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經常對店員進行不同形式的考驗,請人到店裏幫忙給店員出難題,對不合格的店員,毫不客氣把他解雇。隻要能方便顧客,他不斷地改進經營方式滿足他們。在他這兒,每個顧客都會感到自己是上帝,都會得到最好的服務。
除了堅持“薄利多銷”的一貫原則,他還在美國首次實行記賬買貨的方法,這樣一來既方便了顧客,又穩定了客源,促進了銷售。
由於他經營有方,又重視研究市場情況,10年之後,他的公司便占了紐約14號街的半條街,成為美國當時最大的百貨公司老祖宗之一,直至100多年以後的今天,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美國麥西公司。而麥西公司的創始人,就是當年卷著500美元打天下的那位年輕人——麥西。
(佚名)
心靈感悟
做任何事都要有堅持的精神,在在各種挫折考驗的打擊下,仍能夠默默堅持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商場如拳場,每個拳手都有挨拳頭被人擊倒的時候,問題是,一次次摔倒後,你還能不能頑強地爬起來,總結經驗重整旗鼓,繼續把比賽堅持下去,直至成功為止。堅守使愛情變得更醇
那年,君和芸在北京一所重點大學裏讀書,他們是一對讓人羨慕的情侶,他寫一首好詩,她畫一手好畫,人們都說他們是“金童玉女”。
君來自江南小鎮,芸是地道的北京女孩,他們初見,就如寶玉初見黛玉:“這個妹妹,我見過的。”
相戀四年,畢業的時候,芸把君帶回家。母親問他的家世,君一五一十說了。芸驚覺自己的母親變了臉色,然後拂袖而去,下了逐客令。
怎麼了?“芸心裏忐忑的問母親。
母親說,君的父親和你的父親是仇人,那時,你還小。母親說:你能嫁給他嗎?你嫁給他我寧可撞死。”
君不相信,回到南方小城,瘋了似的去問父親。父親沉默很久才說:“那陣太亂了,有些事,說不清……”之後是長久的沉默。
刹那間江河逆轉,一對相戀的人,因為上一輩人的恩怨就要畫上句號。
怎肯甘心?芸跪在母親麵前,求母親放愛一條生路。母親說:除非我死,否則永遠不可能。“母親為她守了20年寡,她如何舍得這如血親情?
芸絕望了,哭著對君說分手:“除了你,我一輩子不嫁。我等你,哪怕,從青絲至白頭。“君淚流滿麵地抱著她:除了你,我誰也不娶,哪怕等到來世。那是在上世紀80年代,那是愛情誓言。他們相約,一輩子不分開,永遠為對方堅守愛情。
畢業五年後,他們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理父母相逼:有人提親,他們都一一拒絕,他們心中的戀人隻是對方。後來,他們偷偷約會,背著雙方父母,因為,空間怎麼會隔斷彼此間的愛情啊!
這五年,芸在北方,君在南方。每隔兩個月,她就會坐火車去找他,從北京坐到那個小城,有時隻買一張硬座,隻為省下點錢為他買些補品。他太瘦了,她看著心疼。
這一奔波,就是五年。
五年,從北京到小城,有著芸一路的愛和歡喜,她背著母親做這一切,隻說是出差,其實,不過是看一眼遠方的戀人。
28歲那年,君來找她了:“我們私奔,或者一起殉情吧!原來,他家裏出了事,母親去世了,他是獨子,父親給他跪下說:兒子,你結婚吧,我求求你,咱家的香火不能斷了呀!為了讓他結婚,父親長跪不起!君坐了十幾小時的火車來找她,想和她一起私奔。
芸沉默了。這份愛情,代價太大了,她不能因為自己的愛情傷了他父親的心,這樣的固執雖然忠貞,但多麼自私呀!
“不”!方芸說,“我不和你私奔,你沒那個自由!我也不和你殉情,你必須照顧風燭殘年的老父親。去吧,找個好姑娘結婚吧!我不怪你。因為,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君抱住她,放聲痛哭,似杜鵑的啼血嗚咽。他沒有想到,自己心愛的姑娘是這樣的大度,為了他一家人的幸福,居然對愛放了手。他勸她:“你也結婚吧,別等我,來生吧,來生,我一定娶你。”
芸搖搖頭:“此一生,再難與人相逢相知。我就當棵守望的木棉,站在風中等你!”
