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校園大合唱的方法指導(2 / 3)

(1)科學的訓練方法。合唱是音樂的一種歌唱形式,科學的發聲方法有助於兒童更高層次的學習和團隊更好的發展。

首先是氣息的訓練。兒童的普遍問題是氣息淺,吸氣的方法不對。培養口與鼻子同時吸氣的方法,把氣吸到肚臍下方,避免吸氣過程中出現肩膀上提的錯誤歌唱姿態。

其次要訓練兒童的咬字和吐字,一般按照“一聲平讀課文的方法”清晰大聲地朗誦歌詞。

再次,旋律視唱練習。所謂的旋律視唱練習是為了增強兒童的“樂感”,有助於對音準的把握。在合唱歌曲各聲部的學習階段也應采用這種“單旋律”訓練。所謂單旋律訓練,就是每個聲部分開來訓練,等各個聲部的旋律熟悉以後再合在一起訓練,這樣有助於避免聲部間出現旋律互跑的問題。

最後,“模唱”。兒童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模仿,那麼可以根據兒童這一特點,先安排他們聽原版,這樣可以給他們一個整體上的概念,有助於對歌曲的理解和把握。

(2)專業的指揮和伴奏。指揮是一個合唱團的靈魂,因此專業的指揮應該具有很高的音樂文化修養及專業知識。在演唱過程中指揮可以調整合唱隊整體音量的高低、節奏、表情、以及整體的效果,如果指揮不專業是很難發現和做到這些的。在演唱時一旦發現有音準、音色突出的不和諧的音符時,指揮都可以及時委婉地指出,避免因個人而造成的團隊不和諧。

一個合格的指揮不但在演唱中發揮作用,在平常的訓練中也起到很多的作用,可以引導隊員迅速理解作品少走彎路。對一個優秀的專業指揮來說,還應學習一點兒童心理學,關注兒童的心理變化,引導他們處於一個最佳歌唱心理狀態。

伴奏在合唱中也很重要,一個專業的伴奏不僅可以減少業餘伴奏因台上緊張而出現的種種狀況,而且可以準確而美好地表達出作品的風格和和聲。合唱伴奏盡量用原譜伴奏不要主旋律伴奏,避免聲部之間的不平衡而導致影響到音準問題。

(3)合唱隊形的排列調節。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讓各聲部之間拉開差距,這樣可以避免聲部間的幹擾造成的音準問題。讓音準好的同學站在前排或靠近話筒的位置,音準不好的同學均勻的安排在音準較好同學的周圍,這樣可以幫助音準不好的同學找音準輔助對象。

有排練時的音準狀況好的現象,這就要求指揮或者負責人員做好演出前的心理安撫工作,讓同學們能在演出中發揮正常的演唱水平,不因場地的變化而影響到合唱團演唱水平的正常發揮和總體效果。

節奏問題及解決方法

合唱中大家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歡快的歌曲學生總是越唱越趕,好像在比誰唱的快一樣。各聲部之間不能很好地配合控製速度。

合唱隊在演唱一部多聲部的作品時,每個聲部的節奏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他們之間的默契配合,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要加強這方麵的訓練,把節奏單獨拿出來訓練,而柯達伊節奏訓練法是從節奏模仿開始,老師拍節奏學生模仿,起初模仿2小節,漸漸增加到4小節8小節,到後來的2個聲部的節奏卡農3個聲部的卡農……循序漸進,這種訓練能夠幫助合唱隊員提高聲部之間節奏配合的能力。

這種節奏的訓練也可以用接龍的形式來訓練,老師拍四個小節的節奏,讓一個學生模仿,這個學生在模仿完老師拍的節奏型以後自己再創編四個小節由下一個學生模仿,依次循環,在排練的過程學生的節奏協調感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七子之歌》作品分析及音高節奏難點分析

