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總結
真正的愛國不是一堂主題班會所能完全體現的,真正愛國更應該體現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沒有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班級、對學校的愛,是不能談及愛祖國的。
無論道何處,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是中國人;無論到何時,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
4.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選題雖然較大,但因選用較小的切入點來表現,所以還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激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外,選用多媒體來展示圖片和戰爭場景,也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今後,我們還會多進行各類主題的班會活動,一為活躍和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再就是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操,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新時代接班人。
“祖國在我心中”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活動背景
愛國主義作為人的一切基本道德價值觀和品質,必須從小培養,經過長期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形成。
作為小學生來說,限於他們對“祖國”的感受和理解,他們的愛國情感表現是十分具體和貼近生活的。因而,我們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從小學生實際出發,以教師的激發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依托,以環境為媒介,開展有效的德育活動。
2.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集會讓學生對中國的革命烈士和民族精神有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引發“新”“舊”家鄉、祖國的變化思考,結合自己的身邊實際,珍惜感恩現在身邊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2)著重以學生眼中“新”“舊”家鄉的比較,通過詩朗誦、唱歌、故事劇等多種豐富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珍惜感謝生活,感謝祖國的美好情感。
3.活動準備
(1)準備多媒體設備。
(2)編製腳本。
(3)選好演員,排練節目。
(4)挑選男女兩位主持人。
4.活動過程
播放《今天是你的生日》,活動開始。
男: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
女:今天是你的盛典,我的祖國。
男:滔滔江河水,奔騰著浩浩中華魂,
女:巍巍昆侖山,聳立著凜凜赤子心。男:金風送爽,萬裏河山披錦繡,
女:丹桂飄香,一輪明月寄深情。
男:今天,我們將在這裏舉行“講英雄,愛祖國!”主題班會。
女:現在我宣布,“祖國在我心中”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看PPT,感受祖國家鄉的變化。
男:下麵,讓我們來看一看李老師找到的一些關於我們家鄉常熟新舊變化的圖片。
老師用本地老照片新照片的對比,用問答的形式讓學生們感受到時代的變遷、生活的變化
同學講革命故事。
女:清晨,當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伴著雄壯的國歌,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祖國大地上處處有您,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共和國的五星紅旗為什麼這樣紅?
全班齊答:烈士的獻血染紅了他。
女:沒有千百萬革命先烈流血犧牲,就沒有今天的新中國,沒有千百萬革命先烈流血犧牲,就沒有今天幸福的生活。請欣賞故事表演《劉胡蘭》。
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男: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了藍的天。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他把這動人的故事傳揚。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歌唱著——
全班齊答:二小放牛郎。
女:讓我們一起用歌聲來悼念這位革命小英雄——放牛郎王二小吧。
學生講長征故事《毛主席帶領紅軍戰士爬雪山》。
女:“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讓我們對不畏千難萬險的紅軍戰士表示由衷的敬佩。
男:讓我們在這個紅色的9月裏,一起重溫那段紅色的曆程,一起追憶那段紅色的曆史,一起學習長征英雄的精神。
女:請聽×××長征故事《毛主席帶領紅軍戰士爬雪山》。
男生詩朗誦《請英烈們放心》。
男:一個個故事,說不完我們的思念;一首首讚歌,說不完我們的崇敬。是英烈們用美好的青春,用閃光的年華,迎來了春天,迎來了光明。讓我們全體男同學用最美的詩歌表達我們對英烈們的崇敬。請欣賞詩朗誦《請英烈們放心》。
同學表演節目。
女生詩朗誦《我愛我的紅領巾》。
男:紅領巾,一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名字,為我成長指航向。
女:少先隊,一個令我們驕傲與自豪的名字,為我人生樹榜樣。
男:親愛的少先隊員,你們可知道,
女: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鮮血染紅。
男:啊紅領巾,是先烈傳給我們的火炬,光華四射,永遠不熄。
女:老師們,放心吧,我們決不辜負胸前飄揚的紅領巾。請欣賞我們女同學的詩朗誦《我愛我的紅領巾》
全班《祖國頌》。
學生甲:我的祖國,是雄偉的泰山長城;
學生乙:我的祖國,是浩蕩的黃河長江;
學生丙:我的祖國,是優雅的唐詩宋詞;
學生丁:我的祖國,是迷人的楷書狂草……
學生戊:我的祖國,是鮮豔的五星紅旗!!
學生己:流淚的時候,是祖國給我們堅實的依靠。
學生庚:受傷的時候,是祖國給我們棲息的家園。
男:偉大的祖國啊,我們為你而驕傲;
女:富強的祖國啊,我們為你而自豪!
合:昨天,先烈們以生命陪祖國一同走過霜寒的日子,
今天,我們以汗水和祖國一同迎來輝煌的明天!
