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法
青少年朋友,我們從小就會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說話。其實模仿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小時候學說話是向爸爸、媽媽及周圍的人學習,向周圍的人模仿。那麼我們練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這方麵有專長的人模仿。這樣天長日久,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
1.專人模仿
在生活中找一位口語表達能力強的人,請他講幾段最精彩的話,錄下來,供我們進行模仿。也可以把我們喜歡的、又適合自己模仿的播音員、演員的聲音錄下來,然後進行模仿。
2.專題模仿
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請一個人先講一段小故事、小幽默,然後大家輪流模仿,看誰模仿得最像。為了刺激積極性,也可以采用打分的形式,大家一起來評分,表揚模仿最成功的一位。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且有娛樂性。課上、課間、課後都可進行。隻要有三四個人就能進行。
運用這個方法時,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講的小故事、小幽默,一定要新鮮有趣,大家愛聽愛學。而且在講以前一定要進行一些準備,一定要講準確、生動、形象,千萬不要把一些錯誤的東西帶進去,否則模仿的人跟著也模仿錯了,就會危害到很多人。
3.隨時模仿
我們每天都聽廣播、看電視、電影,這時,我們可以隨時跟著播音員、演員進行模仿,注意他們的聲音、語調,他們的神態、動作,邊聽邊模仿,邊看邊模仿,天長日久,我們的口語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且還會同時增加自己的詞彙,增長自己的文學知識。
不過,在模仿時,我們要盡量模仿得很像,要從模仿對象的語氣、語速、表情、動作等多方麵進行模仿,並在模仿中有創造,力爭在模仿中超過對方,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描述法
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看圖說話,描述法就類似於這種看圖說話,隻是我們要看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圖,還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圖說話高一些。簡單地說,描述法也就是把我們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語言表達出來。
扮演法
角色一詞,我們是從戲劇、電影中借用來的,是指演員扮演的戲劇或電影中的人物。我們這裏的角色,與戲劇、電影中講的角色,有著相同的意義。
角色扮演法,就是要我們學演員那樣去演戲,去扮演作品中出現的不同的人物,當然這個扮演主要是在語言上的扮演。其具體做法是:
選一篇有情節、有人物的小說、戲劇為材料;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析,特別要分析人物的語言特點;根據作品中人物的多少,找同學,分別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比比看,誰最能準確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也可以一個人扮演多種角色,以此培養自己的語言適應力。
這種訓練的目的,在於培養我們的語言的適應性、個性,以及適當的表情、動作。
講故事法
青少年朋友,我們應該或多或少的聽過故事,但是不是都能講出來故事呢?那就不一定了。講故事看起來很容易,要真講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常言說:“看花容易繡花難。”呀!
聽別人講故事繪聲繪色,很吸引人,有些朋友聽起故事來甚至都可以忘了吃飯、睡覺,可是自己一講起來,仿佛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幹幹巴巴、毫無吸引力。因此,講故事也是一種才能,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把故事講好的。而學習講故事也是鍛煉我們口才的一種好方法。
實戰訓練
當我們在不同場合、麵對不同觀眾當眾發言時,如果由於緊張怯場、麵紅耳赤、大腦空白、思維混亂、語無倫次;重點不明、言之無物、條理不清;無文采,無新意;缺乏感染力、吸引力,說服力……時,不善表達不但會使我們自己的個人能力受到質疑,還會為自己設置一定的發展障礙,嚴重影響我們的人際交往。
為此,我們需要知道,口才的提升不在於自己背誦了多少演講技巧,而在於我們通過實踐把知識轉化為技能並變成自己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還需要提醒的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當然訓練口才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們在訓練時,要堅持不懈,每天都抽時間練習,才能將自己的口才越練越好。當我們有一天真正地變得能說會道時,我們自然就成為了一個擁有好口才,並讓大家喜愛的陽光青少年了!