最後一麵,君送給芸一枚雙玉蟬,是他家的傳世珍寶。兩隻蟬,並肩而立,那樣癡情地看著對方,君說:“雖然不是價值連城,等你老了,不能動了,就把它賣掉,它,可以養著你!看到它,就是看到我了。”
芸撲入他的懷中慟哭,這個男人,連她的老年都想到了,怕她一個人過不下去,把傳世珍寶給了她。這一生,愛一場值了!
芸送給君的禮物是一幅畫,那是她畫得最好的一幅畫——兩棵木棉樹,開滿了花萼,一朵又一朵。她深情地說:“那是我的盼望,盼望來生,我是其中一朵,而你把我摘下。”
結婚那天,要君把畫掛在新房裏,淚流滿麵。那兩棵木棉樹,一棵是他,一棵是她呀!她沒有離開,在他的心裏,在他的靈魂裏。
兩個相愛的人相約永不再見,永不再聯係。是因為,善良的芸想讓他把一顆心撲到家裏。
之後20年,他們再無任何聯係,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北方,從此,真正的天各一方。這20年,芸做生意,成了北京著名的畫商,她在北京開了一家特別大的畫廊,而且長期去國外買畫賣畫。不過,她還是一個人,雖然有很多追求的男子,可她總是微笑著搖頭。
此時,芸的母親早已經過世,彌留時拉著她的手說:“孩子,媽對不起你,耽誤了你的一生,你去找他吧!”方芸哭了,說,晚了20年,他已有妻有子,她還能去找他嗎?
20年後,芸已經是快50歲的人了,頭發裏有了銀絲,額頭上有了皺紋,她不再年輕,可是,她的心還是20多歲的樣子,她的心裏,還是他,全是他。
那天,接到電話時,芸正在去俄羅斯談生意的火車上,是一個陌生女人的電話。“我是君的妻子。”女人說,“他不行了,一直呼喊你的名字。我知道你,因為,他常在夢中喊你的名字。”
刹那間,芸崩潰了,渾身哆嗦著中途下車,然後趕往飛機場,她必須去見他,不管別人說什麼,她都要去見他。春閨夢裏相思又相思的人,你要等我啊!
看到對方的危在旦夕那,他們都呆了: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兩鬃斑啊!
在醫院白被子裏的君骨瘦如柴,麵目早就全非,他得肝癌,晚期,如果不是等待她來,早就魂去他鄉了。
“你怎麼可以這樣?誰讓你變成這樣的?”芸撲過去,滿是委屈,“你說過要活到80歲,你說過你必須是我近旁的那棵樹!”
君已經說不出話,隻微微伸手,想模一下她。她把臉埋在他的手心裏,那手心裏,有了一捧一捧的淚。
他的妻子,女兒站在旁邊,淚如雨下。幾小時後,君離世。方芸心痛如死,去布置他的葬禮。他的壽衣,是她給他親自穿上的。為他穿那件貼身襯衣時,她呆住了。他的胸口上有刺青,是一朵蓮花。她淚如雨下,她名字原本是青蓮。
青蓮,那是一朵刺青的蓮花呀!
而她的刺青在心裏,他的人,他的名字,他的容貌,全在她的心裏,也是一道道刺青,一生無法抹掉。
葬禮之後,去君的家,芸才知道,他過得那樣清貧,做了一輩子中學教師,仍家徒四壁,妻子下了崗,女兒上大學沒錢,而他如果有錢,也不至於把病拖到這時候。他明明知道她有錢啊!她的消息在網上有多少啊,好多拍賣會都有她的身影,她一出手就是幾千萬啊,可是他,居然沒有張過口。這才是他呀!隻是一棵樸素的樹,遠遠地望著她,絕不糾纏綿她。
芸做了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給他妻子買了一棟當地最好的別墅,送他女兒出國留學,然後留下一大筆錢,悄然離去。
芸明白,如果愛這個人,會愛他的所有——他的妻他的子,她都會愛。原來,愛到最後,全是心疼,全是憐憫,全是那一絲絲一縷縷剪不斷理還亂的真情!
