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塞外漠風(2 / 3)

文姬本來也是喜悅的,可是當聽到最後,左賢王那份對於故鄉的眷念和期盼,再聯想到自己的經曆,和那個似乎再也沒有可能回去的家鄉,便頓時黯淡下來了。

這種情緒的突然陡轉,被細心的左賢王注意到了。而他似乎也察覺到自己剛剛的喜出望外似乎忽略了文姬的感受,便立刻緊緊地抱住了文姬,輕輕地說了句“對不起。“

這一個深沉而熱烈的擁抱似乎是一個出口,它釋放了文姬這麼長久以來積累的全部委屈,她沒有反抗,而是沉沉地依偎在了左賢王的胸膛。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在這浩瀚的大漠裏,靜悄悄地似乎無聲,似乎又異常清晰。

就這樣,左賢王的心也被文姬柔軟了,他似乎感受到了這個才學與美貌兼備的女子,在沒遇到自己之前所遭受的一切苦楚。因為,那如怨如訴的哭泣聲是那麼的低,那麼忍,於是他抱她更緊了。

兩個人都各有心事,彼此的愛意漸漸濃厚,就在這清美的月光下,相擁著好久都沒有移動。

之後趕路的這幾日,天氣一直不錯,大家的心情也格外的好,笑聲回蕩在這馬隊所途徑的每一寸土地之上。就在前方,已經隱約出現了一座巍峨卻又青蔥翠綠的高山,左賢王對文姬說,穿過這連綿起伏的山脈,便是家鄉那廣闊的大草原了。文姬望了望那青山,已經知道,一個新的世界,即將呈現在自己的眼前,而自己將要在那個全新的世界開始另一段人生。

此時此刻,蔡文姬已經不再是懼怕。一路走來,蔡文姬對左賢王已經有了深入的了解,知道左賢王是一個心思細膩,性格豪爽的正人君子,而那匈奴大草原的人民,也是安居樂業,勤勞樸實。蔡文姬似乎是更加期待和迫切地想要融入這嶄新的生活之中,仿佛自己回到的,便是那兒時讓她流連忘返的大草原。激動的心情簡直讓她的雙手也不住地顫抖。

一路上左賢王對蔡文姬是倍加照顧,總是密切關注著文姬的一舉一動,害怕自己的照顧有什麼疏漏,這讓蔡文姬心中也是萬分感激。文姬看出他對自己那熾熱的真心,同時也看出他是一個心地善良而又好學的人,因此內心之中,隱隱地也逐漸對左賢王增添了許多好感。這是一個人在一個全新的世界當中對一個人發自內心的依賴,雖然隻是隱隱約約地覺得,但是這種暗示,也是會指引著人們前行的動力。

很多時候,愛情都是源於這樣一份不摻雜質的內心信賴。佛說,每個人都來自於虛空。而且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可逃脫地去麵對各種孤獨和寂寞的折磨,但是當你在時間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恰好遇到那樣一個人,一個你看上去似曾相識,甚至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的人時。你就會明白,原來信賴就像通天的直覺,是上天給你的這份緣分和愛,你不需要多想,接受它就已經足夠。神說要有光,於是大地便沒有了黑暗。你說要有愛,於是命中注定的人便會出現在你前進的路途之上。

中午時分,就要進入那山脈之中,再翻過一個山口,就會到達大草原了,蔡文姬回頭向家鄉的方向望了一望,眼裏除了黃沙,便是形態奇異的怪石。但文姬仍在認真地望著,仿佛可以看到那圉縣蔡家的老宅,院內花樹盛開,散落的花瓣如彩蝶飛舞翩翩,鋪在庭院之內,就似一鋪亮麗的毯子,華麗而又不失淡雅,散發著幽香。也仿佛看到了種山鬱鬱蔥蔥的山林,林中鳥兒嬉戲,鑒湖之水清澈見底,反射著太陽的光芒,午後斜陽,銀杏樹下,石桌石椅旁,一家人歡聚一堂。又仿佛看見了兒時的茫茫大草原,放眼望去廣際無邊,延伸出那麼遠的綠意點綴著一簇簇的小花,一直到地的盡頭,與藍天相接。

文姬不敢再看,生怕自己又落下淚來,蔡文姬知道,這一走,也許就再也不會回到讓自己曾經悲喜交加的中原漢地了。那個讓自己悲喜交加的地方,如今,已經和自己沒有任何幹係了。家鄉,什麼地方才算是家鄉?是那一幢空曠的房子?還是此處有如此多關心她的人的地方?

