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學校圖書館的建設與活動指導
學校圖書館建設的意義
學校圖書館濃縮著一個學校的知識儲備,在創造健康、文明、和諧教育、和諧校園的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不可缺少的辦學條件之一。
如何充分發揮學校圖書館的職能作用,促進書籍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流通使用,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推進書香校園和諧發展,是我們必須深刻思考,並積極探索的。
學校圖書館在創和諧校園中的重要作用
和諧的書香校園是一種以友好 相處、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為核心的校園學習氛圍,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教育與教學之間、學習與閱讀之間是相互促進、互為發展的和諧關係。學校圖書館是一個收藏、利用文獻等信息資源,服務教育、拓展學習視野的專門機構,是多種文化資源的聚集地、傳播地和傳承地,其特有的職能作用確立了中小學圖書館在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構建和諧校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師教學資源的攝取,除來自教科書之外,圖書館的藏書占據絕大優勢。學校根據教育需要,開展各類讀書活動,通過閱讀書籍,對青少年的思想行為、道德情操、人文素養、心理成長等方麵的教育潛移默化。在閱讀中,還能夠有效地增強師生的天文地理知識、法製觀念、安全防範和衛生保健意識,塑造學生良好品德,提高校園文明程度,形成良好道德風尚和和諧的人際關係,推動健康、文明的和諧校園建設。
2.學校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學校圖書館,不僅是學科教材的輔助場所,它豐富的課程資源,也是學生拓展視野,提高自我學習能力的基礎。學生直接通過自主閱讀,創新學習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圖書館還為教師教學提供資料,促進教師自身學習積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而更大程度上推動和諧校園建設,更好的營造校園書香氛圍。
辦好校園圖書館,促進校園和諧發展
圖書館不僅是存放書籍、借閱書籍的地方,更是可以讓師生可以潛心閱讀的環境。創造好的閱讀氛圍,通過教師引導,開展各種讀書活動,將有效地推動圖書館的發展,最大限度發揮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尤其是書香校園建設中的巨大作用。
1.做好圖書館各項工作,確保閱讀紮實有效
要充分體現學校圖書館服務於教學,服務於素質教育的作用,使它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在圖書館的管理開放上,必須做到四堅持。
(1)堅持健全圖書館管理製度,做到有據可依。要健全圖書館,保證圖書館書籍的有效、循環使用,圖書館必須製定明確的管理製度,並且製度上牆,堅持每一位進入圖書館閱讀的讀者都能有據可依,自覺保管好書籍。要每學期有計劃、有措施、有總結,做出實效。
(2)堅持定期開放,校圖書館應該針對各校實際情況,製定專門的閱讀時間表,促進學校師生都能有時間進入圖書館閱讀。一般將閱讀時間定在課餘及文體時段,分年級、分班級進行。
(3)堅持抓好班級圖書角建設,增強和拓寬圖書館的功能。圖書館是閱讀的一個窗口,各班配備的圖書角也是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一定數量的書籍儲備基礎上,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到書店購買課外讀物,存放於班級圖書角,可以相互借閱、相互傳看,一學期一輪換。通過圖書角的建設,彌補了校圖書館無法隨時開放、書籍不夠全麵的缺陷,拓寬了圖書館的功能。
(4)堅持做好新書、好書的宣傳推薦工作,圖書館書籍數量很大,學生對於自己如何選擇閱讀並不具有很強的思考能力。圖書館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空間,更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選擇書籍進行閱讀。圖書館可以專門開辟1周1期的新書、好書推薦介紹專欄等,並組織學生閱讀交流會,讓學生參與其中,相互交流介紹書的內容和讀後感,不僅使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還使其他同學了解書籍信息,學會如何選擇、如何從書中受益。
2.發揮圖書館優勢,營造和諧書香氛圍
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願意走進圖書館,留在圖書館,就必須充分發揮圖書館優勢,營造出和諧的書香氛圍。
