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是阿拉伯人,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都是有名的強盜,也是威震四方的盜墓賊。
據一個強盜家族的後代阿裏·阿布德埃·拉蘇勒介紹說,意大利人喬萬尼·貝爾佐尼在帝王穀搜尋發掘時,曾得到他曾祖父的幫助。他的祖父是當時這個家族的族長,傳說他能夠準確無誤地感覺到哪棵樹下或哪塊巨石下埋藏著珍寶。1817年,喬萬尼·貝爾佐尼來到阿比多斯的帝王穀來尋找塞提一世的陵墓。他在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的父親)陵墓入口處附近挖掘,挖至地下6米深的地方,曾碰到了塞提一世陵墓的入口,勞工們繼續往下挖,直到發現陵墓。他的曾祖父和貝爾佐尼一同下到地下數百米深的陵墓。可是墓室裏除了一口空蕩蕩的鑲金雪花石膏石棺之外,他們什麼也沒有找到。顯然該陵墓在古代曾被盜過。貝爾佐尼仍不死心,他打算鑿開墓室的牆壁繼續深挖,可阿裏的曾祖父再三勸他說,再挖也是勞而無獲,不會有其他東西。喬萬尼·貝爾佐尼隻好將這口僅存的空石棺運到了他的第二故鄉——英國。
其實塞提一世的木乃伊並未被盜,這不過是塞提一世為防盜而修建的一座假墓,現在真正的木乃伊仍完整地存在開羅博物館中。它是由阿裏的祖父穆罕默德兄弟三人於1871年在靠近“帝王穀”的沙克·埃爾·塔布裏亞的一個山崖洞穴中發現的,第21王朝法老彼內哲姆為防盜而將許多國王的木乃伊集中重葬在該洞穴中。
10年之後,穆罕默德兄弟三人被捕,這些木乃伊遂歸開羅博物館所有。在阿裏家族中至今還保存著他曾祖父留下的文字記載。文字記載說,當他本人看到墓室的牆壁及地麵全由巨石所封閉,便斷定塞提一世的寶藏並未被盜,而就在這裏,他騙了貝爾佐尼。隨後,這個家族的秘密一代傳一代,他父親臨終前告訴了他。阿裏以前也像他的祖輩一樣,曾是一位有名的盜墓賊,而且他還間接地參與了許多大宗倒賣文物的黑市交易。
1960年,阿裏將這個隱藏了近半個世紀的秘密告訴了埃及古文物部門,並且主動承諾承擔經費,倡議古文物部門挖掘塞提一世的陵墓以尋找寶藏。有關部門接受了他的請求。
1960年11月12日《法蘭西晚報》報道:“在65度的高溫下,65名勞工光著膀子揮汗為尋找塞提一世國王的寶藏在200米深處不停地挖掘,並有一位50歲的阿拉伯富翁為此提供所需的全部資金。”半年後,工人們由墓室的牆壁開出一條隻有08米高、15米寬,但長達141米的傾斜向下的隧道。他們隻能貓著腰用籃子往外運送岩沙。隧道在一米一米地往裏延伸,當隧道超過200米長時,工人們已經清理出古埃及人鑿出的40級台階。就在這個地方,他們再也無法前進一步了,因為擺在他們麵前的,是一塊幾百噸重的巨石。另外還有3大塊巨石深深埋在地下,墊在那塊巨石下麵。由於深達200米的狹窄隧道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工人們在這種條件下,要撬開大石塊是不可能的。當時有人設想,即使是能夠把大石塊一點點撬開,也無法搬運出去。如果用炸藥來炸開這些巨石,不僅這條隧道毀於一旦,更可怕的是塞提一世的陵墓可能將永遠無法挖掘。就這樣,工程陷入了絕境。此時的阿裏已經彈盡糧絕,投入的巨資已全部花光,政府部門又不肯為此增加一點撥款。於是探寶工程隻好下馬,不了了之。
至此,人們肯定會問:塞提一世的陵墓是不是就在那幾塊巨石後麵呢?對此專家們隻能回答:很可能。但在挖開巨石之前,誰也不敢做最後的結論。而根據現在人們掌握的工程技術水平,還無法打開這個障礙。而舉世矚目的塞提一世陵墓和引起無數人覬覦的塞提一世寶藏,還靜靜地隱藏在帝王穀裏。
班清地下到底有多少寶藏
1966年,考古學家們在泰國東北部嗬蘇高原上的班清鎮發現了一些史前墓地,裏麵除了骸骨,還埋藏著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陶器、石器及精美的金屬製品。一夜之間,鮮為人知的班清鎮名揚天下。
1966年,美國哈佛大學學生斯蒂芬·楊來班清進行社會調查。一天,他經過一個築路工地時,看到工人挖出一些陶器碎片,這些碎片上有一些奇怪的圖案,便好奇地撿了幾個圖案美麗的殘破陶罐帶了回去。
1968年,美國著名的藝術史學家伊麗莎白·萊昂斯把一些陶器碎片送到費城大學的考古研究中心。費城大學博物館的考古研究中心將陶器碎片進行碳14測定,檢測結果令所有在場的學者們大吃一驚,原來這些陶器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製造的!此後,他們又多次用不同的碎片通過不同的手段鑒定,但鑒定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學者們馬上把伊麗莎白·萊昂斯找來,問她這些東西是在哪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