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魯迅創造的形式(2 / 2)

還有更多的侮辱的方法……這不共戴天的仇恨啊!五女人的痛苦比男人更重敵人見了抱小弦的婦女就挑死,單身的青年婦女被奸淫,被裸體侮辱,被搶到據點中去。

在安平六區角邱村近百個死屍中,有這麼一幅慘圖:一個全身衣服都被撕破的少婦,屍身橫躺著,乳房邊被刺刀紮了幾個紫色的大裂口,下身也是模糊的血泊,她一定是死在被奸淫之後……她之血體外邊,躺著一個幼兒,死去了的白色的小眼睛,依然在凝視著他的母親,而死者的丈夫,則拉住了孩子在痛哭。

寫到這裏,我應該告訴讀者,群眾是不能忍受這些的,掃蕩之後,立即在群眾中散布著,從慘痛中得到不做綿羊的教訓。老百姓們都說:“不跑就落一個死”,“死在日本手裏屎土不值”,“下回再掃蕩,我帶把鍘刀在手裏,見了就拚。”

坑水紅了喬前八月十六日的中午,太陽遮在一塊黑雲的後麵。

事腈發生在安平六區的一個鄉村裏,我們的十三個同胞被鬼子綁得牢牢的,拖到村南的水坑旁。

“跪下!”敵人咆哮著。

十三個人挺礙直直的,嘴裏罵著,——不跪。因為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

敵人的木棒、槍把、皮鞋落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失去了知覺,但他們沒有屈服,沒有執行敵人的命令,沒有吐出一句“敵人要他們說的話”。

有幾個“狗”走過來,掄起砍刀,把自己同胞的頭砍下來,一腳一個踢到水坑裏去。

坑水連續泛起十三個紅圈以後,完全變紅了。敵人鬼子狗顯露著猙獰的笑臉,離開了坑邊。

山藥窖裏的死屍敵人過去了,老百姓回到他們的家裏。

喬前他們台著眼淚收拾著破碎的家園;搗毀了的箱櫃,碾碎了的鍋碗,燒焦了的衣衫,撒得滿地的食糧……

在一家山藥窖口旁邊,發現了點點的血跡。一股血腥的氣呋,從害口裏冒出來。

一大群人聚集在山藥窖口,從窖裏抬出了十八個死屍。

血汙掩蓋了死屍的臉,腸子和衣裳黏成一團,有的是被刺刀挑死的,有的被槍彈揭下了頭蓋,有的被砍斷了胳膊……

“這不是×的爹嗎?”“這不是×的娘嗎?”“這不是……我的苦命的兒呀!”男子婦女孩子,嚎啕痛哭起來,哭聲充滿了整個的村莊——安平縣大轉村。

冬天,戰鬥的外圍——這是我們報告幹世界的。一九四年十一月七日,晉察冀邊區的戰士和人民,在一個古代城堡的左近開了一個大會。——那地方已經修築好一個享有國際名聲、藏有動蕩良心的華佗的墳場,和正在修築的邊區戰死疆場的烈士紀念碑。國旗號召著民族的正義和國際的正義,在百尺竿頭上飄揚起來。演出了沙可夫同誌改編的高爾基的《母親》六幕劇本。全邊區優良藝人聯合完成了這個演出。列寧曾深深讚揚過高爾基的這部小說,以其最好地完成了時代的任務。晉察冀的戰士和人民深深讚揚這個劇本,以其給予了他們高的藝術和戰鬥的熱情。(在那次晚會上觀眾鼓掌和歡呼,雖是在嚴寒的山野的夜裏。)

攜帶著這熱情和力,戰士和人民站立起來,返回戰鬥的崗位,並向日本帝國主義的冬季進犯搏戰。由於有計劃和準備,敵人的“掃蕩”企圖一露頭角,我們便以傾山倒海的力量,給它一個發愣漲腦的回敬。戰鬥展開在沙河兩岸了,在同一個時刻,所有邊區的戰士和人民都排成了行列,軍紀如鐵,猛如虎,矯健如鹿。

我的戰鬥任務是記錄。十日晚間走進這個反“掃蕩”的行列。半圓的月照明著路,我看見人的隊伍和騾馬的隊伍迅速地轉移,沒有驚慌,一切機警而有力。有一支令旗穿過每個人的心,綴成一個任務和一個指歸。我驚歎了這嚴肅的力量。

在一個陡峭的山頂上,遇到一個熟人,他用青年的熱力握緊我的手說:“反掃蕩開始了!”興奮蓋罩著他的聲音和顏麵。我第一筆記錄的是:人民對戰鬥是奔赴,是準備妥當,是激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