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的東岸是壯麗的神廟,而河的西岸則是法老、王後和貴族們的陵墓。在他們看來,人的生命如同太陽一樣,自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生者之城”和“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兩個世界的永恒循環。
在盧克索的尼羅河西岸,有“帝王穀”和“王後穀”兩處墓地,從公元前1500年的第十八王朝起,法老們為了躲避瘋狂的盜墓賊,選擇了這塊幽靜險要的山穀作為自己的亡靈棲息地。這裏共有64座法老的陵墓。當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在帝王穀被發現和挖掘出來的時候,引起全世界轟動。他陵墓裏的珍寶多達7000件以上,其華貴程度舉世震驚。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帝王穀裏還有一座比圖坦卡蒙墓規模更宏大、掩埋更嚴密、也可能有著更多隨葬珍寶尚未挖掘的陵墓,那就是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塞提一世的陵墓。
比起年紀輕輕就短命夭亡的法老圖坦卡蒙來,法老塞提一世統治埃及的時間要長得多,他統治下的埃及也要富足得多。靠南征北戰取得王位,為埃及的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開采礦藏,挖掘水井,重修廟宇,帶來了埃及曆史上的“複興時期”,並贏得四方貢品源源不斷地湧進埃及。因此,他被譽為埃及曆史上最富有的法老。所以,包括埃及著名的掘墓大盜阿裏在內的許多人都預言,他陵墓裏的寶藏比圖坦卡蒙的寶藏還要多得多。
塞提一世即位不久,就命令王儲拉美西斯(即後來的拉美西斯二世,塞提一世的兒子)與他共理朝政。拉美西斯二世後來建造了世界上最優美的城市。
塞提一世的富足,從那一時代遺留下的建築就可以看出來。他曾建造起好幾個非常精良的建築,並精心修複了不少古代建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在阿比多斯建造的葬祭殿。這個葬祭殿是為祭祀“永遠的支配者歐西裏斯”而建造的。在古埃及所有的神殿遺跡中,這座神殿顯得非常獨特,不但天花板完整的保存下來,而且大麵積的壁雕也完美無缺。整個神殿使用的是一種遠古時代的設計,內部以自然光照明。這使神廟顯得非常幽深、寂靜與神秘。廟內的這些浮雕全都在描繪以撒播文明為天職的歐西裏斯,是如何在死後扮演冥界之王的角色。其中還有一幅浮雕,繪著他即位為冥界之王,他美麗的妹妹和妻子愛瑟斯則在一旁觀看的景象。從葬祭殿入口進去200英尺多柱式大廳東側的通道,就是眾王之廊,在眾王之廊左側的牆壁上雕刻著的是古埃及120名神祗。右側刻著塞提一世以前的76位埃及法老的名字,每個名字都以象形文字刻在一個個橢圓形的徽紋記號中。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阿比多斯國王名單”。在名單的最左邊,刻著兩個人物:一個是塞提一世本人,另外就是他那值得向全世界驕傲的大名鼎鼎的兒子,即未來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1813年,瑞士人布爾卡德在當地一個阿拉伯人的引導下去參觀菲塔莉王後的小神廟時,無意中看到了4座幾乎已全部陷入沙中的巨像,雕刻在200米之外的一個很深的山口中的岩壁上。4年後,意大利人喬萬尼·貝爾佐尼在挖了20天之後,從一條狹縫裏爬入了巨大的神廟,他看到神廟裏到處都是生動亮麗的淡浮雕和色彩鮮豔的壁畫。拉美西斯二世門口的巨像就是這位法老的造像。100年後,這座神廟被徹底清理出來,終於重見天日。由於塞提一世在阿比多斯建造的葬祭殿中的這份名單對埃及王室的傳承做了明白的交代,所以,它曆來受到考古學界和史學界的高度重視。
根據公元前1世紀訪問過阿比多斯的希臘地理學家史特拉堡的記載,在葬祭殿之後,還有一座“用堅硬的石頭建造起的一座令人驚歎不已的建築”,這就是充滿傳奇性的歐希裏恩神殿。但在悠遠的曆史歲月中,它已完全被淤泥和流沙所掩埋。直到1914年人們才將這座神秘而龐大的建築物重新從地下挖掘出來。但這座巨型建築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卻始終沒有定論。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塞提一世的衣冠塚,但也沒有確鑿的證據。
塞提一世葬祭殿的宏偉豪華和歐希裏恩神殿被重新挖出的經曆,進一步勾起了人們對他的陵墓的想像和挖掘的欲望。於是,尋找和挖掘塞提一世的陵墓就成了世界上眾多考古學家、探險家、尋寶者和盜墓賊們朝思暮想的共同心願。
意大利人喬萬尼·貝爾佐尼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但在發現了塞提一世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廟。據史料記載,他也是近代最早在塞提一世陵墓尋寶的人。此人青年時學過物理學和機械製造學。為了討好當時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裏,他設計並製造了一台水泵給總督表演。總督並不了解這台水泵有多大用途,但他還是簽發了一張可以隨處發掘的許可證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