(1)營造獨特的閱讀環境、充滿童趣的圖書館布置、圖文結合的板畫、激勵性的名言警句,讓學生先喜歡上圖書館的氛圍,才能吸引他們走進圖書館。
(2)營造寬鬆、愉快的閱讀環境、快樂的情緒有助於學習,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中開始閱讀,在閱讀中感受文本的內涵,達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在圖書館播放一些輕鬆的音樂,放置一些小玩意,都有助於學生放鬆心情,進入較佳的閱讀氛圍,使閱讀效果大大提高。
(3)營造適當的競爭環境,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缺乏充分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耐性。可以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建立“講故事”、“科技我先行”、“天文世界”、“數學寶寶”等各類興趣小組,有專門的老師進行指導,明確學生閱讀方向,並通過評選優秀等手段,刺激學生更積極主動閱讀,不斷增加知識積累,提高自身閱讀能力,形成積極的、良好的閱讀氛圍。
古人雲:“授人與漁,足食終生之魚。”圖書館就像那一片汪洋大海,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投入大海之中,捕捉各種知識。大海越美,大海越深,就越能吸引學生的攝取欲望。做好圖書館工作,發揮圖書館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書為基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閱讀、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辦好了學校圖書館,才能營造和諧的書香校園。
學校圖書館建設新趨勢
21世紀是一個全球網絡化的世紀,在全球網絡化的新型環境下,數字圖書館成為了現代圖書館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數字化圖書館是新世紀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必將成為一個必然趨勢,這就對學校圖書館的管理、圖書館的信息收集、圖書館的服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學校數字圖書館的核心是圖書館管理自動化、載體數字化、服務網絡化、管理自動化。計算機的普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自動化成為圖書館管理的主要手段。
管理的自動化
1.學校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的主要內容
圖書采購、圖書編目、圖書典藏、圖書流通,也包括讀者管理、期刊管理、閱覽室管理、公共檢索等圖書館業務都要實行自動化,讓讀者通過公共檢索獲取有關信息,用計算機實現利用校園網檢索圖書資料的自動化。
圖書條碼的計算機打印,實現加工新書通報、超期催書單、卡片目錄、書標、書證等的自動化。利用計算機實現藏書分類統計、流通統計等數據統計的自動化。通過交換機連接校園網,在校園網上提供圖書館信息檢索等的自動化服務。通過網絡實現圖書館信息發布的自動化。
2.學校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的參考軟件
大多圖書管理係統集編目管理、采驗管理、讀者管理、流通管理、期刊管理為一體,包括了圖書及音像資料目錄信息查詢、期刊目錄信息查詢、題錄索引信息方便的服務、讀者借閱信息查詢、網上流通統計、教師參考資料推薦、新書通報、信息發布等內容。同樣是係統各部分既相互獨立,又能進行各部分之間的數據調用。
學校圖書館實現自動化管理,既可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更可讓師生更加方便、高效地利用圖書館資源。所以圖書館實現自動化管理是新世紀學校圖書館管理的必然趨勢。
載體的數字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圖書的載體正在發生變革,主要體現是出現了高科技的新型載體並得到普及,這主要有兩種。
1.新型的存貯材料
網絡載體是指利用網絡實現共享的“網絡圖書”,其中,網絡圖書以網絡形式進行傳輸,傳播速度快,成本低廉,時效性好,如果解決好版權問題,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圖書載體形式。很多普通圖書都以“圖書+網絡”的形式出版,體現了圖書的這種數字化趨勢。
數字化資源是數字圖書館的物質基礎,正如傳統圖書館的圖書資料,是圖書館開展一切信息服務工作的泉源。
簡單地說,學校圖書館數字化載體主要有:本館現有圖書資料和新增的新型圖書資料,還有從互聯網上查找、選擇並加以下載的網上圖書資料等。
服務的網絡化