男女:讓我們一起歌唱祖國。
結束部分。
男:走過耕耘的日子,走進收獲的季節;
女:走過昨天的坎坷,走向明天的希望,
男:改革的強音,在祖國大地上泛起層層漣漪,
女:在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凝結一個主題:
合:祖國,你是我們偉大的母親。
女:祝願祖國生日吉祥!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男:“祖國在我心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
5.活動反思
此次班會,同學們用祖國滄桑之變的故事表演、魅力中國圖片展、合唱、詩朗誦等諸多形式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殷切祝福。主題活動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活動中同學們流露出了對祖國的深情和熱愛,增強了勤學、報國的決心,自豪之情滿溢臉龐。不足之處是由於此類班會舉辦的不多,所以同學們有些拘謹,表演時有些放不開,但隻要加強訓練,相信這些缺點一定能夠克服。
學生熱愛父母的教育指導
古時候有所謂“孝為百行首”、“人生五倫孝當先”的說法;孝,就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實質是知根溯源、感恩圖報的思想。孝敬父母,這是人類相生相養的自然情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礎,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範。
教育的具體內容
1.明禮——首要目標
教育學生樹立“孝敬父母光榮,不孝敬父母可恥”的榮辱觀念和人倫意識,從而能自覺地做到體貼、關心、尊敬、熱愛父母。做一個懂孝敬,講孝行的孩子。
2.激情——過程實施
教育學生傾注情感與父母交流,激發其內心的親情。
3.導行——完美人格
教育學生繼承孝、敬的優良傳統,讓其最終內化為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育的過程、操作策略
1.家庭、學校“一體化”教育
利用家長、學校,開展“孝父母,獻愛心”等親近、互動型主題活動,采取以學校倡導教育為主導,以家長評價為依據,了解學生對父母的了解,包括對他們理解的深度、感情、態度以及在心中的位置等。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少先隊主題隊會融情
少先隊組織要定期圍繞孝敬父母這一主題,結合實際事件開展活動。例如開展“媽媽,您辛苦了”、“今天我當值”、“我為父母敬孝心”等活動,組織交流探討,在少先隊活動情景中教育。
3.學科滲透
科任教師要利用好品德課、語文課上的一些內容、故事來加強對學生孝敬父母的教育。明確地教育學生應該怎樣去做,該做什麼等。
4.實踐強化
它是指,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
學生熱愛父母的教育實踐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漠不關心,都不愛,那麼,很難指望他將來到社會上去關心別人,去愛祖國。
教育學生謹身節用,懂得體貼父母
我國古代有句話,叫作:“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就是說,當子女的自己要節約一些,省儉一點,這樣就能有充分的物力來贍養自己的父母。雖然,現在的父母絕大多數都不需要子女贍養,但需要子女對父母的體貼與理解。一些高年級的學生不顧家庭經濟條件,電視廣告上最新推出什麼,他們就攀比著吃喝什麼,什麼最流行,他們就穿什麼;什麼最高檔,他們便用什麼……一些工薪階層的父母為了滿足孩子的欲望隻得勒緊褲帶,那些虧損企業提前下崗的學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所以,應教育學生要懂得體貼父母,知道父母的錢來之不易。
引導學生仿效榜樣,學會尊敬父母
現在的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多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他們對父母缺乏應有的尊敬和禮貌。一個因患腦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的家長曾聲淚俱下他講述了她的孩子張某嫌她在鄰居麵前丟人現眼,經常在家摔盤子、砸碗。針對著些情況,課外時間接集一組名人孝親的故事,品德課上給學生講房玄齡為繼母盡孝、陳毅親手為病母洗尿布等古今名人孝親敬母的故事。讓全班同學每人講一個在家“孝”、“敬”父母的實例等。
激勵學生多做家務,學會關心父母
古人雲:情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
現在的父母為了子女更專心於學業上的競爭、包攬了一切家務,以至於大多數學生“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弱,有些學生習慣於父母對自己的悉心照顧,卻很少關心整日為自己操勞的父母。
為了促使學生將孝敬父母的道德觀念轉變為關心父母的道德行為,讓“孝”與“敬”能真正落後到實處,可以設計一份學生在家操行“一日規”,其中包括每天早起必須自己疊被,自己收拾房間,自己燒早餐,還有必須自己動手刷鞋、洗襪子和內衣褲。
製定“雙休日家務勞動安排表”。內容包括幫父母買菜,打掃家庭衛生。暑假裏我精心設計了假期作文題,如《我給媽媽當幫手》、《我學會了……》、《今天,自己也露一手》。目的在於讓學生寫自己親手做的事、親身經曆與感受。
學生熱愛父母教育主題活動
“感悟親情,熱愛祖國”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活動背景
如今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嗬護中長大,卻很少從父母的角度去體諒父母的艱辛與不易,還常常埋怨父母的嘮叨、麻煩,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特別現在很多獨生子女往往隻從父母那裏索取,對父母的關心和愛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懂得去回報父母之愛。比如在家裏對父母不夠尊重,沒有責任心、上進心等。
本次活動選定母親節和父親節這兩個節日特別是災區人民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之際召開,目的是希望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一切都離不開自然和他人的恩賜,教育他們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一件細微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恩他人,善待他人。
2.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親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讓學生回報親情,更多的了解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的不易,理解父母,學會感恩,學會感謝所有應該感謝的人,把對父母的愛付諸實際行動,從而推動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回報家長、老師、社會。
(3)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積累,激發學生從小有愛心,樹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國的情感。
3.活動準備
(1)準備節目,搜集文章,收集名言,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2)製作相關的課件。
(3)邀請父母參加班會活動。
(4)場景設計,渲染環境,奠定情感基調。
(5)挑選男女二位活動主持人:馬同學葉同學(簡稱馬、葉)。
4.活動過程
班會正式開始前播放音樂《母親》主持人在音樂聲中入場,主持人開場白。
馬:一曲《母親》把我們帶到母親身邊,帶到母親暖暖的情誼中。
葉:是啊,人生在世,誰無父母,誰沒有沐浴過父母的養育之恩。一個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都不能離開父母的嗬護,教誨,影響和扶持?
馬:子女的一個個足跡,哪一個不印記著父母的深深情誼;子女的一步步成長,哪一步不浸透著父母的殷殷心血?
葉:父母養育子女,並不僅僅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生命,更主要還是後浪推前浪,一代勝一代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