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狗尾作家
據說劉心武已經續寫了《紅樓夢》,並在續書裏披露,曹雪芹的《紅樓夢》是寫完的,共108回,隻是後麵的稿子遺失了,他於是便在前80回之後,“續”了28回。續就續吧,可捧他的人說:“劉心武講述的,是最接近曹雪芹原意的《紅樓夢》。”劉本人也宣稱,他是根據“探佚學”研究方法,用紅學家周汝昌彙校的綜合11個古本的《紅樓夢》為底本,“反推”出後28回之回目和內容梗概而寫的“續”,並在“續”中完成了“曹雪芹筆下的大結局”,打的是“彌補作者憾事,還原作者原意”旗號。這,就好玩了。
先前劉心武“揭秘”《紅樓夢》,根本就沒把《紅樓夢》當一部小說看,犄角旮旯“探佚”,生拉硬拽“考據”,天馬行空“聯想”,癡人說夢,但是似乎攪起了一股不亦樂乎的“熱鬧”。人們對劉之學問、觀點、做派爭執不下,竟至“遂相齟齬,幾揮老拳”。現在他續《紅樓夢》,看來又要掀起一點波瀾了。“揭秘”也好,“續寫”也罷,都是他的權利和自由。然而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揭秘《紅樓夢》,是科學研究,研究者不能漫無邊際地瞎說;續《紅樓夢》,是寫小說,作者可以任意創造。科學研究必以事實為根據,在此基礎上分析推理綜合,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可拿玄之又玄的結論蒙人、唬人;寫小說則允許或者說作者必須思接千載,暢想八方,能把讀者唬得如癡如狂,才算有本事。科研文章,是要人正襟危坐細細捧讀的;小說,則是供人們躺在床上或坐在馬桶上放鬆心情瀏覽、漫讀的。
所以,我雖然尊重劉先生“揭秘”的權利,卻要批評他的亂說,並建議他不要在嚴肅的、覆蓋麵極大的媒體上理直氣壯地放縱自己的口無遮攔;我更看重他寫小說的自由,他寫得再沒邊沒沿兒,我隻把這作品當荒誕小說來讀,也隻議論他所寫是好是壞,而不會對“寫小說”本身持異議。
不過我對各式各樣所謂的“續《紅樓夢》”,都不大感興趣。我看過一兩本這類“續”,覺得其齷齪程度,簡直是對《紅樓夢》的惡搞和褻瀆。高鶚先生對《紅樓夢》的續,被一定程度上認可,但也遭到很多質疑和批評。
當然誰都有“續”《紅樓夢》的權利和自由。但是幾乎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打著“彌補作者憾事,還原作者原意”旗號續寫《紅樓夢》的資格。這連有一定修養,且與曹雪芹生活時空距離相差不是很大的高鶚,也不可能做到。小說是作者精神產品。每個人腦袋都是獨特的;每一部小說也應是獨一無二的。《紅樓夢》有其卓越的、獨到的思想藝術價值,是能“續”的嗎?拉丁文有一句名言:“詩人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的。”小說家是廣義的詩人。你“續”人家小說,隻是在“你的水平”上“造作”出“你的小說”,跟原作者、原著無關,又怎麼“還原人家原意”?高鶚也續了一個結局,但誰敢說那篤定是“曹雪芹原意”?我想劉先生即使“根據‘探佚學’研究方法,用《紅樓夢》後28回之回目和內容梗概反推”而寫“續”,怕也難以體現曹雪芹原意。那微妙細膩的“原意”,潛伏於曹夫子腦袋裏,而不在“續者”的臆想裏——臆想也可以,但請別打上“曹雪芹”印章。我不明白,今之續者,包括大名鼎鼎的劉心武,在稟賦、學識、修養、經曆、性情、情感、氣質、興趣、思維方式、語言習慣等等方麵,與曹夫子有多少共同或共通之處?更別說,如今的續者與古代原作者之間永遠無法消除的時空距離所形成的巨大差異和隔膜了。如此差距,是可用道裏計的嗎?“還原(或‘最接近’)曹雪芹本意”,笑話而已。劉心武不是曹雪芹!他即使“完成”了某種“大結局”,也隻是“劉心武筆下的大結局”。有本事,像王朔所說,“一不留神,寫出一本《飄》來”,即創作“《飄》”而非續寫《飄》,亦即寫“當代《紅樓夢》”而非續清代《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