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校園愛國親情教育主題活動指導
對孩子進行愛國教育的意義
愛國主義是人們世世代代鞏固發展起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是“愛”的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曆經磨難、飽經滄桑的四五十年代人有刻骨銘心的親身經曆,所以對祖國有著深深的眷念和愛。現在的孩子,生逢盛世,早已習慣了和平時代的幸福生活,一說到愛國,就覺得空洞教條,仿佛離自己遙不可及。如何觸及孩子的靈魂,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呢?
了解祖國的曆史文化
我國的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寶貴財富。如果沒有對祖國的了解,就根本談不上愛。
1.了解祖國國情,培養愛國意識
當孩子看到五星紅旗和國徽、聽到《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知道那些就是我們祖國的象征,以培養孩子的愛國情結和愛國意識,讓孩子與祖國共榮辱。
2.領略祖國河山,增強民族自豪感
“江山如此多嬌”。且不說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故宮和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長城,單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春景就足以讓孩子驚歎不已,時刻感受自己祖國大好河山的秀麗。“人之初”的教育在一個人一生中打下的烙印往往是最深的。
3.深諳愛國故事,浸染高尚人格
“中華五千年,英雄千千萬”。中華五千年的曆史就像一幅浩瀚的畫卷,無數愛國才俊就是鑲嵌在這幅畫卷上最耀眼的明珠。
愛國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
思想決定行動,有愛國之心才能有報國之誌。反過來,行動也會指引思想,隻有將愛國之心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才會讓孩子心中莊嚴的種子生根發芽。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從小事、小節、細致具體的行為入手,在點滴小事上引申發掘出其愛國積極的一麵,對孩子進行教育。
1.愛國,從愛身邊的人和物開始
蘇霍姆林斯基說:“愛祖國應該從愛媽媽做起。”愛祖國,從愛家鄉開始;愛祖國,從愛身邊的人開始。一個人如果不熱愛自己的故鄉,不熱愛家鄉的父老鄉親,不熱愛養育自己的土地,他還會熱愛自己的祖國嗎?家鄉是我們生長和生活的地方,一草一木皆是情。
2.愛國,從尊重國旗、國徽開始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誌,不愛國旗也不會愛自己的國家。當五星紅旗一次次在奧運賽場上升起時,每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都會滋生出自豪感;當神七登上太空,五星紅旗在太空中搖擺時,全中國人民都無比驕傲。但是,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些學生在學校升國旗的莊嚴時刻,還在嬉笑打鬧、隨意走動。每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們教師首先要麵對著國旗肅立,給孩子做出一個行為的榜樣。
3.愛國,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愛國常常體現在一個個微小的地方。隻要一個人心係祖國,哪怕在一件平常的小事上也能表現出愛國之情。當你離開教室時,看見電燈沒關時,你將它關好就是愛國;當你在公共場合,自覺撿起腳下的紙屑就是愛國;當你遵守秩序,自覺排隊買票是愛國;當你克服缺點,努力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也是愛國……每一個生活中的點滴都是愛國的折射。
4.愛祖國,從身邊活動開始
重大節假日能給孩子們營造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氛圍。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先烈的日子,是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時機。
在清明時節,學校可組織孩子參加清明節掃墓活動,讓他們自己製作小白花、花圈,向已逝的親人、先烈莊重地送上思念與敬意,讓他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輩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安心的學習。
國慶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光輝節日,是祖國的生日。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裏,我們可以為孩子營造喜慶的祖國生日的氛圍,引導學生回顧曆史,展望未來,鞭策學生更嚴格的要求自己,激勵自己,規範言行舉止,樹立強烈的曆史責任感,立下“棄燕雀之小誌,慕鴻鵠而高翔”的誌向,做新世紀的小主人。
端午節、建黨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等很多節日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最佳時機,我們要在不同的時候,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活動,給孩子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在活動中共同享受到了一份濃濃的愛國熱情。
愛國主義是孩子成長的指路明燈,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指南針。培育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給孩子一顆中國心,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天職。我們要把愛國主義融入每節課、融入每件事中去,由近及遠,由抽象到具體,由情感熏陶到道德情操,讓愛國主義成為我們教育的主旋律!
