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2章 殿試(2 / 2)

崇禎看著殿下十一人,第一人身材高大,比之後麵幾人要高出一截去,而臉色平和,身子垂立,狀態自然,正是媺兒和自己提過數次的江寧樂文謙。第一眼的感覺,不知為何崇禎生出一種難以駕馭的感覺。這是一種很怪異的感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帥土之賓莫非王臣。天下間何人不受自己駕馭?對方不過一個小小書生,豈會有這種怪異感覺?再度打量樂文謙,崇禎發現剛才那種感覺不複存在,似乎就是一個錯覺。

崇禎再度看了看樂文謙,鼻息間噴出一些厚重氣息方才將視線轉了開去。但隨即崇禎再次將目光看了回來,他發現其他人都是一副十分緊張的模樣,顯然對自己有著極深的敬畏,再看樂文謙,崇禎這才發覺這樂文謙似乎並未懼怕自己,剛才那種感覺再度從心頭升起。

殿下眾人雖然皆是低垂著頭,但各個卻是暗中打量著皇帝,小心而謹慎的察看著皇上神色。見皇上一直關注著樂文謙,雖然看不明白皇上心中所想,但是聯想到之前皇上對樂文謙的讚譽,賞賜,加上此次樂文謙乃是頭名會元,各個心中暗道,這樂文謙要受到皇上重用,飛黃騰達不遠了。一時間眾大臣心中仔細思索起來,尋思著需要拉攏這位今科狀元了。此時雖然皇上還未宣布誰是狀元,但是眾大臣已經認定樂文謙就是今科狀元了。

這些人暗中觀察的時候,樂文謙也在暗中觀察,當然他不敢去看崇禎,他感覺到一股充滿威嚴的目光一直凝在自己身上,毫無疑問那是崇禎皇帝的,此時自己去瞧他豈不是自尋死路?利用餘光小心的察看其它人的神色。不過餘光所見都是一些沉默,冷靜的神色,一時間根本看不出什麼。

崇禎的目光從樂文謙身上移了開去,在其他幾人身上瞟過。這些人具體是誰,所做文章如何崇禎心頭已經對上號。觀察了一陣,崇禎緩緩開口:“樂文謙,你是金科會元,你覺得你憑何成為今科狀元?”

這話問出,眾大臣皆是一愣。皇上一向嚴肅端重,怎地突然問出這樣的問題?不免和皇上身份不合。一些人倒是想到了之前的花魁大賽,似乎大賽上三位評委就是這樣詢問選手,使得那花魁大賽十分熱鬧,而且影響極大,堪稱前無古人之盛舉。隻是當時皇上對於花魁大賽並未提及,不料皇上此時卻用出了當時花魁大賽上的問法。

樂文謙亦是驚訝不已,而令他十分驚訝的是這種問法分明是花魁大賽上自己提出的詢問方法,問幾位花魁人選獲得花魁的理由,不料現今皇上居然用同樣的方法問了出來。樂文謙一瞬間想了許多,皇上這樣問說明了什麼?是對之前自己在花魁大賽上的舉措讚同,還是一種譏諷?畢竟有王承宗那些話,樂文謙雖然自信卻不會盲目的樂觀。

不敢多想,樂文謙連忙道:“微臣不敢自言配的上狀元,但凡事盡力為之。會試之時文謙獲得頭名,雖不敢說才學勝出他人一籌,但相信一眾閱卷官員法眼,既然裁決微臣是頭名,想必文謙之才不負會元之名。其次,文謙並非隻會讀書的書呆子,文謙生於江南江寧縣,曾輔佐前江寧縣令,縣丞大人尋覓被強盜卷走的銀兩,心思尚算靈活,針對具體事宜有可行之策,理論聯係實際,因地而製宜,簡潔而高效解決問題。文謙自信擁有狀元之才,不過若是未中狀元,亦不會氣餒,定然是文謙有才學不及之處。一切但憑皇上裁決。”

樂文謙這話十分穩妥,不見激進,但於平和之中也露出一些舍我其誰的自信。相對而言較為平和。

但是眾人,尤其是皇帝卻是聞言一怔,乃是因為樂文謙那句“理論聯係實際”讓崇禎眼眸一亮。其他大臣也是覺得新奇,有種驚豔感。

“理論聯係實際?”崇禎輕聲道,“你且詳細說說。”

那句“理論聯係實際”乃是後世偉人提出的理論,雖然這具理論在中華幾千年時間中一直運用著,但是卻並沒有如此直觀明確的總結出來,所以此時有種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句話是樂文謙故意提出,樂文謙堅信王承宗所說屬實,那麼自己在崇禎眼中評價並不高,自己必須改變他對自己的看法,否則自己一點機會都沒有。而剛才眾大臣以為崇禎一直盯著自己看是看重自己?樂文謙可不那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