翻過一個山口,果然正如左賢王所說,大家看到了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翠綠的好像要滴著水,人們都歡呼興奮起來,就連平日裏沉穩的左賢王,也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和激動,不斷地重複著:“到家啦,到家啦,我們終於回來了。”

人們興奮地衝向那一片廣袤的草原,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發自內心的欣喜。就好像孩子奔向自己母親的懷抱一樣,這感覺是那麼的快樂。有的人甚至已經開喉唱起了歌,歌聲嘹亮在草原和山口間回蕩,粗獷而又悠長,仿佛在訴說著對親人的思念和歸鄉的幸福,就連蔡文姬也被這深深的情意所感染而激動不已。甚至生出了一份回到兒時流放的那個草原的錯覺。這草原,真就像那和藹可親的母親一樣,張開懷抱,把這群從外歸來的孩子們迎接到自己身邊。碧綠的大地用寬厚仁慈的心,承載著每一個人的喜悅,任他們歡呼跳躍奔跑。

文姬和左賢王走在一起,望著這草原,如今,這裏就是他們生活的地方了。

回到漠南,左賢王對文姬更是關懷備至。而且單於對這個從中原遠道而來的女子也是格外器重,因為文姬不僅從來不恃寵而驕,反而尤其謙卑地向草原人民學習一些遊牧生活的習俗,通常還趁自己一有空的時候,就教人們如何種莊稼和做女紅,誦讀詩文。所以,雖然文姬作為一個外鄉人進入這水草豐茂的草原,但是她卻並沒有遭受原來想象中的一些排擠和歧視。正是因為她獨特的氣質,善良的品質,所以她也格外的受草原人民的愛戴。

左賢王看到文姬在自己的家鄉裏生活的還算習慣,並且經常是有說有笑的和其他人交談,他的內心也獲得了不少的寬慰。畢竟,對於一個女子來說,接受這樣一種巨大的生活習慣的改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有堅強的意誌,和柔韌的處事能力,真的是無法想象今天的蔡文姬會過著怎麼樣的一種生活。

時光流水,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中,文姬已經在這草原生活了三年,這三年的時間,讓蔡文姬熟知了這裏的一切,也幾乎讓文姬放下了中原的一切,擁有的,隻有對中原那些深深的回憶。

三年之中,蔡文姬和左賢王越加的相互了解,蔡文姬真切地感覺到,能認識左賢王,是幸運的。在那戰火紛起的年代,自己有幸能認識這樣一位正直善良的人。把自己從中原的戰亂中救了出來,給予一份安寧滿足的草原生活,並且能和乳娘在一起。她真的覺得再無他求。蔡文姬認為這是命運的安排,因為這樣的一種緣分來的時候是那麼的突然而猝不及防,但是在今天看來又是如此這般天造地設順理成章。

三年時光,左賢王沒有改變自己對文姬的心,正像最初左賢王所說的,文姬已經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從他在馬背上見到雖然布滿征塵卻依然清麗的文姬,從那一晚,他和她琴聲胡笳相和而鳴,他就一直在幻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夠將蔡文姬這位奇女子娶為自己的妻子,在風起雲動的日子裏,自己吹奏胡笳而身旁有美人以琴聲相和,自己曆經征塵回到家中有文姬溫柔的呼喚和香甜的美酒,兩個人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共同攜手看日升月落,撫育一雙兒女。這三年來,每日與文姬相伴生活,他沒有一日停止過這種想法。而這堅持,終於換來了回報。在一個朝霞萬丈的清晨,鳥兒在草叢中吱吱的名叫,仿佛奏響了一首樂曲,歌頌著充滿希望的生活,而蔡文姬,終於答應嫁給左賢王。

