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陶瓷的收藏指導(1 / 3)

NO4.陶瓷的收藏指導

陶瓷的曆史概述

陶瓷曆史簡述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陶瓷的發明和發展更具有獨特的意義,造就了我國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藝術風格和不同技術特點。

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國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我國就是“陶瓷的故鄉”。早在歐洲人掌握瓷器製造技術1000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製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陶器的國家之一,而我國瓷器因其極高的實用性和藝術性而備受世人的推崇。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誌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曆史。

陶器是用泥巴(黏土)成型晾幹後,用火燒出來的,是泥與火的結晶。中華民族對黏土的認識是由來已久的,原始社會的生活中離不開黏土,原始人發現被水浸濕後的黏土有黏性和可塑性,曬幹後變得堅硬起來。

我們祖先對於火的利用和認識曆史也是非常遠久的,大約在205萬年至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代,就開始用火了。他們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發現曬幹的泥巴被火燒之後,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防水,於是陶器就隨之而產生了。

陶器的發明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作鬥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陶瓷的發展史

從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來看,陶器中的精品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1萬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紅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殼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還有秦代的兵馬俑、漢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

到了宋代,瓷器的生產迅猛發展,製陶業趨於沒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種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如宋遼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壺、琉璃、法花器及廣東石灣的陶塑等,都是別具一格,備受讚賞。

中國瓷器的發明和發展,有著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成熟逐步發展的過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製出成熟的青瓷器,這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發展,到了唐朝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的進步促進了製瓷業的發展,如北方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南方越窯青瓷“類玉類冰”,形成“北白南青”的兩大窯係。同時唐代還燒製出雪花釉、紋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貼花裝飾等品種。

宋代是中國瓷器空前發展的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花爭豔的局麵,瓷窯遍及南北各地,名窯迭出,品類繁多,除青、白兩大瓷係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紛紛興起。

舉世聞名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的產品為世所珍。還有耀州窯、湖田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磁州窯等產品也是風格獨特,各領風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好局麵,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元代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統理窯務,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燒製出大型瓷器,並成功地燒製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裏紅及樞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燒製成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宋、金時戰亂後遺留下來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窯仍然繼續生產,其中龍泉窯比宋時更加擴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龍泉窯的上乘之作。還有“金絲鐵線”的元哥瓷,應是仿宋官窯器之產物,也是曠世稀珍。

明代從洪武三十五年開始在景德鎮設立“禦窯廠”,兩百多年來燒製出許許多多的高、精、尖產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銅紅釉、成化的鬥彩、萬曆五彩等都是稀世珍品。禦窯廠的存在也帶動了民窯的進一步發展。景德鎮的青花、白瓷、彩瓷、單色釉等品種,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成為全國的製瓷中心。還有福建的德化白瓷產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發展臻於鼎盛,達到了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景德鎮瓷業盛況空前,保持中國瓷都的地位。

康熙時不但恢複了明代永樂、宣德朝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燒了很多新的品種,並燒製出色澤鮮明翠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還恢複了失傳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的燒製技術,郎窯紅、缸豆紅獨步一時。還有天蘭、灑蘭、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燒的琺琅彩瓷也聞名於世。

雍正朝雖然隻有13年,但製瓷工藝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致,成為與號稱“國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種。

乾隆朝的單色釉、青花、釉裏紅、琺琅彩、粉彩等品種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都有極其精致的產品和創新的品種。

乾隆時期是中國製瓷業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到嘉慶以後瓷藝急轉直下。尤其是道光時期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力衰竭,製瓷業一落千丈,直到光緒時稍微有點回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壽終正寢,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陶瓷發展史也至此落下帷幕。

陶瓷的不同分類

陶瓷的分類

陶瓷製品的品種繁多,它們之間的化學成分、礦物組成、物理性質,以及製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錯,無明顯的界限,而在應用上卻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很難硬性地歸納為幾個係統。詳細的分類法各家說法不一,國際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分類方法。常用的有如下幾種從不同角度出發的分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