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校園知識科學教育主題活動指導(2 / 3)

意誌堅韌性不強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學習之外的各種因素的幹擾時,在意誌行動中缺乏自製力,不善於約束自己的行為,甚至放棄意誌努力,最後放棄行動目標,虎頭蛇尾、半途而廢(例如情境類型的學生)。

意誌堅強的學生,能自覺確立學習目的,不畏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知難而上,有一股“繩鋸木斷、滴水穿石”的韌勁,持之以恒,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意誌力促進了智力的發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成績(例如情境類型學生)。意誌本身就是朝著既定目標,頑強地持久地克服困難、不達目的、奮鬥不止的內部心理品質。

教師講解意誌的品質:意誌的基本品質是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製性。許多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都具有“鍥而不舍”的頑強學習意誌,這種頑強的學習意誌不是先天生來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學習乃是培養學習意誌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正確認識意誌對學習的作用和如何培養自己堅強的學習意誌呢?

教師引導學生從意誌品質的四個方麵去思考,然後從影響學習最顯著的三方麵提出培養學習意誌的途徑。

第一,確定崇高的學習目標,樹立遠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標與遠大的理想是意誌行動的力量源泉。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成功人士就是在崇高的目標遠大理想的推動下,下定決心,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而取得巨大成就的(舉一些例子說明)。每個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樹立一個奮鬥目標,樹立自己的適當的抱負水平。

第二,製定一份自我約束,自我鍛煉意誌的計劃。一個人的行動和行為,總是依靠別人的監督和約束,是培養不出堅強意誌的。隻有自覺地監督自己,約束自己,才能把自己培養成為意誌堅強者。許多著名人物為了鍛煉自己的意誌,以取得學習、工作、事業上的成功,常常為自己製定一些規則、要求來監督和約束自己。

第三,持之以恒,百折不撓。持之以恒,堅持到底,是人們在活動中得以維持始終、決不半途而廢的更具有本質意義的意誌品質,即為意誌品質中的堅持性。堅持性往往是人們取得學習和事業成功的保證。古今中外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和學者都莫不表現出驚人的堅持性。例如: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40年,達爾文寫《物種起原》花了20年,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37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27年。

一個人要成就一項事業,需要有頑強的堅持性。學習意誌的培養和鍛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沒有堅持到底的恒心,難以到達成功的彼岸。恒心的堅持在於,一方麵要善於抵製不符合行為目的的主觀因素的幹擾,做到麵臨重重誘惑而不為所動,另一方麵要善於長久的維持已開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動,不畏困難,並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做到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什麼事,都要有始有終,都不輕易放棄對目標的執著追求,決不半途而廢。

教師發給學生意誌強弱自我測試問卷。每人一份,讓學生自己填寫,了解自己學習意誌的強弱。

附:學習意誌強弱自我測試問答卷。

①學習雖有計劃,但不能堅持按計劃進行學習。

②做作業或課外練習時,遇到不會做的難題,常去抄別人的作業或練習。

③在家學習時,每遇電視好節目,立即中斷學習。

④某門學科經常考試不及格,上這門學科課時,直想睡覺,無精打睬,這就放棄這門學科了。

⑤每次遇到挫折和失敗都會感到心灰意冷,消沉、悲觀。

⑥你的學習從不需要別人督促。

⑦你遇到學習中不懂的問題,從不輕易去問別人,而是認真思考,想方設法弄懂它。

⑧為了及時完成某項作業,你經常廢寢忘食、通宵達旦。

⑨為了把功課學好,你主動放棄了許多你原來感興趣的活動,(例如玩遊戲機、看武俠小說,打撲克之類)

⑩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好看的電視節目,不會輕易中斷自己的學習。

教師小結:強調學習意誌對學習的作用;強調如何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學習意誌。

5.活動的補充

(1)課外布置一些有適當難度、有一定困難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鍛煉學生的意誌力。

(2)布置一次周記,要求學生收集古今中外學者、名人、思想家、科學家、企業家、成功人士在遠大目標推動下,在學業或者事業上以頑強的意誌取得巨大成就的。周記中,為培養學習意誌,每人給自己立一座右銘,警鍾長鳴、不斷自勵。