這個消息,讓左賢王一陣激動。這句應肯聲,仿佛就是世間最美妙的聲音,左賢王興奮地傳達著這個消息。在草原之上,這消息如春風一般,傳遍了整個大草原。似乎就在一瞬間,微風拂過的草原上,人們都在為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歡呼著。

草原都為之歡騰,為人擁戴的左賢王的婚禮,就如草原上盛大的節日一般,到處洋溢著喜慶和歡樂。整個匈奴部落的人們都在慶祝。漢建安三年七月的一天,草原上淳樸忠厚的人們齊聚在一起,身上穿著節日的盛裝,在藍天之下,在碧草之上,歡歌樂舞,共慶這美好的時光。

此時的蔡文姬,已經披上匈奴喜娘的服飾,這標準的匈奴裝扮,讓文姬簡直都不認識自己了,原來在幾位匈奴女子給蔡文姬仔細的打扮了一番過後,此時的蔡文姬,已經儼然成為了一個美麗的匈奴女人。匈奴樣式的華麗裝扮,闊大厚重的頭飾,細膩的吊墜,鮮豔明麗的紅色禮服,讓文姬顯得更加落落大方,與眾不同。美麗端莊的氣質中,又散發出一股草原獨具的野性之美。

婚禮開始了,由單於進行主持,按照匈奴的禮儀,人們殺豬宰羊祭祀先祖,人們圍在祭壇四周圍,唱著那文姬還未曾聽過的匈奴祭祀曲調,一隊人帶著各類鳥獸的麵具,身著羽衣,跳著祭祀的舞蹈。這匈奴的舞蹈,一改漢族委婉的舞姿,而是給人一種無限的豪放和野性。大氣的舞蹈動作下散發出強大的氣場。匈奴百姓開始祭拜起了祖先。

祭拜結束之後,則開始了慶祝婚禮的活動,人們樂享盛宴,觀看著歌舞,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匈奴人豪爽的笑聲摻雜著酒杯相撞的清脆聲,傳得那麼遠。蔡文姬和左賢王坐在主要的位置,接受著人們對他們發自內心的深深祝福。

左賢王一臉的幸福,借著酒興,懇求著文姬說道,自己聽過文姬彈琴,賦詩,書法,隻是沒見過文姬跳舞。這漢室的才女的舞蹈一定會是不一般的,今日大喜的日子,還望文姬跳一支舞讓眾賓朋見識一下左賢王的女人是多麼的有才華。文姬聽了左賢王這麼一說,便嬌嗔道:“妾身既已將身許給賢王,您又何必勞我起舞。”

左賢王看到文姬雖然嘴上是責備他,但卻眉眼中含著無盡的柔情與笑意。便進一步一手攬過文姬的瘦削渾圓的香肩,在耳旁私語道“我左賢王的女人一定是最棒的,為什麼不在今天這大喜的日子,讓大家一飽眼福呢!好妻子,就跳一支為大家助興吧。”蔡文姬本來就心已許之,又見自己的丈夫如此懇切而風趣,渴望的眼神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便欣然允之了。

於是,文姬走上人群中央,閉起雙眼,隨著自己歡愉的思緒跳起了漢族即興的舞蹈,她發絲如瀑,盡數垂下,時而抬臂回旋,時而低眉婉轉。白皙的玉手可作蓮花,可作翠鳥。纖細的腰肢,扭動宛如絲帶。跳到盡興之處,又一展歌喉,有如雲雀啼鳴,響徹林間。溪水潺湲,激石成響。這一次,文姬真的很開心。她舞的忘我,甚至忘記了周圍人們的存在。隻管自顧自地盡情抒發著自己的心意。仿佛天仙下凡一般,華麗又明豔的舞姿,讓左賢王看得如癡如醉,心中早已被無窮無盡的柔情蜜意充滿。

上至單於,下至未諳世事的小孩,大家全部都被這舞姿所震撼,人們仿佛看到了仙子降世,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沒有人在這期間說話,大家都在欣賞著這從未目睹過的舞蹈,左賢王更是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看著自己的愛妻如此出凡,他便醉了,其實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一曲終了,人們被這舞蹈所深深折服,大草原之上,蔡文姬成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奇女子。那舞姿,已經被人們所永遠銘記。

是夜已深的時候,蔡文姬和左賢王被人們簇擁著回到了洞房。

文姬溫柔地坐在床邊,一臉緋紅的不勝嬌羞,左賢王來到嬌妻身邊,充滿柔情地注視著文姬,說道:“文姬,你知道我盼這一天盼了多久嗎?”

