而止,小肖邦紅著臉從琴凳上溜了下來,在鍵盤上刮出了一串聲音。誰也不知道,這是他笨手笨腳帶出來的,還是腦袋中來了靈感,自己譜出的一段曲子。

“太棒了!太棒了!真是了不起!”茨弗尼讚歎道,“老實說,我從未聽過一個6歲的孩子竟然能彈得像他這樣好。對了,你在小步舞曲後麵彈的那一句是什麼呢?”

小肖邦說:“是我自己腦袋裏的音樂,我就順手彈了出來。”

“啊,才6歲就這樣了!”茨弗尼對尼古拉說,“肖邦先生,您有一位天才兒子,我要好好帶您的兒子,把他培養成為一位大音樂家。相信我茨弗尼的話!我會把他培養成一個大鋼琴家、大作曲家的!”

茨弗尼又摸著小肖邦的頭說:“孩子,你要明白,我會教你更好地理解莫紮特!還有偉大的巴赫和貝多芬,我們一過聖誕節就開始上課,你看怎麼樣?”

小肖邦高興地說:“好的。”他現在開始有點喜歡這位奇怪的老師了。

茨弗尼這位捷克落魄的音樂家,早就注意到了肖邦的樂感。他每次來肖邦家做客,並應邀坐在鋼琴前演奏時,他都注意到小肖邦總是瞪著一雙藍灰色的大眼睛,注視著他彈琴的手,小小的身子隨著節奏輕輕擺動著。能教這樣一個孩子彈琴,實在是晚年的一大快事。

茨弗尼的性格有些奇怪,不過正是這一點,使他成為了一名不一般的教師。他沒有教小肖邦那些刻板的音樂模式。

茨弗尼有一種可靠的直覺,自己不能給這個音樂神童套上理論的枷鎖。那樣,會毀了他的天賦。他隻是做一個極有耐心的園丁,把這根帶刺的幼藤引向適合他的棚架。他要循序漸進,要讓小肖邦一點一滴地接受這些音樂知識。

小肖邦果然聰明得驚人,學東西吸收得很快。而且,他特別會舉一反三,你教會了他一首曲子,他會根據這首曲子的節奏和音調來創作自己的曲子。

凡是聽到他即興彈奏曲子的人,都會被他這不同凡響的音樂天賦驚住。大家都不敢相信這是出自一個6歲孩子的手。

尤其令人驚奇的是,小肖邦本人卻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天賦。他彈鋼琴,就像鳥兒在樹上歌唱一樣自然,毫無做作的痕跡。他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更不在意別人的誇獎。

茨弗尼開始對小肖邦進行正如尼古拉所說的“正規的”訓練。這位落魄的捷克音樂家對音樂有自己的見解。當意大利歌劇正風靡一時,到處隻聽見菲爾德·卡爾克勃倫納和洪梅爾的音樂時,他卻決定首先讓弗裏德裏克熟悉萊比錫音樂家巴赫的作品。

當時巴赫差不多已經被人遺忘,茨弗尼的這一決定很是異乎尋常,然而卻是正確的。巴赫的作品所展示的音樂形象以及完美的對位,嚴謹的和聲對肖邦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他從巴赫的作品中學到了許多東西。

茨弗尼在以後教肖邦學琴時,很少說讚美的話,他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他以音樂家特有的聰慧,發現肖邦是個不可多得的音樂奇才,並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

茨弗尼向肖邦講述自己和音樂的緣分,講述了自己學琴的傳奇經曆,講述了他對音樂的鍾愛,以及自己對樂曲的獨特見解。為此,尼古拉還專門為小肖邦訂購了一架波蘭最好的大三角鋼琴。

茨弗尼還教小肖邦一些自創的手指操。小肖邦的手指本來就很頎長,通過鍛煉,他的手指更加靈活。茨弗尼也許因為性格怪僻,對事物有著獨樹一幟的見解,才使他成為一位不尋常的好老師。

小肖邦跟茨弗尼學琴後,更是終日守在琴旁,很少與外人接觸,這樣一來,逐漸地也形成了他孤僻古怪的性格。他少言怕羞,總是在鬱鬱寡歡中帶有幾分倔強。

小肖邦將練琴當成了自己的樂趣,有時候老師茨弗尼催促他停下來,他才肯來到戶外透透氣。

茨弗尼上課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時刻,隻要脫得了身就來這裏給小肖邦上課。小肖邦愛學,老師也格外愛教,他們經常是加班加點地上課。幾個星期過去了,他們師生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真摯的感情。