不管是哪種圖書館,其最終的根本任務是為讀者服務,對學校圖書館來說就是為師生服務。管理的自動化、載體的數字化必將要求學校圖書館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其中閱讀方式的變化是最為顯著的。
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等稱謂有待統一的新型圖書館已經出現,傳統的閱讀方式正向數字化的閱讀方式轉變,電子閱覽、網絡閱覽等新型閱讀方式將日益普及,各種讀書軟件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閱覽不同格式的數字圖書。
這種新的閱讀方式已經不僅僅是視角上的方式,而正向聽覺的方向發展,因為各種“聽書軟件”還把人們從現代的視覺負擔中解放出來,從而實現讀者在做其它事情的同時,能夠輕鬆地享受讀書的樂趣,進行文化的熏陶,感受人類的文明與進步。
互聯網的普及和校園網絡的建設成為圖書館服務方式轉變的契機,讀者可以足不出戶,在家通過上網就能獲取世界的種種信息,要獲取圖書也是輕而易舉。
圖書館的網絡服務體係建設是指基礎網絡設備的建設和通信條件的建立。具體地說,包括數字化信息的存儲管理體係和信息的傳輸服務體係兩方麵。前者指數字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的自動化,其中包含了功能強大的服務器數據庫的建立。後者指圖書館的服務器與局域網、國際互聯網的高速連接,並通過它們來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
圖書館的自動化和校園網絡建設已經取得了共識,成為了校園投資熱點和重大項目,一定程度上為數字圖書館的網絡服務體係建設奠定了基礎,為信息數字化和服務網絡化提供了條件。
圖書館網絡建設是將所有學校圖書館聯結成一體,成為一個完全共享資源的數字圖書館網絡體係。它實行分布式管理,在整個網絡上,采用統一的數據標準和通信協議,把所有學校的數字資源形成一個龐大係統,為學校教育提供全麵良好的服務。
學校數字圖書館網絡的建立,有賴於獨立存在和運行的每一個學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沒有個別圖書館的數字化,學校數字圖書館網絡隻是夢想,永遠不可能實現。
加強學校圖書館硬實力
加強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在硬件方麵要加大投入,科學管理,以圖書館為陣地,以讀書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服務職能。
嚴格圖書館的管理製度
為了使校園圖書館管理規範化,學校要製定《圖書管理人員職責》、《師生借閱製度》、《圖書損壞賠償製度》等一係列規章製度。
圖書館的各種台帳要齊全,帳物要相符,圖書經費專款專用。圖書館實行全天候開架開放。借閱時,要充分發揮班幹部及小圖書管理員的作用,規定按班借閱,保證學生借書、看書有秩序、不擁擠。
圖書館的環境衛生要做到窗明幾淨,桌椅整齊,地麵整潔,書架、報刊排列整齊。學校圖書館要牢固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千方百計滿足讀者的各種需求,根據師生的不同要求,做好圖書的推薦、介紹和借閱工作。
如青年教師要上公開課、練兵課,要盡力為他們推薦相關的圖書、音像資料。遇到節日、紀念日,要向學生推薦有關的圖書。為了方便師生借閱,要擴大書刊流通範圍,盡量增加圖書館的開放時間,督促學生及時借、還書。
開展各種形式的服務工作
圖書館緊密圍繞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充分利用圖書資源,積極配合教導處、少先隊大隊部開展了各種讀書活動及導讀工作。
1.開展讀書筆記展評活動
圖書管理人員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讀書筆記,在閱讀中,發現好詞佳句,隨時摘抄到讀書卡上。每學期開展一期“讀書筆記”展評,期末進行彙總評比,看哪位學生寫得好,對表現突出的班級、學生予以表揚鼓勵。
2.開展“辦手抄報”活動
學生通過讀書,自發開展“辦手抄報”活動。學生通過博覽群書,吸取營養,每學期至少自辦兩期手抄報,學校定期組織評比。此項活動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而且也能促進讀書活動的開展。
3.開展演講或征文活動
積極引導學生讀好書,讀學生自己喜歡讀的書,激發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學校圖書館要通過一係列讀書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學校圖書館的工作中,加強圖書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使圖書館越辦越好,使學校圖書館成為繁榮校園文化生活,傳播先進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陣地。
提升學校圖書館軟實力
對於圖書館而言,電子資源、物理館藏等是硬實力,圖書館的人文精神、育人優勢、服務意識、人力資源、創新能力等是軟實力。
