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形而上學家、格丹斯克市民亞當·叔本華的辯證法告誡(3)(2 / 2)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它隻是作為精神的不可避免性及於他,多少像是康德哲學涵義的理念,像是正麵的思維努力的純粹邊緣現實。實證性地把握它對於魔鬼來說是不可能的——我可以設想,對於上帝也是如此。魔鬼的知識很多,但是他不是全知的;你們都知道,這一命題見於歌德。希望在這方麵你們不要再對我提出問題。

第七個問題:我認為太幼稚,不過還是要簡短地回答。

問題是:魔鬼是否能夠創造奇跡?

這個問題提醒我,先生們,你們對魔鬼的行動方法所知甚差。魔鬼的行動是通過人的行為活動,而不是通過令人驚駭的自然現象、凶暴或者伎倆。這些手法是為娛樂用的,但是魔鬼不懂娛樂。當然他可能像笛卡兒設想中的魔鬼那樣製造出一種虛幻的現實,並且把不容懷疑的現實之沉重給予事實上不真實的事實,也可能像馬克斯維爾的假設中的魔鬼一樣,在效果上製造某種最顯然的非真實的狀態,因為很不真實,聞所未聞。也許,隻要這種行為的目的在於理智的錯誤和失敗,他就做。但是,通過接受明顯的現實而造成的錯誤是不符合我的工作的原初方針的;這樣的錯誤不能令任何人感到恥辱,而且在被承認是錯誤的時候,它本質的和有些不可避免的性質依然繼續被接受。

沒有人笑話哥白尼以前世世代代的人們相信地球是靜止不動的,他們自發的和自然的信念對於他們隻是一個背景,哥白尼的天才隻有在這一背景上才光輝燦爛地顯現出來。

如果說錯誤是魔鬼的目標,那麼,這種錯誤令人羞恥,人應該引以為恥,換句話說,這種錯誤——請注意——是人的過錯造成的,至少人應該承認,是人自己造成的,是一個恥辱點。魔術手法,或者用虛幻現實誤導的方法,不是魔鬼工作的重要手段。我已經說過,這是枯燥的、毫無意趣的工作,沒有進益的成分,沒有令人感興趣的幽默。魔鬼的破壞行為囊括了人們負責治理的空間,而他所製造的邪惡,必定用羞恥來鞭笞人們,才能達到目的。例外隻有一個。這個例外就是死亡——不是指死亡的個別的事實,而是它是不可避免的這一事實。

最後是第八個問題:已經很明顯,既然魔鬼不是全知的,那麼是不是可能他自己犯了錯誤,例如,由他偷偷輸入世界的某物,因此作為令人汗顏的錯誤而顯得是真理?

我的回答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魔鬼的聰明才智很高,他完全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所以他認為超過這些界限的問題無效。也正因為如此,魔鬼才有別於人。

有人又提出第九個問題:如果完全知道界限,那就已經在認識上超越了界限,如果觸及界限,就等於觸及界限之外的事物。如果魔鬼的知識確實是有局限的,那麼,在提出問題和給予回答方麵,他就不可能避免錯誤。因此,不能夠承認他的宣告具有權威性,尤其是涉及他自身存在的宣告。

我的回答是: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試圖引發討論,很可笑。但是魔鬼一般不和人進行爭論。他的存在不要求理性和證明,因為沒有事實的本質。如果人以另外的方式解釋他的存在,例如,給予他因果論的性格,那就隻不過是人的錯誤的許多形式之一。但是,我已經說過,人相信我的存在與否,和我關係最少。幾個世紀以前,神學家們就已經提示過,魔鬼的同夥是最容易識別的,因為他們否認魔鬼的存在。這句話裏包含了真理的種子,當然,這句話有點誇張。讓我們返回我這篇講演的開端吧,從本質上說,你們不信仰的態度不僅沒有阻止我的工作,而且有助於它,還有,作為蒙羞的錯誤,是隸屬於自身衰落的效果的,傳統因為慢慢脫離殘存的、空荒的威儀而陷入這樣的衰敗。這一景象包含了惡魔的好消息—一好消息。也正因為如此,我覺得有益,因為我說話的內容,以及我今天宣講的述說都已經一去不返,沉入你們的記憶,讓你們所讀過的、你們一分鍾以前還可以作證的一切都當作虛誇和幻景留下來,而且和這一分鍾一起跌進最後的遺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