文姬抬頭望著左賢王,看到他雙眼裏含著馬上就要滾落的淚水,心中一陣不舍,點頭說道:“我知道,是我不好,讓你等苦了。”

左賢王看著文姬,終於成為自己的妻子,再也控製不住積藏多年的深情,他走到她跟前,俯下身子,熾熱的雙唇就落在了文姬那兩瓣嬌嫩的唇上,兩個人糾纏相擁,仿佛要用盡所有的力量去給對方銘記。此起彼伏的聲浪,忽隱忽現的紗簾,都在漸漸微弱的燭光中,湮沒在這個難忘的夜裏。

靈魂相通,身體相融,這樣完美的愛情才是令人豔羨的。如果說在遇到左賢王之前的蔡文姬是命途多舛的女子,那麼現在這個沐浴在愛河裏的女人無疑是最幸福的。因為得償所願,愛之可得。這世間之事還有什麼比和心愛的人共度良宵,相濡以沫更溫暖的嘛。就像談到倉央嘉措的愛情故事,世人都為之唏噓感歎,大抵不過是因為難以兩全。就像他自己感歎的一樣,“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所以,不論是彼時的蔡文姬,還是曆史上的其他女人,都要記住,人生苦短,莫要悲戚。且行且歌,珍惜當下。就像那樣的一句話所說:“與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就像同樣是閃耀千古的另一位才女,李清照一樣。當年李清照和自己的丈夫趙明誠也是恩愛有加。兩個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他們一個研究金石考據,一個寫詩作畫,琴瑟和鳴夫唱婦隨的感情生活,令多少人心生羨慕。可是,當自己心愛的丈夫身染疾病,不幸離世之時,李清照也是除了悲傷別無他法。

自此少了一個藝術道路上風雨相隨的知己不說,那曾經往日裏的魚水相悅之歡,如今又去何人何處尋得那!恐怕歡聲笑語也無奈隻是換作了今日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更是在趙明誠離開自己之後,在祭文中寫下這樣催人肝腸寸斷的思念:“白日正中,歎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而且同時代的北宋大詞人蘇東坡,那首對於亡妻的悼念之詞,更是讓人無法直視的悲戚;“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這樣的夫妻情深,是曆朝曆代都會流傳的故事。其實,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朝結為夫妻,便是千年之久修來的緣分。而人生之命數,風雲變幻,難以預測。今夜觥籌交錯的推杯換盞,可能明天就已經是白發人送黑發人。所以,靜心思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態度也許並不盡然全都是頹廢的態度,它的合情合理之處就在於告訴你,要懂得珍惜眼下的幸福。莫要因為前路未知,而忽略了腳下的美好。

所以,可以快樂時不要哀傷。這樣,遇到哀傷時才不會後悔沒有快樂過。

3.愛子情深推皇位

蔡文姬和左賢王喜結連理,兩個人一起的日子就這樣紅紅火火地過了起來。蔡文姬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廣泛的學識,在左賢王處理政事的時候,給予了非常有利的幫助,幫助左賢王出謀劃策,甚至每當左賢王無法定奪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是要找來蔡文姬,兩個人一起商量著。而文姬,總是把事情分析得非常透徹,這讓左賢王對文姬更加欽佩。

而蔡文姬這樣賢能,卻沒有招致左賢王其他閼氏的嫉恨。因為,她雖然能力出眾,但卻絕對不會傲然自驕。而且,蔡文姬清楚地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在這個大草原上安然快樂的生活,拋卻左賢王對於自己的偏愛,其他人對於自己的接納和包容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她對此,心懷感恩。為了報答匈奴人民對於自己的照顧,她也是嚴守自己作為一個妻子的責任和品德,作為一個王妃的形象和道義。