作品分析:歌曲是四四拍,複樂段結構,由4個樂句組成,第一部分有領唱,再次演唱第一部分時是齊唱。結束在do音上,第二部分是合唱也是結束在do音上。

音高應該控製在B或者C調。

節奏及解決方法:歌曲中出現很多的附點及切分節奏,使歌曲演唱起來很有韻味,同時也給歌曲的二聲部合唱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裏可以把這些節奏單獨拎出來讓學生拍一拍,唱一唱,增強歌曲演唱的韻味和趣味性。歌曲的第二部分是合唱部分,第一部分是獨唱與齊唱,因此隻要注意練習第二部分就可以了。合唱部分幫助學生分析一二樂句同頭異尾,降低歌曲難度。

大合唱的編排與主題

合唱隊形的編排

合唱歌曲不是每個人從頭到尾一直唱下來的,當中穿插有合聲、輪唱、領唱等形式,所以,為了在排練和演出時有利於聲部間的配合,便於指揮、合唱、領唱三者間的合作,合唱隊形要合理編排,通常是略成弧形。當然,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可排成“一”字形,其他隊形也可以,隻要把握一條原則,就是達成指揮與合唱隊的合作。

基本的合唱隊形確定後,就是如何來進行隊形編排。

首先考慮的是個頭,合唱隊要整齊、和協,給人一種美感。通常是中間高,兩側低,由低到高為大個到小個的順序,也可根據台子的高低來確定前後排的個頭。

一聲部在左,二聲部也就是合聲在右,這樣便於指揮。

把一些唱得比較好的最好放在中間的位置上,這樣便於帶動大家,也是合唱隊的支柱,中間也是麥克風的位置。

領唱和朗誦通常在第一排的左側,突出的一個位置,也可在隊形中間。

排練主題選擇

1.頌祖國,歌唱共產黨

《歌唱祖國》、《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偉大的國家偉大的黨》、《祖國頌》、《祖國給我理想》、《我的祖國》、《沁園春·雪》、《春天的故事》、《今天是你的生日》、《唱支山歌給黨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讚長征,歌唱偉人

《長征》、《告別》、《突破封鎖線》、《飛躍在渡河》、《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祝捷》、《報喜》、《大會師》、《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東方紅》。

3.宏揚雷鋒精神

《學習雷鋒好榜樣》、《接過雷鋒的槍》、《像雷鋒那樣》、《永不隕落的星》、《滾動的車輪》、《戰友送你一輪月亮》、《當兵的人》、《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合唱隊的人員與管理

合唱隊的指揮

指揮通俗說就是“打拍子”,很多人在一起唱歌時,就需要一個人統一指揮,這樣有助於把歌唱得整齊,唱出情緒,唱出效果來。指揮分歌唱指揮和樂隊指揮兩種,我們的合唱隊指揮要兼顧這兩種指揮,以歌唱指揮為主,輔以樂隊指揮。

1.指揮的任務和要求

指揮的主要任務有兩點:一是掌握好節奏。這一點很關鍵,有些指揮就掌握不好節奏,本來是一個速度,他指揮時越唱越快,或忽快忽慢,有些歌曲中特意用慢速來處理一下,在快慢的銜接上要自然;二是掌握歌曲的感情。隻有掌握了歌曲的感情,也就把握了歌曲的靈魂,這樣的歌曲也就唱活了,更容易感動人。

要完成這兩個任務,要求指揮一要有良好的樂感,具有良好的聽覺;二要沉著、機智、果斷;三要感情豐富,善於表達;四要有紮實的基本功,了解指揮的有關知識。隻有具備了這些基本要求,才能統一大家唱歌的節奏,運用指揮的手勢、表情或動作來調動大家情緒,通過正確處理歌曲的快慢、強弱、情緒等方麵的變化,把歌曲的主題思想生動而準確地表現出來。

2.指揮的基本姿勢

指揮時兩腳的位置一般是:左腳在前,右腳稍後,成“稍息”姿態。兩腳的距離不超過肩寬,這種站立姿勢比較容易把握重心;兩手與身體的距離大約在15至45厘米之間,不要過於貼近身體,兩手上下活動範圍通常是高不過眉,低不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