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3章 皇上前辯論(一)(2 / 2)

魏藻德也知道自己剛才那話令人不滿連忙道:“昔日孟子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現今雖內憂外患,但在聖天子的治愈之下,必然可以令我大明中興,而且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輝煌。”

群臣以及崇禎嚴肅的臉色微鬆。樂文謙暗笑,等著魏藻德後麵的話語,如果對方沒有一點本事,樂文謙也不會對這人高看一眼了。

魏藻德餘光瞥了樂文謙一眼,眼眸中帶著一絲得意,然而卻見樂文謙神色淡然,甚至嘴角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仿佛這一切根本沒有讓他有半點驚疑,他本有些得意的心思頓時低落下來,橫了樂文謙一眼又道:“與當前形勢之中,國家須用重典,剛才樂會元固然有理,但不過是誇誇而談,並未提出解決之道。依微臣看,皇上現今所謂加重國家刑法,利用強權鎮壓各地賊寇造反正是合天道之舉,而皇上兩度下‘罪己詔書’向天下百姓展示皇上仁德,正符合古之聖人教誨:恩威並重,治國之道。微臣生於京師,不似樂解元身處於江南靡靡之地,深知現今我朝形勢,對於實際情況比之樂解元更加清楚。北方蠻夷寇邊,微臣願全力以赴,利用自身才學為我大明中興做出貢獻,縱然馬革裹屍也在所不辭。微臣亦相信,我大明朝在皇上英明統治之下,在各位大臣潛心輔佐之下,北方蠻夷短視之徒必然遭受滅族的天譴。微臣之心,可昭日月。至於微臣學識,今科第二名並不遜色樂會元多少,但微臣願為皇上,為大明效勞之心不遜色於任何人。”

魏藻德說完,一臉慷慨豪邁之色,仿佛已經置身於沙場之上,率領大明將士征戰,為大明建立不世功勳。

樂文謙聽的暗笑。

崇禎先一步發話:“你剛才說樂會員都是誇誇而談,你有何好計策?”

剛才魏藻德雖然說的豪邁,但是這裏的人可不是那些容易被蠱惑的新兵蛋子,而是一些老謀深算之人。事實上,魏藻德說的前半段還是不錯的,但是突然將樂文謙扯入了話題,接著便成了詆毀樂文謙的說辭,而最後一翻狂表忠心,雖然豪邁卻已經屬於他剛才提到的誇誇而談。不錯,樂文謙所言確實有幾分誇誇而談,但是卻提出了一個理論,這個理論足夠成為樂文謙話語中的亮點,也成為樂文謙的過人之處。但是魏藻德的就差了些。

被崇禎皇帝這樣一問,魏藻德悚然一驚,這才發現自己剛才因為想要將樂文謙比下去,臨時改變了說辭卻令自己落了下乘。索性皇上詢問了自己一句,否則自己已然徹底失去了爭奪狀元的機會,甚至現今第二名的成績都保不住。

魏藻德暗中深吸一口氣令自己冷靜下來,將之前想好的說辭說出:“亂世用重典為其一。第二點廣施展仁義。皇上英明神武,正是如此作為。第三點,微臣以為廣泛舉薦天下賢士,我大明軍旅百萬,民眾萬萬,論實力遠超蠻夷,若有能人統帥,必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第四點,微臣以為可以招安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說道這裏,魏藻德看了皇上一眼,他也清楚不久前張獻忠被招安之後再次謀反,此時提出此點不免令皇上不滿,但是這正是凸顯自己與眾不同之處。

“張獻忠雖然再度造反,據微臣所知,乃是因為一些官兵對張獻忠以及其屬下兵員十分傲慢,甚至不平待遇所致。依微臣所見,且善待張獻忠等人,將皇上仁義之名廣施,其餘叛軍必然不再作亂,則內寇可除,隨後外患亦不足為懼。”魏藻德道,說完頗為得意的瞧了樂文謙一眼。

樂文謙淡淡一笑,論誇誇其談無人能出這魏藻德之右,真以為你這些見解就能夠解決當前大明頹然局勢?果然白無用是書生,隻是紙上談兵的高手。

“樂愛卿,你似乎對魏愛卿的話不服?你有何見解?”崇禎見樂文謙嘴角露出一絲鄙夷,不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