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遭連夜雨,孩子生病了,可我哪有錢呢?一次,給兒子打針,還差1塊5毛錢交不上,取不出藥。看著兒子燒得發紅的小臉,我急得失聲痛哭。當一位好心人為我交上這僅僅夠買一支雪糕的救命錢時,我給她跪下了。從那一刻起,我就發誓: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拚一番。
為了生活,我在我12平方米的屋前用板條夾了一個9平方米的偏廈子,由於沒錢辦執照,我就偷偷地開了一個“黑店”,利用自己過去學的技術,給人做服裝。
由於不敢掛牌子,活都是靠親戚朋友給攬。人家收活5元錢,我就要3元錢。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位熟人求我給做一套藍毛滌西裝。由於他工作忙,就給我30元錢,讓我幫著買和裁。
那天,我領著5歲的兒子到牡丹江最大的商店商業大廈買布料。當我領著兒子走到二樓時,正好經過玩具櫃台,那時正是變形金剛風靡一時的時候,看著天天在電視中做廣告的玩具赫然於眼前時,兒子睜著企盼的大眼問我:“媽媽,我想要個變形金剛,你能給我買一個嗎?”想想自己渾身上下除了這30元錢外,再無半分。
這一刻,看著孩子,我眼圈濕潤了,我多想滿足兒子這不算過分的要求,但我隻能狠下心,對兒子說:“孩子,媽媽沒錢,等媽媽將來有錢時再給你買。”
不知咋地,平時聽話的兒子那次卻說什麼也要買,我強把他拽到樓梯口,但倔強的兒子這時卻用一雙小手緊緊地把住樓梯上的欄杆死也不撒手,看著兒子可憐的小樣,我的淚幾乎要流了下來。
這時旁邊一位大嫂看不下去了,埋怨我說:“買個便宜的就20塊錢,幹嘛讓兒子哭成這樣,小心哭壞了身體。”說完大嫂走了,但我分明聽到大嫂轉身時的一句:“真沒見過這樣的母親!”
聽到這句話,我的眼淚終於流了出來。我用手輕輕地擦掉淚水,彎下腰對兒子說:“方軍,你真的喜歡嗎?”兒子掛滿兩腮的淚還沒擦掉就用力地點頭。“好,兒子,你別哭,媽給你買一個。”
30塊錢花了29塊3角,給顧客買布的錢就這樣全讓我花了。兒子高興地跑回家,向爸爸顯示自己的變形金剛。
當丈夫弄明白我把給顧客買布料的錢都給兒子買了變形金剛時,他火了,這或許是丈夫和我結婚以來第一次發火。
但發完火以後,丈夫看見我低頭啜泣的樣子,又心疼起我來,過來安慰我,但不論丈夫如何勸,那天我就是哭個不停。仿佛有千種委屈、萬種不順,都想用最無助的哭聲傾訴幹淨。
丈夫不知什麼時候走了,後來,看見丈夫手裏拿著藍毛滌布料……直至幾年後,我才知道那天丈夫買布料的錢是他賣血掙來的。
為了擺脫貧窮,我和丈夫在自己家開起了服裝店。但幾塊木板條怎能抵擋住北方冬天的寒冷,當一天我彎曲的五指怎麼也伸不直時,正好趕上丈夫進屋,看到此情此景,丈夫落淚了:“這還是人幹的活嗎?春豔,掙再多的錢咱也不幹了。”
活實在難攬,再加上丈夫心疼我,怕我在這樣的環境中凍壞了身子,我下崗後第一次的努力,就這樣流產了。
有一天,我帶著家裏僅有的5元錢,到市場上轉悠。賣塑料方便袋的生意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癡癡地看了兩個多小時後,拿出了早已被手中的汗水浸濕的5元錢,內心複雜地買了100個方便袋。因為這是我和丈夫下崗後剩下的最後5元錢了,我不能再失敗。
窮則思變,這話一點不假。為了賣得好,我竟想出一個看似是雕蟲小技的辦法。就是把兩塊磚頭裝進一個方便袋,放在顯眼處,這樣果然效果不錯。
第一天我就賣出60多個方便袋,看看不到半天的工夫,5元錢變成了8塊5角錢,我高興得不得了。晚上回家當我把這一喜訊告訴丈夫時,他竟激動地把我抱了起來……
也許一天掙3塊5角錢,不夠有錢人家的孩子一天的零花,但對於被生活所困的我們卻是那麼彌足珍貴。
丈夫高興得一夜沒睡,他做起發財的美夢:一天5元,掙3元5角;那麼10元,就掙7元;20元,就掙14元;30元,就掙21元;那麼40元、50元呢?聽著淳樸老實的丈夫不算複雜的四則運算,我也不覺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許多年以後,每當有人問我“杜春豔,你的再就業之路是怎麼走出來”時,我都會想起那5元錢起家的日子。