(3)請成功人士到班級進行講座。

6.活動反思

人不是生來有成的意誌的。意誌在人的生活中不是突然表現的,是通過教育慢慢地培養起來。本次主題活動以“心理常識輔導課”形式,給學生揭示意誌的含義,了解意誌的行為特征,培養學生的意誌品質。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此後在進行這類活動時,還要根據情況,讓學生製定一份具有奮鬥目標和學習意誌增強的自我鍛煉的計劃,讓學生在意誌行動中加深理解。例如:規定一些合理的學習製度和生活製度,讓學生自覺去遵守,嚴格遵守學校紀律也是意誌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意誌教育中,給學生布置具有一定困難的任務,要求學生完成有一定困難的作業,讓學生在不斷克服,戰勝困難的過程中磨練自己的意誌,使意誌日益堅強起來。

“愛讀書,愛學習”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活動背景

學生的學習需要豐富的知識,然而在平時的學習中,大部分學生隻知道學習課本知識,卻忽略了課外知識的學習,為了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並使他們在讀書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我們主辦了本次主題班會。

2.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白讀書的意義,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使書成為他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2)通過活動,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淨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幫助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

(3)借這次活動,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4)懂得學習方法,注重知識的積累。

3.活動準備

(1)準備講故事的素材。

(2)準備朗誦的文章。

(3)提前排練舞蹈。

(4)準備吹奏的笛子。

4.活動過程

(1)開幕詞

甲:尊敬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

合:大家好!

甲:踏著春天的腳步,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

乙:春暖花開的季節,無疑是我們學習的春天。

甲:我們要聽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道習題。

乙:寫好每一頁字,吸收消化好每一點知識。

合:春光無限好,行動趁此時。我班《愛學習愛讀書》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讀書伴我成長

甲:從我們懂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就會對我們說:“長大後,你要好好讀書。”

乙:進入小學後,在老師的教導下,我們認識了ɑoe,學會了讀書寫字。

甲:從此一位良師益友就走入了我們的生活,那就是——書。

乙: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我們精神的糧食。

甲:讀書不但能給我們帶來知識,更能給我們帶來樂趣。

乙:你們都讀過哪些書?從書中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暢談自己讀的書,和自己讀書的收獲。)

(3)《新三字經》朗誦

甲:讀書不但能給我們帶來知識,也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乙:讀書也能給我們帶來樂趣,讓我們成為高尚的人。請聽《新三字經》朗誦表演。

10人分句朗讀《新三字經》。

甲:《新三字經》是我國文化的瑰寶,教我們做人與學習。

乙:我們從《三字經》中知道了仁、義、禮、智、信。

(4)講故事《鑿壁借光》、《魯迅刻“早”》

甲:勤奮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它為遠大的理想搭建階梯。

乙:刻苦是步入殿堂的基石,它是實現宏偉誌向的前提。

甲:聽古今名人勵誌故事。

(學生講故事)

甲:聽了精彩的故事,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想法。

(學生說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乙:讓我們以勤奮,刻苦為榜樣,讓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飛向成功。

舞蹈《藍精靈》

乙:請欣賞舞蹈《藍精靈》。

(學生表演舞蹈)

乙:真是一群快樂的小精靈。在學校裏,我們也像精靈一樣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5)語文積累展示會

甲:我們在校園裏茁壯成長,離不開老師點點滴滴的辛勤教育。

乙:是啊,老師不但關心我們的生活,更關心我們的學習。

甲:一年級時,老師教我們快樂識字。

乙:二年級時,老師教我們背誦古詩。

甲:三年級時,老師教我們積累成語。

乙:四年級時,老師教我們積累歇後語。

甲:請看語文積累展示會,請各個小隊準備!

成語隊隊長:大家好,我是成語隊的隊長。別看我們成語隻有四個字,它可是我們民族語言的精華,每一個成語都有一個小故事,還告訴我們詞語的含義,教我們做人與處世。等一下我們給大家展示。

古詩隊隊長:你們好,我是古詩隊的隊長,古詩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語言優美,生動,有描寫景物的詩句,有描寫人間真情的,也有表達愛國和理想的。我們從小就開始背誦古詩了,那我們也會給大家露一手。

歇後語隊隊長:還有我呢,我是歇後語隊的隊長,歇後語可有意思了,他由前半句和後半句組成,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表示意義的,一是表示諧音的。歇後語用幽默的語言告訴我們一定的道理和生活中的事情。

諺語隊的隊長:你們都說得很好,我也給大家介紹一下,諺語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驗總結的語言,它有表示氣候的,有表示哲理的,還有表示農耕的,也教我們為人和做事。我們給大家表演表演!

