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學校旅遊自然災害的防護(1 / 3)

NO4.學校旅遊自然災害的防護

旅遊中遭遇狂風時的措施

旅遊中遇到超強狂風的襲擊,將會嚴重危險著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台風來臨前,要及時將此類設施轉移到安全地帶,避開以上容易造成傷亡的地點,千萬不要在以上地方避風避雨。

強風造成的常見事故

陽台、屋頂上的花盆、空調室外機、雨篷、太陽能熱水器、屋頂雜物、建築工地上的零星物品、工具、建築材料等容易被風吹落造成傷亡。因此,及時固定好花盆等物品,建築企業要整理堆放好建築器材、工具、零星材料,以確保安全。

棚架、招牌、霓虹燈、吊機等懸空、高空設施要進行加固,並將露於陽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內。居民應把門窗捆緊拴牢,特別應對鋁合金門窗采取防護,確保安全。

台風的預警知識

1、台風藍色預警信號

(1)標準。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者陣風8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2)防禦指南。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台風準備工作;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如回港避風或者繞道航行等;加固門窗,圍板,棚架,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切斷危險的室外電源。

2、台風黃色預警信號

(1)標準。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8級以上,或者陣風10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2)防禦指南。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台風應急準備工作;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3、台風橙色預警信號

(1)標準。12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者陣風12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2)防禦指南。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台風搶險應急工作;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停課,停業;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應當盡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當台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4、台風紅色預警信號

(1)標準。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2級以上,或者陣風達14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2)防禦指南。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台風應急和搶險工作;停止集會、停課、停業;回港避風的船舶要視情況采取積極措施,妥善安排人員留守或者轉移到安全地帶;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應當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當台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要及時轉移。

台風災害的應急與對策

隨時注意台風動向,緊急危險事故可打110電話請求協助。

位處低窪地區時,應暫遷至高處所。

準備手電筒、食物及飲用水,檢查電路。

不可貿然外出,以免受傷。

檢查門窗是否堅固,各種懸吊物應取下。

清掃排水管道。

將屋外的物品移置安全場所。

斷落的電線,應請專業人員處理。

旅遊中遭遇雷電時的措施

雷電的形成

夏秋旅遊時,出現惡劣天氣,往往會有雷電發生。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卷。積雨雲頂部一般較高,可達20公裏,雲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雲中產生電荷。雲中電荷的分布較複雜,但總體而言,雲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因此,雲的上、下部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放電,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閃電現象。

閃電的平均電流是3萬安培,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培。閃電的電壓很高,約為1億至10億伏特。一個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一千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放電過程中,由於閃道中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衝擊波,導致強烈的雷鳴。

雷電因其強大的電流、熾熱的高溫、猛烈的衝擊波、劇變的電磁場,以及強烈的電磁輻射等物理效應使其在瞬時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目前人類還無法控製和阻止雷電的產生。雷電會導致人員傷亡、終端供配電係統、通信設備和計算機信息係統,引起森林火災,擊毀建築物,造成倉儲、煉油廠、油田等燃燒甚至爆炸,危害人民財產和人身安全。

旅遊前可以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等媒體,或者城區的預警信號發布電子顯示牌得到氣象部門發布的雷雨大風、冰雹預警信號,並注意采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預防雷電措施

1、室外防雷

迅速躲入有防雷設施保護的建築物內。汽車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遠離樹木、電線杆、煙囪等尖聳、孤立的物體。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築物。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蹲下,雙腳並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金屬工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

切勿遊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攀爬、騎駕等運動,盡快離開水麵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有防雷設施的地方躲避。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忌狂奔。萬一不幸發生雷擊事件,同行者要及時報警求救,同時為其做搶救處理。

2、室內防雷

關好門窗,盡量遠離門窗、陽台和外牆壁。

在室外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

在無防雷設施的房間裏盡量不要使用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計算機、有線電話、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建議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發生雷擊火災時,要趕快切斷電源,並迅速撥打“119”或“110”電話報警求救,防雷設施要定期檢測。

雷擊傷員的急救

1、雷擊燒傷的急救

雷擊時的電流熱效應會引起電燒傷,使人體炭化成焦狀,如果遭受雷擊者衣服著火,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

對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複蘇,再處理燒傷創麵。

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後蓋上敷料,若無敷料可用清潔的布、衣服等包裹,及時轉送當地醫院,轉運途中要輸液,並采取抗休克措施。

2、雷擊“假死”的急救

被雷擊中的受傷者出現的心髒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現象,稱為雷擊“假死”現象。此時要立即組織現場搶救,使受傷者平躺在地,進行人工呼吸。同時要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專業人員對受傷者進行有效的處置和搶救。

雷擊假死傷員進行人工呼吸時要注意,用手慢慢推前額,頭部盡量後仰,同時用另一隻手臂將頸部向前抬起,保持氣管通暢;取出口內異物,清除分泌物,擠壓力要合適,切勿過猛。擠壓與放鬆時間大致相等,且擠壓與人工呼吸次數成比例,成人為15比2,兒童為5比1。

旅遊中遇到水災時的措施

在河穀、沿海地區及低窪地帶遊玩時。當聽到水災的警報或遇到水災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水災的預防措施

聽從家長、導遊或學校的組織安排,進行防洪準備,或者撤退到安全地帶,如防洪大壩上或地勢較高的地區。如果已經受到洪水包圍,要盡量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為了防止洪水湧入屋內,要堵住大門下麵所有的縫隙,最好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如果洪水還會上漲,那麼底層窗檻也要堆上沙袋。如果洪水不斷地上漲,應在樓上儲備一些食物、飲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燒開水的用具。

如果水災嚴重,水位不斷上漲,就必須自製逃生工具如床板、箱子及櫃、門板等任何可以浮在水上的木質東西。如果一時找不到繩子,可以用床單、被單等撕開來代替。

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試試木筏能否漂浮,所收集的食品、發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鮮豔的床單、劃槳等,這些是必不可少的。在逃生以前,要吃一些含較高熱量的食品如巧克力、糖、甜點心等,並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質。

在離開之前,時間允許的話還要把煤氣筏、電源總開關等關掉,將貴重物品包好,收藏在樓上的櫃子裏。出門時最好把房門關好,以免家產隨水漂走。

被水衝走或落水時,首先要保持鎮定,盡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箱、衣櫃等物。如果離岸較遠,四周又沒有其他人或船舶,不要盲目遊走,以免體力耗盡。無論遇到何種情形的危險,都要設法發出求救信號,如晃動衣服或樹枝、大聲呼救等。洪水過後,要服用預防流行病的藥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

水災傷員的急救措施

1、塌方砸傷人的急救

首先迅速救出傷員,搶救時,搬動要細心,嚴禁拖拉傷員而加重傷情;其次清除口腔、鼻腔泥沙、痰液等雜物,對呼吸困難者或者呼吸停止者,做人工呼吸。如果有大出血傷員必須先止血,等待傷員清醒後,喂少量鹽開水,送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