從賣塑料袋開始,我和丈夫先後賣過水果、賣過小百貨、賣過低檔服裝。漸漸地積累了一些經驗,嚐過甜頭,更增添了我的信心。
我和丈夫當了兩三年街頭小販後,不僅還清了3000多元的債務,還有了5000多元的積蓄。
有了錢,我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心想能有一天我有一個自己的公司或自己的買賣,幹一番自己想幹的事業。這一願望在1994年春風送暖的季節實現了。
那一年,牡丹江市最大的農貿市場東安區農貿市場成立了。東安區個協了解到我家的實際情況後,主動幫助我在市場內租到了一個櫃台,還給我賒了貨,解了我燃眉之急。
開張那天,我站在櫃台內一個勁地傻笑。我想,黨的富民政策和扶貧措施這麼好,我一定要好好幹。不懂經營,我主動向老業戶請教。還給自己定了一條原則:不坑人,不騙人,不做違法買賣,以誠待客,以德取財。
為了多掙點錢,我開始去沈陽進貨,多少年了,我上貨從不舍得坐臥鋪。每次出門時,都帶著一個小泡沫褥子。晚上往車座底下一鋪,那就是我的“臥鋪”。冬天還好說,忍著臭味就行了。最難受的是夏天,我個子大又胖,鑽到座底下,不能翻身,不敢喘氣,弄得全身都是熱痱子。
下了車,我邊啃著自帶的幹糧邊上貨,從來不去飯店吃喝。為了省點錢,我總是挑體積大分量輕的發貨,而體積小分量重的貨都是自己背。一次,我背著沉沉的貨物艱難地走下火車,一出站台就暈了過去。
剛開始做服裝買賣時,我由於資金有限,就采取少進多跑的辦法。雖然自己辛苦點,但總不至於積壓資金,因為我捉襟見肘的資金壓不得,一壓資金,生意就麵臨危險。
記得有一次,我剛從沈陽回來,就聽說我上次進的一種款式新穎的襯衣賣光了。一聽說生意好,我也顧不上旅途的勞累,就坐當晚的火車再上沈陽。
由於我盡量節省開支,上回來的貨比別人成本低,加上我堅持薄利多銷的原則,見利就走,漸漸地生意紅火起來。
一年下來,我收入10000多元。我就又增加了一個櫃台,並確定了銷售品種。
在經營上,我處處為顧客著想,給他們看包,為他們選貨,幫他們送貨,有時,外縣市的客戶打個電話,我就給發貨,所以外縣市的商戶都願上我這上貨,因此我的生意格外興隆。
1996年,由於我的熱心腸和對人的真誠實在,我被業主們推選為服裝部經理。就這樣,我這個下崗女工在個體經營的道路上,不僅闖出了一番自己的事業,家裏的經濟條件也隨著我的買賣越做越大逐漸地好轉。
現在,我家已住上了自己買的暖氣樓,並且通過自己辛勤的雙手,我已有了幾十萬元的積蓄,這時的我再也不會為錢去求人、去磕頭了。
我的成功是汗水和淚水凝成的,更是毅力、誌氣鑄就的。自己的經曆,證明了一個道理,下崗並不可怕,隻要肯於奮鬥,路就在腳下。
(杜春燕)
心靈感悟
生活中會有許多挫折,許多失敗,麵對這些磨難,我們的態度不應是抱怨、灰心喪氣,而應該鼓足勇氣、堅定自強自立的信心,努力地開拓自己的事業。因為隻要肯於奮鬥,路就在腳下。小錘錘動大鐵球
一位著名的推銷大師,在一生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因為年齡大了,他即將告別自己的職業生涯,應人們的邀請,他將作一場演說。
這天,會場上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著。大幕徐徐拉開,舞台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一位老者在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麼舉動。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麵前。主持人邀請兩位身體強壯的聽眾到台上來,推銷大師請他們用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年輕人掄起大錘奮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後,吊球動也沒動。他們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氣喘籲籲,還是未能將鐵球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