全班學生按小組進行語文積累的展示。

甲:看來,同學們積累了不少的語文知識,掌握了學習方法。

(6)全班齊奏《南泥灣》

甲: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任何本領、知識都要專心和努力。

乙:正所謂,“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們同學們不但會學習,還學會了吹笛子呢!

合:全班齊奏《南泥灣》

(7)班主任總結

甲:我們班的笛子吹得不錯吧!

乙:那當然啦!他們精神飽滿笛聲悠揚。

甲: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指導。下麵請我們親愛的班主任講話。

班主任總結:親愛的同學們,看了大家的表演,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們個個口吐玉璣、神采飛揚。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天道酬勤,相信,通過此次主題班會,你們一定學到了知識,享受到了勤奮學習的快樂,老師希望你們以後能外甥打燈籠——照舊努力,照舊積累,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甲:同學們,我們要牢記老師的淳淳教誨,今天的班會是我們刻苦學習的新起點。

合:勤奮學習,認真讀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老師,回報社會。愛學習愛讀書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5.活動反思

本次主題班會,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了學生自覺學習的意識。班會的各個節目,都是學生平時積累的,吹笛子表演是我們班的特長,從這些表演中,學生深深地明白了,無論學什麼都要勤奮、專心,才能學好。中小學學生正是抓學習的大好時機,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會讀書的樂趣,從而愛學習,學會學習,使他們的意識上一個新的台階,是每一個教師都在積極探索的問題,本次班會在這方麵做了一引起嚐試,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我們還會繼續努力,並多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鍛煉自己,從而促進他們學習興趣的提高。

培養學生科學意識的教育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又提到改革以後的九年義務教育中,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素質方麵要發揮應有的作用。小學語文課應注重對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社會進步的需要。

為小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提供了條件

新教材既有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紮實的語文訓練內容,又含有大量的科普知識。

例如,小學第一冊的《理想》就向剛進學校的娃娃介紹了一些高新科技知識:天上的航天飛機、衛星;地上的懸浮式列車、太陽能汽車;水中的大輪船、汽墊船等。第二冊到第四冊的課文則出現了《燕子飛回來了》、《動物過冬》、《數星星的孩子》等許多課文,向孩子介紹了大量的自然科學知識,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到第五六冊,類似《看月食》的一係列課文介紹了像哥白尼一樣的科學家,對學生進行了科學史、科學世界觀的啟蒙教育。

教材注意到了對學生實施科學意識啟蒙教育的問題,這些內容成為語文學科進行現代科技教育的載體。

有機地滲透科學意識的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要求中,多次提到要進行熱愛科學的教育。“利用教材中的科普知識培養小學生的現代科學意識”的教學要求同樣也寫進了課文的“導讀”中,使執教者在落實的過程中具有了可操作性。僅舉兩例為證:第七冊第五組“導讀”中有這麼一句話:“同時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立誌為祖國現代化作貢獻的教育”;第八冊第三組“導讀”中寫道:“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加科學知識,受到愛科學、學科學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正確處理二者的關係

科學意識培養與語文基礎知識訓練的關係,“載道”、“工具”、“科學意識”是三位一體的相容關係。三者之間應該而且可以做到有機的結合。

1.潛移默化地進行科學興趣的培養

強調利用語文課中的科學知識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但不能把語文課上成科學課,依然要上出語文課的個性來。例如《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兒童詩,以形象的比喻和擬人的手法介紹了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識字和理解比喻句的含義是主要的教學任務,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則不必單獨提出來細講。

2.恰當地把握住分寸

利用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探究精神,要會“利用”文章。教師巧作點撥,激起學生的興趣之後要適可而止,不可大講其中的科技原理。如第三冊的歸類識字,介紹了播種機、插秧機、抽水機、聯合收割機、脫粒機、揚場機等農業機械,教師隻須在對比中引導學生知道機器收種要比人力快得多,讓學生產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朦朧意識即可。

3.要善於設疑並恰當地存疑

如教學《動物過冬》這一課時,可設疑:課文裏的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呢?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全文,在語言訓練的同時獲取有關動物過冬的科學知識。學了全文後,可適當存疑: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呢?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有關的課外讀物,這樣既拓展了他們的閱讀量,又豐富了其科學知識。

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教育指導

科學精神主要是指科學主體在長期的科學活動中所陶冶和積澱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等的總和。《科學課程標準》指出:“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嚐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欲望。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