有時候,茨弗尼來時會碰上尼古拉他們一家在吃飯,他也毫無顧忌地跟他們一起吃。他吃白食的名聲顯然已經是家喻戶曉了。他成了尼古拉家裏的常客,經常出現在這個溫暖而又和諧的大家庭裏。餐桌上他那一口夾雜著捷克、德國、匈牙利字眼的話語,還有那滑稽可笑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十分開心。

有一天,當茨弗尼來到小肖邦家裏時,小肖邦正坐在鋼琴前麵彈琴。由於他彈得認真,當彈完一曲時,猛然回頭,才發現茨弗尼老師正背著手站在他的身後。茨弗尼低著頭鼓著一雙大眼睛注視著他。小肖邦看到老師如此注視他的神情,不由得羞得滿臉通紅。

“你剛才彈的那首曲子,是從哪裏學來的呢?”茨弗尼好奇地問。

“老師,不是學來的,是我腦子裏自來就有的。”小肖邦看著茨弗尼說道。

茨弗尼更加驚訝地睜大眼睛望著小肖邦:“那你再彈一遍我聽聽。”

聽著小肖邦的音樂,茨弗尼不由得想到,肖邦不但是個音樂天才,還是一個勤奮上進、能吃苦的好孩子,他激動地告訴肖邦:“小肖邦,你可真是個天才,但是天才也隻有通過勤奮學習才能有所成就的!你還需要更加努力!”

漸漸地,小肖邦把自己的任何想法都告訴茨弗尼,包括他想創作曲子。這個內心的秘密他隻向他的老師一個人透露。他越來越頻繁地產生了創作自己的曲子的欲望。

每到這個時候,肖邦的老師就從口袋裏摸出那支粗粗的方鉛筆,把小肖邦腦袋中迸發出來的音樂迅速地記下來。這音樂很稚嫩,但是卻清新流暢,還帶有一種奔放不羈的想象力。學琴初露鋒芒

天資聰慧的小肖邦,很快就成為全家人的希望,他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刻苦練琴,對音樂的熱愛也與日俱增。

肖邦彈琴很認真,家裏的小夥伴常常聚在一起玩耍時,他卻獨自一人坐在那裏彈琴,小夥伴們大聲的鬧嚷聲並沒有吸引他,他自己陶醉在音樂聲中,覺得非常快樂。

在悶熱的夏天裏,肖邦母親總是站在他身後,為他搖扇。有時母親看見兒子蒼白的臉,便命令說:“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吧!不然今晚又咳得無法入睡了。”

小肖邦經不住母親的嘮叨,總算停了下來,可休息了一小會兒,就又自己坐到鋼琴前麵去了。家裏的人都在午睡時,肖邦被母親強迫按倒在床上,可他的手指依然在默默移動著,因為,在他的心裏有一架鋼琴。

有一天夜晚,尼古拉在巡視完所有學生的寢室後,照例去查看他兒子的房間。他心裏想:“這孩子總是鬧毛病,還總是踢開被子。”

尼古拉一邊想著一邊輕輕推開了兒子的房門。他發現小肖邦並沒有睡著,而是睜著眼,好像在想什麼心事。突然,他看見兒子的兩隻手露在外麵,一隻手裏還握著一個雞蛋。

尼古拉不由得火冒三丈。因為小肖邦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因而,家裏對他的飲食要求很嚴格。在晚餐時,他爸爸媽媽盡量避免給他吃不利於消化的食物。所以,尼古拉看見肖邦手裏緊握的雞蛋很不高興。

尼古拉看著咳嗽著的小肖邦,很生硬地說:“你手裏拿著雞蛋幹什麼?你沒有吃飽嗎?”

小肖邦嚇了一跳,連忙說:“不是的,爸爸。我的手指頭挨得太緊了,我彈起琴來很不舒服。我發現隻有手握著雞蛋的形狀,和彈琴時手的形狀才是一模一樣的。我想多握握雞蛋,對我彈琴是很有幫助的。”

尼古拉聽著兒子的解釋,心情平和了很多,他對兒子說:“哦! 是這樣。那麼,千萬不要弄破了雞蛋,弄髒了床單、被子。”停了一下,他又說,“很晚了,快點睡覺哦!”

“好的,爸爸!”小肖邦回答。

看著兒子這麼懂事,這麼酷愛音樂,尼古拉感到很欣慰。

肖邦手握雞蛋這個習慣,保持了很多年。當許多年之後,他在異鄉接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時,他馬上想到的是父親慈愛的目光,他想起了父親每晚都要檢查他的寢室,都要幫助他裹緊被子,他才知道父親是多麼地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