在工作上的鼎力相助,讓左賢王處理起事情來如魚得水。而生活上,文姬更是給予左賢王無微不至的照顧。身為左賢王的貴妃,蔡文姬對左賢王的生活更是有所要求,左賢王在無事之時喜歡宴請賓客,文姬怕左賢王因為這樣過度的宴請會耽誤處理政事,更擔心左賢王的身體經受不住這樣頻繁的酒肉,於是時常規勸左賢王不要過於迷戀。天冷加衣,風寒披襖。提醒著自己的夫君注意身體。

左賢王在工作和生活當中都得到了蔡文姬的莫大幫助,這是左賢王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的幸福。家庭和事業順風順水,都是因為自己擁有了一位漢室的奇才女子作為妻子。左賢王對蔡文姬的寵愛就更加深切了。

而蔡文姬自從作為了左賢王的妻子,就更加的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了。身為左賢王的貴妃,尤其自己還是一個漢室女子,雖然已經被匈奴各部所接受甚至是喜歡愛戴,但是,也依舊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生怕給左賢王帶來不該有的麻煩。

在穿著方麵,文姬已經有了自己的穿著習慣,外出的時候,文姬身著胡服,頭戴裘帽,披著一襲雪白的鬥篷,策馬揚鞭,儼然成為一個標準的匈奴女將士。駿馬奔馳,潔白的鬥篷隨風起落,遠遠望去,就像是廣袤的大草原之上,一片潔白的雲朵。而在家中,文姬則是身著一身漢服,紮著漢室女子的發髻。因為在蔡文姬的心中,雖然在這草原上生活了這麼多年,雖然自己已經完全適應了匈奴部族的生活,但是內心之中,文姬還是心懷故土。畢竟那裏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的家鄉,有自己的父母,每每想到這,文姬總是忍不住一聲歎息。這憂傷,隻能默默地沉浸在自己的心中,文姬知道,這是不應該表現出來的。因為這裏有自己心愛的丈夫,有愛戴自己的善良忠厚的胡民。所以,那對故鄉的懷念即使再多,到嘴邊也隻是一聲輕輕的歎息。因為這裏,也是她的家。文姬一身粉白的裙子順流而下,墜在腳邊,走動起來就如同是雲朵一樣輕輕翻騰,那感覺就像是仙女下凡,文姬細心的打扮著自己,女為悅己者容,文姬總是以自己最美的一麵去迎接歸來的丈夫。

而左賢王,每當回來的時候,總是會拉起文姬的手,好生打量和欣賞文姬好一陣子,仿佛在欣賞自己的稀世珍寶一般,隻是這一看,總是讓文姬禁不住臉紅起來。兩個人都在心中感謝,左賢王感謝上天賜予自己這樣美好的女子與自己,而文姬則是感謝左賢王能這樣愛護珍惜自己。兩個人幸福的生活,被記錄在人們的心中,成為回憶,這回憶哪怕是過了許多年,再回味起來,也是帶有著絲絲甜意的。

幸福,又是就是這樣簡單,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其實,自古以來。男女結合而組成一個家庭,隻要各自明了自己的指責,男子勇敢剛毅,女子溫柔似水,那麼生活也必然是水乳交融的一片其樂融融。

特別是,當人的內心沒有了那些世俗所累的欲望之後,生活也會變得清澈起來。每日的生活就如同是一種洗禮,告訴人們,這有愛的生活,便是人一生莫大的快樂和幸福。

又是一年春來到,希望的季節,讓這個草原上變得忙碌起來,人們忙著把躲冬的牲畜趕出來,去往新的牧場,成群的牛,羊一片片,在這已經盡顯翠綠的大草原之上,仿佛就是這比廣袤的天空,漂浮著一片片雲朵。陽光照在未融化的積雪上,散發著奇異的光芒,那反射出來的白光甚至照耀得人睜不開雙眼。就連野雞也耐不住寂寞,乘著朝陽正好的時光,抖動著美麗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