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活著的意義。一個滿臉愁苦的病人問安提豐:“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安提豐說:“我至今也沒有弄清楚,所以我要活下去。”活著就是為了追求,為了探討,為了知道自己還不知道的事情。也許,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十一、吃飯的區別。有人問大哲學家亞裏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亞裏士多德回答:“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庸人享口福之樂,哲人享智慧之樂;庸人享物質之樂,哲人享精神之樂。
十二、道歉的好處。有人問政治家塞涅卡:“道歉有什麼好處?”塞涅卡回答:“道歉既不傷害道歉者,也不傷害接受道歉的人。”道歉是一種美德,不僅能化解很多矛盾,而且會給自己及對方帶來輕鬆和快樂。
感悟心語
經驗教訓是千百年來人們對現實的終結,所得出的結論。所以不論到何時,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東西。
最凶暴的動物
美國有一家動物園,動物齊全,創辦得有聲有色。每一個參觀過該動物園的人,心靈都會受到一次極大的震撼。
使參觀者深受震撼的不是凶殘猙獰或溫順可愛的動物們,而是參觀者自己!
就在參觀者即將離開動物園,參觀最後一個動物籠子時,竟然發現該籠子空空如也,什麼動物也沒裝。這時,你禁不住會凝望籠子上大牌子上寫著的一行醒目大字:最凶狠、最殘暴、最醜惡的動物!此時,你一定會心生疑慮再次細看籠子裏裝著的究竟是什麼可惡的動物。這時,你一定會發現籠子裏有一麵大鏡子,將你自己的嘴臉清清楚楚地映在這裏。
看到你自己的形象,究竟有何感想呢?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統計,全球陸地麵積的近30%正變為荒漠,許多陸地動物滅絕。每年,因人類食用而被殺掉的動物,不知比自然界中動物之間的獵殺多出多少倍……
感悟心語
想想這些,作為高級動物的人,你的心靈能安然嗎?
失落的鳥蛋
狂風暴雨,烏雲翻卷。寺院的槐樹上,一窩斑鳩巢搖搖欲墜,裏麵的鳥蛋依稀可辨。細心的比丘冒雨在樹下等了好長時間,硬是接住了兩隻失落的鳥蛋。
為了讓鳥蛋孵出鳥兒,迎接即將誕生的生命,比丘非常愛惜地把兩隻鳥蛋揣在自己的懷裏。
風雨過後,這事被智興禪師知道了,他找到比丘,讓他把鳥蛋交出來,並要他爬到樹上再造一個惟妙惟肖的斑鳩巢,然後,把兩隻鳥蛋放回“原處”。
一切都放置妥當後,智興禪師把比丘拉進屋裏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生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存法則和生活習性,是萬萬破壞不得的。這兩隻鳥蛋如果在你的懷裏孵出來,你再辛辛苦苦地把它們撫養大的話,這兩隻鳥的命運就太令人擔憂了。它們被你挽救了生命,卻也會因你而失去更加珍貴的天性,失去本該屬於它們的長空和藍天……”
禪師話音未落,兩隻驚魂未定的老斑鳩已飛回來,有一隻正縮著翅膀落進窩裏。
感悟心語
愛心有時候是繈褓,有時候是樊籠。鳥兒屬於藍天,心靈屬於自由,過多的寵愛和約束會葬送它們的天性。
駱駝的最後一滴眼淚
你穿羊絨衫嗎?你知道什麼叫生態難民嗎?你可見過駱駝的最後一滴眼淚?
今天,我隻想讓大家知道一些事情,能在看完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北京大學的百年大講堂,我有幸參觀了一個攝影展,主題叫“駱駝的眼淚”。
已經寫不出來當時看的時候和看完後的複雜心情,一幅幅圖片都是一個退休老工人近10年自費走遍內蒙古全境以及青海、寧夏、新疆部分地區拍下來的生態的一步步惡化情況,沙逼人退,已經到了黃河邊上,草死沙進,昔日高可沒人的草原現在連駱駝都無法生存而成批餓死!一個個被黃沙湮沒的村莊,一堆堆慘不忍睹的白骨,一具具死不瞑目的骷髏,一群群看似滑稽穿著各種衣服的山羊!因為山羊餓得相互吃彼此的毛充饑,牧民不得不以此來保護自己的財產——羊毛!
我約了攝影展的主辦者——一個鐵錚錚的內蒙古支邊幾十年的退休工人盧彤景老先生。這個散盡自己家產呼籲生態危機的老先生,要再用語言來讓更多的人救救生態。老先生上來的第一句話就是“牧區真窮,牧民真苦,牧業真危險!”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盧老先生告訴我們,草原如此退化最大的一個罪魁禍首竟然是1981年時與日本合資的鄂爾多斯羊絨集團。
1981年以前,草原沒有山羊,到1985年山羊開始成倍繁殖,從上世紀90年代到如今的10年之間,是草原惡化最嚴重的10年,在鄂爾多斯崛起的背後,是牧區的退化,是生態的急劇惡化。日本人在1981年以前是在自己國家養山羊,很快發現了養山羊帶來最大的問題——山羊不但吃草,而且吃草根!於是,他們將山羊繁育基地挪到了中國,用雄厚的資金和原鄂爾多斯毛紡廠合資成立了羊絨廠。從此,內蒙古大草原開始了噩夢!
日本人很會做生意。20世紀80年代,牧民的羊絨可以賣到280元一斤,現在是七八十塊錢。先以高價吸引你大量養殖山羊,再壓價收購,羊毛不是糧食,隻能賣給羊絨廠。羊毛便宜了,就再多養一些來維持生計吧,多養一些帶來的卻是價格的更低。
一方麵是日本人滿足的笑臉,因為他們的錢包越來越鼓;一方麵卻是牧民的生活更加窮苦和我們的草原的一步步消失!現在,歐洲不大量養殖山羊,美洲不大量養殖山羊,澳大利亞也不大量養殖山羊,連非洲都不養,亞洲的新加坡、日本、韓國都不養,隻有中國,在大量地養殖山羊!在一個隻能承載20萬頭牲畜的草原,有120頭吃草動物,最多的是山羊!用長遠的生態換來了短暫的當前利益,換來了所謂的經濟發展!
近幾年,中央出台了一係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的政策。可是圖片上圈起禁牧區的鐵絲網到處都是洞,牧民要吃飯啊!就是這樣,在河套地區又興建了一個羊絨廠,號稱世界第一!光鄂爾多斯一年就需要70萬噸的羊絨,目前已經注冊的3000家中小型羊絨廠和那些沒有注冊的甚至上萬家的羊絨廠已經讓草原變成了沙漠!我們真的還需要一座世界第一的羊絨廠嗎?現在的草原,沒有了一點生氣,昔日的萬峰駝鄉現在已經人煙荒蕪!連駱駝都不能生存的地方,還有什麼可以生存?草原啊!駱駝的眼淚!
感悟心語
資源的短缺是人類共同麵對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珍惜手中的每一點資源。
小鯊魚的貪婪
深海裏,一隻小鯊魚長大了,開始和媽媽一起學習覓食,它逐漸學會了如何捕捉食物。媽媽對它說:“孩子,你長大了,應該離開我去獨自生活。”鯊魚是海底的王者,幾乎沒有任何生物能傷害,所以雖然媽媽不在小鯊魚的身邊,但還是很放心。它相信,兒子憑借著優秀的捕食本領,一定能生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