口才的提升方法
有沒有發現絕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是善於演講的溝通大家?諸如馬雲、俞敏洪等著名的企業家都是有好口才的人。我們都會說話,但是一遇到公眾場合或者需要自己解決問題的時候,為什麼就一再退縮,甚至開始口吃結巴呢?提高口才就需要先解決口才麵臨的問題。
解決口才麵臨的問題
1.不知道說什麼好
腦袋裏有東西,但不知道如何挑選和組織。這個就要看在什麼場合了。如果是開會發言或討論問題,那就要看會議的主題和討論的問題是什麼。圍繞主題和中心來確定自己要講的內容。其實這也像寫文章一樣,確定你的論點,然後找出幾個論據或理由來說明或證明你的觀點正確。
這就需要打足精神,聽清人家在講什麼,做好筆記,在梳理概括後形成自己的看法,用提綱形式簡略寫在筆記本上,然後根據提綱來講。這是在正規的會議場合。至於其他情況,那是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什麼人說什麼話。
2.沒有什麼可說
這個表現為大腦一片空白,什麼也說不出來。這就關係到一個人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了。如果一個人的知識非常貧乏,也沒有什麼閱曆和經驗,那麼要他能有好的口才,確實很難。從這個角度來講,知識越多越廣博,經驗越豐富就越好。所以這需要我們加倍地認真學習各方麵的知識,提高自己各方麵的知識水平。
作為青年人,特別是不斷爭取上進的青年人來說,學習更加重要,這就不僅僅關乎口才問題了。所以,大家有時間要多看報、多學習,學習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學習哲學、法律、管理方麵的知識。
3.膽怯、怕、不敢說
平時說說笑笑可以,一到正規場合,就不敢開口,話說不出來,冷汗倒冒出來。這是心理方麵的因素,這可能是從小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慢慢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越不說就越說不好,越說不好就越不敢說,越不敢說就越少說,越沒有信心說。
關鍵是要有第一次,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好辦了。要找個機會,下定決心講第一次。比方要開會,需要大家發言的,就在會前做好準備,打好草稿,更極端一點,不妨寫好講稿,把它背熟。第一次可能不那麼順當,但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就好辦了,肯定會越來越順當,感覺也會越來越好。
所以練好口才關鍵是要樹立信心,說話誰都行,就是要敢說。同時,也不要怕人家笑話,善意的笑話當作一次督促,惡意的不必去理他,因為這樣的人不值得與之計較。如果就因為人家一次笑話就不敢說,就失去信心,那才是因噎廢食、因小失大了。
4.說得雜亂無章,詞不達意
這是水平問題了。要解決這個問題,思維要清晰,語文水平要提高。這裏重點講一下語文水平問題。有人認為已經從學校畢業那麼多年了,談不上提高語文水平了,怨隻好怨自己以前沒有好好讀書了。
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一個人的語文水平主要不是課堂上得來的。而是通過大量的閱讀,日積月累得來的。書讀多了,語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語文水平的提高,主要就是要靠多讀。讀就要讀一些名著,讀名家寫的東西。
5.說得幹巴巴的、枯燥無味
說話確實是一門藝術。同樣一件事,有人可以舌燦蓮花,講得非常生動,可以令人捧腹,也可以令人落淚,使人就如親臨其境;但有的人就不行,講半天,囉囉嗦嗦、不知所雲。如何把話說得更生動、更有味道、更使人愛聽,這裏給大家幾點建議:
(1)要有幽默感。幽默的語言風趣、詼諧、意味深長,使人得到的感觸就是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幽默感可能有點天生的味道,有的人生來就很幽默,一張口就能讓人捧腹,也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說過一句能讓人笑的話。但不管怎麼說,隻要用心去學、去模仿,變得比較幽默一些是可以的。這裏講幾種製造幽默的方法。
