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的原因及後果(2 / 2)

聚落與環境

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

早期人類的聚居地一般都選擇在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比較優越、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的地點。例如,我國陝西藍田猿人的遺址,就在一條河流最高的階地上,當時那裏的氣候溫暖濕潤,有較多的動物可供捕獵。隨著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人類活動的領域不斷擴大,由熱帶、溫帶逐漸擴大至寒帶,創造出各種形式的聚落環境。

聚落的民居建築,是當地居民為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便於從當地取得建築材料而創造出來的,其不僅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也有顯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極的因紐特人用當地便於取得的冰塊構築的小冰屋,牆體很厚,有利於保持室內的溫度;我國黃土高原有堆積很厚的黃土層,那裏的氣候相對比較幹燥,當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黃土層挖鑿成窯洞;我國新疆地區氣候幹燥,風沙大,建成平頂房,其屋頂可以用來曬莊稼;我國及世界上的一些熱帶地區,因炎熱多雨,比較潮濕,一般都建成雙層木樓或竹樓,通風較好,人居住在樓上不僅比較涼爽,而且也相對比較幹爽;我國東北地區因氣候寒冷,一般都建成牆體較厚且有火牆火炕的居室,那裏風比較大,所以窗紙都貼在窗外。

聯合國

“聯合國”這一名稱是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設想出來的,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1942年1月1日《聯合國宣言》中第一次使用,當時26個國家的代表承諾各自政府將繼續共同對軸心國作戰。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在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上,50個國家的代表起草並簽署了《聯合國憲章》。波蘭當時沒有代表參加會議,但後來也簽署了《憲章》,成為第51個創始會員國之一。

聯合國建立於戰爭廢墟之上,目標是幫助穩定國際關係,建立更牢固的和平基礎。麵對核戰爭的陰影和無休無止的區域衝突,維持和平成為聯合國最關心的問題。因此,頭戴藍盔的維持和平部隊的活動就成為這個組織最引人注目的活動。

但是,聯合國的活動遠遠超過維持和平和解決衝突。聯合國和聯合國係統各機構從事極為廣泛的工作,觸及世界各國人民生活的每個領域,不過這些活動往往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聯合國工作的範圍包括:兒童生存和發展、環境保護、人權、保健和醫學研究、清除貧困和經濟發展、農業和漁業發展、教育、計劃生育、緊急救災、航空和航海、和平利用原子能、勞工權利等等。

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是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關於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而產生的,規範世界範圍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的全球性組織。1995年1月1日成立,取代原關貿總協定,成為獨立於聯合國之外的永久性國際組織。其宗旨是:促進經濟和貿易發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長;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合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大幅度削減和取消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並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至2000年1月,共有成員國135個。

最大的湖——裏海

裏海雖然稱“海”,但四麵都是陸地,與海洋不直接相連,故而屬於湖泊。裏海的南麵緊靠伊朗,北麵、西麵和東麵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等國,是一個所屬國家最多的國際湖泊。

裏海所以叫“海”有兩大理由:一是因為它比普通的湖泊大得多。南北長約1200千米,東西寬約320千米,湖岸線長約7000千米,麵積為371萬平方千米,差不多相當於日本全國的麵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比北美五大湖的總麵積還要多12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長度超過1000千米的惟一的湖泊。最大深度達1025米,比許多海要深得多。二是它的水是鹹的,和海水差不多,這裏氣候幹旱,湖水被大量蒸發,湖麵逐漸縮小。1930年,就縮小到了371萬平方千米。湖水不斷減少,含鹽量也就不斷增加,裏海南部的含鹽量高達13‰。

裏海及周圍地區有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西岸的巴庫和南岸的厄爾布魯士山附近,都是重要的產油區。湖底也有豐富的石油,還有大量的芒硝等化工原料,魚蝦也不少,鱘魚是當地著名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