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香爐峰上觀雲(1)(3 / 3)

黃昏時分,泉邊的遊人越聚越多,我很納悶,導遊小姐告訴我們,月牙泉最輝煌的一刻是“泉映月”,遊人此時來,就是要觀水中的月亮。靜夜,在鳴沙山下觀賞月牙泉中的月亮自然是一件幸事,可是我們卻著急著要返回趕火車,於是隻好帶著遺憾告別了月牙泉。

回到西安,我一直在想,那夜晚,月牙泉中的月到底是啥樣呢?

三上鼓浪嶼

沒去鼓浪嶼時,曾讀過一篇介紹鼓浪嶼的文章,說這座海島白天像立於波濤之中色彩斑斕的浮雕,夜晚宛如一艘燈火璀璨的彩船。1985年夏初首次登臨鼓浪嶼領略其風采時,才真正認識了這顆“海上明珠”。

也許正因為這座海島的豐姿豐彩確實美,以致1993年再次與它謀麵也未敢動筆寫下幾行文字來。1995年深秋,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又一次光顧了邊城廈門。四天之後,會議安排遊覽鼓浪嶼,準確地說,應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於是我又有了第三次與鼓浪嶼見麵的機會。

鼓浪嶼與廈門一水之隔,五分鍾輪渡就把我們一行十多人送上了這塊1.7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走下船,眼俞就呈現出一個清新的世界,一座多姿多彩的花園,一家繁華的服裝、海產市場,一幅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同行者多是舞文弄墨者,對商品興趣不濃,觀景卻異常精神抖擻,不大一會兒我們就登上了鼓浪嶼的製高點日光岩。日光岩是用許多塊巨大的花崗岩石壘疊而成的,除岩頂外,全部隱蔽在綠蔭之中。登上岩頂鳥瞰全島,滿眼皆是春色,整個一座小島綠樹成蔭,花兒盛開,小樓房林立,柏油小路縱橫。舉目遠眺,小金門、大擔、二擔淸晰可見。導遊告訴遊人,300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在這裏訓練水師,水操台如今依然存在。下了日光岩,果然是鄭成功的紀念館,館內陳列著鄭成功及鄭成功的將士們抗擊外國侵略者的實物、圖片和模型,使我們從目睹中了解了鄭成功這位民族英雄的英雄事跡。英雄的事跡使大家很受感動,聽說有鄭成功雕像在島上矗立,於是紛紛要求一睹英雄風姿。

在廈門朋友的導引下,我們趕到了鄭成功的雕像前。鄭成功的石雕像矗立在鼓浪嶼東南部的複鼎岩上,是用花崗岩石直線條處理的,粗獷有力,很有剛性和力度。注目凝視,我們眼前的鄭成功威武地站在巨石之上,左手握劍,右手倒背,頭略右側而低微,好像出征前夕在沉思斷想,那情意充滿凜然正氣而又從容穩重,一派英雄非凡的氣勢。廈門的朋友介紹說、鄭成功的雕像麵向大海,背靠長滿相思林的升旗山,當人們從大德記海邊走上複鼎岩時,鄭成功雕像高大的背部猶如欲飛的大鵬。很可惜,因返回的時間不允許,我們未能目睹這雄偉景觀。

離開鄭成功雕像後,沿著小道向輪渡碼頭走,很快陷進了三角梅的花海裏,雖時已深秋,道旁的三角梅仍然蓬蓬勃勃地開著,一朵朵,一簇簇,一叢叢,一片片,如火如熾,似焰似霞。麵對這一片火紅,我的腦海裏就幻化出鄭成功率領將士浴血奮戰的場景,這盛開的三角梅也似將士們的鮮血,於是我又想起了郭沫若老先生為鄭成功紀念館而題的聯匾:開辟荊榛千秋功業,驅除荷虜一代英雄。

隨著熙熙攘攘的遊人走上輪渡又下輪渡,我們又踏上了廈門,再一次回頭望鼓浪嶼時,這座美麗的小島已經進人畫中了。海麵上,一群白鷺在上下翻飛。

回到住處,握筆想記下幾句關於鼓浪嶼的文字,思來想去隻寫了三個字:三角梅。也許是三角梅的色彩最豔,也許是因為三角梅生命力極強,也許是因為三角梅曾引發我對鄭成功這位英雄的敬慕……

以上文字難以為文,僅作紀念而已。

十裏洽川遊神泉

一個朝鬣滿天的早晨,我們來到距離合陽縣城23公裏的洽川。望著湛藍天空和天空下廣袤的草灘,蔥鬱的林帶,連片的魚塘,翠綠的蘆葦,映日的荷花,我眼前就美成了一幅幅望不到邊際的山水畫,我的心就跳動出一種難以抑製的激情。好一方鍾毓靈秀的聖地!高辛氏帝嚳曾在這裏長眼,孔子七十二賢之一的子夏曾在這裏設教,漢淮陰侯韓信曾在這裏用木罌渡軍,周武王之母太姒曾在這裏誕生,淸代女詩人雷敬曾在這裏生長。翻閱曆史的畫卷,讀眼前這一幅美景,我們很快就走進了舉世罕見的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