實話虛說,虛話實說,故意混淆本義和引申義。這可有如下方法:一是把原本比喻硬理解為被比喻本體或相反,二是把抽象的概念硬作具體化,把具體的東西硬是抽象化,或者把兩者當作一回事。
利用諧音來製造幽默。這種幽默隻能在口頭上發揮,書麵是不行的。它利用的是說話人說的是一個詞語,聽的人卻把它聽成(或者是故意聽成)另一個同音的詞語。
故意不把話說完整,留給別人想象和引申的餘地。營造一些幽默氣氛。
偷換概念。故意用歧義詞來構成幽默。所謂歧義詞是指有幾種不同解釋甚至意義相反的詞。漢語一詞多義的特性最能滿足幽默矛盾性的特性。故意選擇有歧義的詞語造成思維邏輯的矛盾,由此而產生幽默的效果。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幽默方式。
有時還可以用方言,或者普通話不準來製造幽默。這也是一種諧音幽默。如有這麼一個笑話,一批大學新生正在進行軍訓。這天,指導員操著方言說:“今天,一班殺雞,二班偷蛋,我來給你們做稀飯 !”同學們聽了麵麵相覷,搞不清這算什麼訓練內容。後來一個同學看了指導員的動作,才明白過來:“他說的是,一班射擊,二班投彈,我來給你們做示範 !”
幽默的方法還有很多,這裏是講幾種常見的、容易學習的。
(2)要注意語言修辭。要說好話,光有幽默感還不行,莊重的場合你一味幽默,可能就會讓人感到你油嘴滑舌,淺薄和沒有修養。所以還要注意語言的修辭。在一般的口頭表達上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法、誇張法、排比法、數字歸納法等。適當運用這些方法,可以使語言生動有趣,不會幹巴巴的。
比方說,我要稱讚阿紅,可以這樣說,“阿紅,你很美”,也可以這樣說,“阿紅,你美得就像天山上的雪蓮一樣”。阿紅肯定更喜歡聽後麵這句,後麵就用了比喻。當然比喻要有新鮮感,老重複別人的,就沒有味道了。
大家也聽過這句話“第一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聰明人,第二個再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人,第三個再把女人比作花的人就是蠢材了”。誇張也是很常用的。還有排比法。排比法能給人一種氣勢,給人一種非聽下去不可的感覺。
(3)要有文學素養和曆史知識。在講話中適當用一些成語典故、詩詞歌賦、名人的名句,可以使你的講話給人一種知識淵博、水平很高的感覺。這裏順便說一下,講話表現得更有水平和文學素養是對的,但不能不懂裝懂,鬧出笑話來。有些把握不準讀音的字,一定要去查字典。現在有些朋友不在乎讀錯別字,這使我感到很吃驚。在適當的時候、場合,有意運用成語典故、詩詞名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講話最好有一定哲理。這個難度比較高,但也不是不可企及。所謂哲理,就是能在講話中體現一種全麵的辯證的觀點,抓住本質必然的東西,點出內在規律,具有前瞻性、言簡意賅,給人以啟迪。
具有哲理的語言,看起來是簡單的句子,但往往包含著深刻的內容,使人越咀嚼就越有味。可以舉幾個例子:馬克思最尊崇的辯證法大師黑格爾說過這麼一句話:“同是一句格言,在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口中說出來,具有不同的廣袤性。”這就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它的意思是說,關於人生的同一句格言,年輕人會講,老年人也會講。但是他們所體會的意義則迥然不同。盡管年輕人也可以正確地表述這句格言,但他絕對體會不到這一格言內涵中的那種深刻性和廣袤性。
我們再舉黑格爾的一句話,他有一次講到研究哲學不容易早出成果時,這樣講:“哲學就像貓頭鷹,傍晚才起飛。”這句話的內涵就非常豐富,它是說,哲學不像數學或物理那樣,二三十歲甚至更早就可以出成果,甚至成名成家,哲學更多的是人生與閱曆的總結,是對各門學科和知識的概括與總結,所以要窮盡畢生的精力,才能出成果。傍晚是比喻晚年,所以說傍晚才起飛。
