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學校科普室的建設與活動指導(3 / 3)

製度建設

實施科普工作和科普檔案管理製度化、規範化。統一規範、完善科技輔導員科普活動台帳、科普工作管理製度或辦法,並完善各類科普檔案管理製度。明確科技輔導員的職責和任務及每年初製定全年工作計劃和有關規劃、方案,年底有總結,科普小組在科普活動中形成的材料應及時整理歸檔。

隊伍建設

建立學校科普誌願者隊伍,包括專家顧問團、講師團、科技人才庫等,全校每年有所遞增。組織科普誌願者深入學校、班級、社區開展活動。

完善科普設施

實施科普資源共享,製作科普宣傳長廊,逐年建立規模、質量好,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科普宣傳長廊,定期更換科普宣傳內容,製定科普宣傳管理考核辦法。

科普活動內容豐富

每年全校有一次以上較大規模的集中性科普或科技節活動。將科普工作的重心和落腳點放在學校,並將學校科普作為創建文明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積極組織專家及專業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科普誌願者,在學校內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學普及教育活動。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積極在學校科普工作所能輻射到的地方中開展“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教育,以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養。

科普機製探索

以“樹立重點項目”為目標,推動學校科普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在科普隊伍建設、科普設施建設等方麵,不斷拓展思路,創新求實,對科普教育的組織形式、工作方法、管理辦法的運行機製進行探索和實踐,努力開拓學校科普工作新局麵。

科普室的管理方向

1.活動有序,措施有力

校科教領導小組製定計劃,嚴格組織領導實施,加強檢查監督,對應考評獎懲。

各班自選時間,例如以每天的課外活動課為科普活動時間,加強教育和學習,每周五下午第三節課為集中活動時間。

校、班均要建立不同類別的科技興趣小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廣泛參與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出科教成果。

科技輔導員要協調各自然學科教師深入到每個班級、興趣小組認真指導工作,力爭努力多出科技創新、科技製作等方麵的成果。

學校要充分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多形式、多內容地開展活動,每學期舉辦一次大型的科普教育活動,認真迎接每年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利用一切機會采用不同形式積極宣傳貫徹《科普法》精神,努力提高科普意識,並得到社會各方麵的大力支持。

2.廣泛宣傳,形式豐富多樣

以宣傳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為核心,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

3.精心組織,科普求得實效

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學校積極組織動員科普領導小組和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主題科技周和學術交流月等活動。

學校青少年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對科技教育常抓不懈,豐富多彩,要基本實現以“科技活動為中心,全校百分之百學生參加”的兩個目標。

大力加強科技人才的培訓,采取培訓班、報告會、外出參觀等形式對科技幹部、輔導員、青少年學生進行科技培訓,以提高全體師生的科技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