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一向,樂文謙也不去考慮那麼多了,該準備的都準備了,到時候就看臨場發揮了。而且,樂文謙覺得自己始終擁有著優勢,且不說自己領先這裏幾百年的智慧經驗,就當前而言,自己為這些資料而覺得難以捉摸崇禎的性格,魏藻德得到同樣的東西難道他不迷惑?
四月二十一日,姍姍來遲,卻也終於來了。
黎民時候在禮部官員帶領下,先是點名,而後三卷,讚拜,行禮等一翻禮節過後,策題發了下來。
殿試隻考策論,這點一眾貢士都是知道的。
策論大約二三百字,並不長,卻需要扼要而明確的將自己的見解寫出,這就需要花費許多心思,是以短短兩三百字並不是那麼容易寫出來的。日暮時候,不管貢士們是否寫完,收卷時間已經到了,考官強行收卷。
之後閱卷官員評卷之後選出十餘份最佳作品呈送於皇上。也就是說基本上就隻有十幾分能夠呈到皇上麵前,後麵許多貢士的卷子基本不會看到。之前在吳府時候樂文謙說吳征明未必沒有機會實際上則是安慰之言,而吳老夫人,吳夫人也清楚這個情況,知道樂文謙的心思,隻是微微一笑。
當然具體的程序是這樣,不過每朝皇帝都會進行親自麵試策論上佳者,不是光看試卷做出裁決。而崇禎皇帝堪稱大明朝,甚至是古代皇朝中最為勤勉的皇帝,幾乎事必躬親,當晚禮部官員得到皇上口諭,將所有貢士試卷交由皇帝親閱。
對此禮部官員已經習以為常,而閱卷官員更是兢兢業業,深恐皇上閱卷時候發現自己閱卷有誤,徒惹皇上怒火。
第二日,早朝過後,崇禎當即宣布他認為策論中成績不錯者進殿,親自麵試。
樂文謙等人清晨時候已經接到消息,得到消息後便在宮門外等候,而後由太監領入皇極殿外偏殿等候。樂文謙看了一下,人數一共十一人,吳征明並不在此之列,魏藻德在隊伍中樂文謙不奇怪,倒是那和自己一同來自金陵的袁武德亦在十一人之列中。袁武德看見樂文謙,冷哼一聲背過身子,臉上滿是傲慢得意。
樂文謙笑笑,記得袁武德似乎並不在二甲之列,以三甲的名次進入到有幸麵見皇上的十一人行列,確實有傲氣的資本,不過樂文謙對這袁武德也就是笑笑,如此沉不住氣,也最多就是有幸進入十一人行列罷了。看了一眼袁武德,不在看他。但是魏藻德,麵色有些沉鬱,樂文謙心裏暗笑,隻怕是正為崇禎的性情傷神吧。
不多時,有太監過來傳令,隨即眾人隨著領路太監進入皇極殿。十一人魚貫而入。
魏藻德等人微微疑惑,曆朝皇帝中多數是由閱卷官員決定狀元,榜眼,探花等人的人選之後方才由皇帝召見,而後皇帝言語詢問,而後適當做出一些調整。而現今不但在招入幾人入殿時候不但未曾做出排名,而且麵見皇上的時候一同進入,科考排名完全是皇上親自做出裁決,而且讓眾人一起隻怕是要讓眾人在殿上辯論一翻了。
樂文謙雖然對這些規矩的了解不及魏藻德這些人,但也察覺到一些異常,不過對於這些小小的異常並不放在心上,一點點風吹草動便感覺風聲鶴唳,那等心理素質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樂文謙當先走進皇極殿。魏藻德跟隨在樂文謙身後,瞧著樂文謙那自信模樣,不知為何心裏不由的一慌。後麵的人本在暗暗猜測,見前兩人已經走動開,連忙跟上,心頭的思索不得已告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進入殿中,頓時瞧見一眾文臣武將侍立於大殿兩側,一麵色略紅,頜下寸許長須的男子一身龍袍坐在大殿最高處,便是崇禎皇帝了。
樂文謙瞟了一眼,有了對崇禎的第一觀察後,便將頭低了下去,下臣麵見皇上的時候不得仰頭,隻有皇帝命令時候方才可以將頭抬起,這些規矩還是明白的。隨後和眾人一起山呼萬歲。來到明朝已經將近一年時間,對於跪拜之禮樂文謙心頭再怎麼不願,卻也隻能入鄉隨俗了。好在這裏的跪拜並非後世是一種屈辱的動作,樂文謙勉強能夠承受。
“平身!”崇禎的聲音不算渾厚,卻帶著一絲冷酷。
樂文謙等人站起身來,低垂著頭,等待皇帝吩咐。
“抬起頭來。”崇禎道。
眾人連忙抬頭,但依舊不敢直視皇帝,紛紛將眼眸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