(5)沉默是金。確實有不少人信奉這句話,甚至將它作為一個處世哲學。我也很欣賞這句話中包含的哲理。不該說的話,“沉默是金”;不該說的時候,“沉默是金”;不該說的場合,“沉默是金”;不該說的對象,“沉默是金”;表示無聲抗議的時候,“沉默是金”。
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時候會沉默呢,那就是自己不懂、不知道、沒有把握和無話可說時會沉默。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金,過多的沉默,會讓人認為你什麼都不懂,沒有主見和立場。所以,該出口時還是要出口。你可以把沉默是金當作原則,但是原則性也要和靈活性結合起來。
提高口才的方法
我們很多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口才,才能夠在職業生涯中博得一份成功。上麵我們講到了口才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口才,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提高自己的口才的經驗和方法。
1.製定計劃,係統學習
前麵的幾點都是很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個提高的計劃。規定好自己需要多長時間把自己的口才練好。然後,再進行係統的學習。從一點一滴做起,慢慢地來。自然而然,口才能力就越來越好了。
2.付出行動,持之以恒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自信的心,和付出實際行動勇於練習的堅持,不論多美好的期待,不付出行動永遠都停留在徒勞的街角。所以自身對自身的約束、自律自覺的心態也很關鍵。
3.閱覽書籍,掌握知識
就像做米飯要先有米才能煮飯一樣,沒有知識,不懂各個領域的內容、發展及變化情況,隻會空有一張嘴,依然會時刻都無話可說。所以掌握多方麵知識內容是提高口才的大前提,心中有墨很重要。
4.多交朋友,廣結人脈
不要僅僅局限在你的那麼幾個同事或者死黨周圍,這樣隻能導致你的圈子很小,也不利於口才能力的提高。要多交朋友,廣結人脈,交不同類型的朋友,和他們探討不同的話題,吸收他們說話時的語言和知識,對提高口才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5.善於傾聽,勤於學習
口才能力的提高光憑借自己的嘴說是遠遠不夠的。要在適當的時候傾聽別人的演講,學習別人的語言,隻有勤於學習,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無論是在電視中的演說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活動,都要在其中找到自己學習的點,努力向他們靠攏。
6.嘴巴張開,永不停歇
口才能力的提高不是光憑腦子想就可以實現的,還需要自己多說,尤其是要多加鍛煉。口才就是張嘴說的藝術,不張嘴說話,口才能力也永遠不能提高。凡事都有第一次,要勇於在公眾場合露麵和演講,就算第一次再不成功,受到再多人的嘲笑,也要多說多練。
7.即興發揮,語言積累
比如朗讀詩歌、有聲閱讀小說及報紙的練習,這是一種語言表達的訓練,對各種語句模式的積累,斷字、斷句、情感表達的實際體驗;同時可以對不同群體進行即興發揮的口才練習,包括不相識的推銷員等等。隻要堅持訓練,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獲得很好的提高。
8.徜徉書海,知識積澱
漫無目的的口若懸河也不是好的口才,胡說不是本事,有理論根據地說出來才是真能力。口才的提高還是需要知識的積澱,多看書,多做讀書筆記,對口才的提高是絕對有好處的。當你滔滔不絕地演講時,引經據典,那會使聽眾心生羨慕,也會使你的口才提高很快。
9.參加活動,尋找機會
大學生可以參加校園組織的演講比賽、辯論賽;或者小區內部組織的聯誼賽、表演賽;公司組織的年會節目、相聲、小品等;社會組織的其他公益活動等,隻要是聚集人群,有語言思想交流、氣氛活躍的活動都可以參加,這種形式不同於自我的書本朗讀訓練,很有實戰效果,對自身應對心裏、現場掌控能力等會是很好的鍛煉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