對中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方法
愛國主義教育是全民教育,廣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點。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中去,特別是要發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
了解文化傳統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一國的國民對本國曆史的了解愈深,愈是能激發他的愛國心。”我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曆史進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隻有對祖國悠久的曆史傳統有深刻的了解,才能產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崇敬之情,進而產生對創造祖國燦爛而悠久的文明和現代經濟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熱愛尊敬之情。
通過講授大量豐富的史料,教育學生在祖國優秀的文化寶庫中不斷汲取營養、陶冶情操,進而體驗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及其對整個人類的卓越貢獻,同時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確立學生對祖國的自尊、自信、自強的進取心,學習繼承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並使之發揚光大。
牢記革命傳統
新中國的誕生經曆了怎樣的艱苦卓絕的鬥爭,這是後來人難以體驗到的。它是千萬誌士仁人經曆了無數次曲折磨難用鮮血和生命探索得來的真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中國革命的豐功偉績將永垂史冊。共和國將永遠記住李大釗、楊靖宇、劉胡蘭、董存瑞等無數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先烈們。
在教學中,循著曆史的發展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了解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和壓迫、反抗腐朽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前赴後繼,浴血奮鬥的精神和業績,特別是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建立新中國而英勇奮鬥的崇高精神和光輝業績;使學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是極好的革命傳統和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
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通過曆史教學使學生了解並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要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貢獻力量。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曆史上雖然有過諸侯林立,有過三國鼎立,但統一是大趨勢,是長期的,搞分裂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敗的。在祖國的大家庭裏,各民族人民都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做出過不懈努力和曆史貢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也離不開漢族,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曾經飽受外國侵略欺淩的中國人民十分珍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具有悠久愛國主義傳統的全體中國人民一定要完成中國統一大業。
感謝家鄉養育情
熱愛養育自己的家鄉是熱愛祖國的出發點。很難想象一個對家鄉沒有感情的人會對祖國有深厚的情感,熱愛祖國與熱愛家鄉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初中生,大多十五六歲,他們生長在比較優越的環境裏,對老一代開發家鄉艱難曆程,對祖輩、父輩艱苦創業的經曆知之不多,對有些事情甚至不相信,有的怕苦怕累等。然而,建設更加富裕、繁榮的新家鄉的任務將曆史地落在他們肩上。
總之,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是一個深刻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通過曆史課教學,使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學生熱愛祖國教育主題活動
“愛祖國”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活動背景
八年級語文教材中出現了《木蘭詩》、《最後一課》、《陶四指》等作品,這些文章都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愛國主義精神,因而以此為契機設計了這一主題班會。
2.活動目的
(1)通過回顧祖國曆史(片段)之一,讓學生體驗在祖國燦爛、輝煌的曆史篇章中感人的愛國故事,培養學生樸素而深沉的愛國情感。
(2)通過模仿和視聽,感悟愛國的深刻內涵,從而明確自己作為炎黃子孫的光榮與作為中國人的責任。
3.活動準備
(1)準備多媒體設備。
(2)編製腳本。
(3)選好演員,排練節目。
(4)挑選男女兩個主持人。
4.活動過程
主持人上場。
甲:無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是中國人,
乙:無論到何時,我們都不能忘本,我們是炎黃子孫。
第一版塊滄桑歲月
班會主題版麵出現(屏幕):
甲:回顧曆史,祖國因我們而欣慰;
乙:腳踏實地,我們因祖國而自豪;
合:展望未來,我們與祖國共騰飛。
屏幕展示祖國各方麵成就的圖片。
演講者演講(渲染氣氛)(大屏幕打出四個大字:蒼桑歲月,後出現三四十年代戰爭時期的圖片。)
小合唱《在鬆花江上》引入音樂劇。
甲:下麵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我們家族的故事。故事開始在六十年前,聽奶奶說,我爺爺的家庭是一個很興旺的家庭,可是爺爺為了自己的理想,在那個非常的時期,不顧家庭的反對,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音樂劇:國難當頭,挺身而出的一幕。在國家之間作出義無返顧的抉擇:父子爭吵。(以舊上海圖片做背景,表明爺爺家庭背景)小合唱《紅星照我去戰鬥》。
甲:我的爺爺參軍了,那時的爺爺是個好勇敢的戰士,不久便榮升連長,可是,在一次戰鬥中爺爺受傷了,於是……
(配合小合唱,部隊前進的圖像,表明爺爺從軍),爺爺受傷(配以激烈戰爭的圖片,襯托爺爺受傷),半月後與奶奶相識(戰爭時期醫院做背景,表明爺爺入院)
甲:這就是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故事。
在爺爺和奶奶的漸漸遠去的背影中插入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小合唱《東方紅》結束第一塊(開國大典圖片,表明建國)。
乙:中國人民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鬥爭,終於站起來了,從此中國人民走入了一個建設自己家園的新時期,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領路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第二版塊風雨曆程。
(大屏幕打出“風雨兼程”四個大字,出現一段鄧小平的錄像: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舞蹈《春天的故事》,用藝術化的手法展示改革開放後的祖國。
音樂劇:在骨肉分離上有矛盾;在祖國改革、建設、開發上有統一:
乙: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走入了80年代,爺爺從一個好帥、好勇敢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奶奶也從那個活潑可愛的小護士變成了三個孩子的祖母。聽姑姑說,在她年輕的時候也曾為自己的理想努力過……
小品:母女矛盾(家屬樓做背景),兒子勸解。
乙:5天後,我的姑姑收拾好行裝,奔赴青海。奶奶說,她永遠不會忘記那天火車站的一幕……母女和解,送女起程
火車站背景,小合唱《魯冰花》。
乙:我姑姑走了,帶著她的理想、她的追求去了青海,投身到西部大開發的洪流中。說不清是一種什麼感情,直到現在我一直認為姑姑很了不起,因為她選擇了自己的路,選擇了為國貢獻青春的路。
第三版塊未來宣言。
演講者總結前兩個故事,並表決心。
歌曲:《激情飛揚》。
甲:華夏兒女走向世界,激情飛躍,我們共創偉業。激昂的旋律道出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現在就讓我們傾聽一下同學們的未來暢想。
同學暢談理想:祖國,我們深情地對你說。
屏幕出現大字,以國徽、華表為主要背景,同學自由發言。
主持人出場總結:
甲:保衛祖國,祖輩們披肝瀝膽。
乙:支援邊疆,父輩們義無返顧。
合:勇攀高峰,我們會再創輝煌。
甲:為了獨立,我們的祖輩與祖國並肩走過滄桑歲月。
乙:為了發展,我們的父輩與祖國攜手經曆風雨曆程。
合:為了輝煌,我們的身心與祖國一同步入經典紀元。
甲:不忘祖輩的故事,讓鮮血撒向祖國的山山水水。
乙:銘記父輩的故事,讓汗水流向家園的一草一木。
甲:創造我們的故事,讓創新重寫中國的輝煌明天。
合:祖國母親,讓我們永遠與你同行,祖國母親,讓我們並肩攜手開創未來。
同學們齊唱《同唱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