作為一種隱性資源,軟實力體現圖書館的整體精神風貌,是圖書館的價值理念和內在品質,是圖書館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凸顯人文關懷
在圖書館的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中,人文關懷體現為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及圖書館在滿足人的信息知識需求、實現人的價值、促進人的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人的因素第一、公眾精神至上,這永遠是圖書館的根本準則。因此,在圖書館實踐中,要一切為讀者著想,尊重讀者、關心讀者、服務讀者,以客體適應主體的信息需求,也就是以館員來適應讀者的各種需要。
圖書館員的服務意識、平等觀念和公益觀念,是評價圖書館的重要依據,直接關係到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圖書館員是個平凡的崗位,也不可能做出轟轟烈烈的事跡來,隻要在現有的條件下,積極發揮館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為讀者排憂解難,就是對人文關懷的最好詮釋。
營造優雅環境
良好的圖書館環境不僅能提高讀者利用圖書館的興趣和效率,還能成為一種對讀者施以教化的審美的文化環境。圖書館要在館內開展形象設計、形象教育、形象宣傳,加強人文精神的宣傳教育,使圖書館員從思想上認識到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優雅環境是圖書館工作者自身的責任。在環境的營造上,應從環境對人的影響力出發。注重修飾建築內的各種細節來加強圖書館的文化色彩,還可以輔以樹木、花草等來達到優雅、整潔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吸引讀者來館閱覽和學習。
在圖書館裏布置各種宣傳材料、標語口號和名言警句等都能從正麵啟發讀者樹立刻苦學習、拚搏的精神,對讀者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圖書館製訂規章製度從人文的角度出發,關注人文環境的禮貌用語。
所有這些都可以把讀者引入強烈的文化氛圍,激發廣大讀者的求知欲望。圖書館還要根據自身豐富的資源,舉辦學術報告、研討會等,強化圖書館的學術氣氛。
要通過開展讀好書、評好書活動,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師生的鑒賞力;通過編發圖書快訊、新書或好書介紹等欄目,挖掘、開發文獻資源,提供信息服務,提高圖書利用率;通過舉辦讀者導讀講座、圖書資料講座等,講授讀書要領及讀書成才體會,引導學生讀好書、善讀書,奮發學習,立誌成才。通過這些活動,寓育人於管理、服務之中。
推進人力資源建設
信息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充滿創造性的時代。知識與信息以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和創新模式影響著傳統圖書館的工作理念,並且使圖書館的工作方式和服務形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麵對這種信息環境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要提高信息資源開發的深度和網絡化服務的水平,適應學校教學和科研發展的要求,無論在思想觀念的更新上,還是在業務工作技能的提高上,都對圖書館人力資源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學校要緊密結合自身發展和信息化的進程,製定圖書館人力資源建設計劃,在人才數量、質量、層次以及外語語種、專業類別等方麵根據情況進行選擇和配置,形成合理的結構比例。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館員進修、培訓製度,堅持對在職人員進行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通過專題講座、學術活動,拓寬館員的知識麵,使其及時了解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趨勢及學術動態,提高其理論水平。
通過專業技能培訓,提高業務技能。同時也要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促使館員自覺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拓寬知識麵,自覺提高綜合素質。在重視現有人員培養的同時,要積極引進圖書情報專業的畢業生進入圖書館工作,補充新生力量,形成一個較為合理的高、中、低人才結構。這樣才能有利於圖書館的長遠發展和圖書館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