君走了,這世界顯得多麼空曠而無聊。他走了,芸的心也空了。兩棵樹,根本就是連在一起,盤根錯節多少年!但現在,他走了,一個人去了另一個世界。從此,芸再也沒有出理在各種拍賣會上,再也沒有錦衣玉貌地出現過。不久,她的葬禮在北京舉行。她和他死在一年,相隔不到6個月。
芸是憂鬱而死的,她無兒無女。親戚說,死時,她手裏握著一枚玉,那枚玉叫雙玉蟬。
是君的妻埋葬了芸,把她葬在他的身邊,葬在了江南的那個小鎮上。那是她向往了多少年的地方吧!
“讓他們永遠在一起吧!”,君的妻說,“墳前種上相思樹,墳後種上同心花,讓他們在天堂裏相愛吧!”
那兩棵相思樹,是兩棵木棉樹。根,相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
(佚名)
心靈感悟
這個故事是淒美的,這份愛情是感人的。支撐這份偉大愛情的是等待,長久的等待。雖然社會主流價值可能不讚同芸的這種等待,雖然這個故事沒有上演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完美結局。但芸孤寂的等待,無疑使這份愛情得到升華,使每一個知情者為之動容。苦心人,天不負
那年,我落榜了。
一個人躲在家裏誰都不願見,也不敢見,總感覺自己是天下最最不幸的人,想來想去總覺得命運對自己不公平:為什麼那麼多平時成績不如自己好,學習沒有自己努力的人都考上了大學了,而自己卻偏偏落榜了呢?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父母每天都在農田裏奔忙著,隻有我一個人呆呆地躺在自己的小屋裏,在一遍遍地向天、向地不斷地發問。
終於,有一天我呆不下去了,扛起鋤頭走出了家門,我家就三塊地,很快便找到了母親,她正在鋤草,烈日下她臉上滿是汗水,我走過去。
那是一塊黃豆地,雜草滿地,幾乎看不到豆苗了,當時,別人家的豆子都已經老高了,“娘,這豆還能長起來嗎?”我剛鋤幾下,就有點泄勁了,因為僅有的幾棵苗也都被蟲子吃得不成樣子了。
“能,地不虧人!”母親十分堅定地說,“累了,你就到樹下歇一會兒。”
也許是肚裏憋了高考的怨氣,我一氣幹到了天黑,第二天接著鋤,到第三天天黑終於把草鋤完了,整塊地剩下的隻有稀稀疏疏的豆苗,黃黃的葉子被蟲子吃得慘不忍睹,看著它們我又落下了淚,這些豆苗真像是高考後的自己一樣的可憐。
當天夜裏,天下了一夜的雨,我的腦子裏滿是被雨水擊打的豆苗的身影,第二天我沒有忍心再去看它們。
半個月後,當我再次走進那塊豆地時,看到的卻是一塊整齊碧綠的豆地,我十分的驚奇。
兩個月後,顆粒飽滿的黃豆堆滿了院子,在街坊鄰居中,我家的豆子產量最高,母親笑了,指著豆子問我:“娃,咋樣,‘地不虧人’吧?念書也一樣,隻要用心,就能有出息。”
當夜想著母親的話,我一夜未睡。
第二天,我便找出了那束之高閣的高考資料……我比過去更加刻苦了,通過一年的發奮苦讀,第二年,我終於如願以償地走入了大學的課堂。
後來我才知道,母親在那塊豆地裏比別人多用了一倍的肥,整整忙了一個多月。
我在吃驚之餘便更加懂得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和“地不虧人”的深刻含義,其實不隻是種地和讀書,幹什麼都一樣,“苦心人,天不負”。
隻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收獲,隻要你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十多年過去了,那塊豆地和母親的話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裏,直到今天每當我在工作中遇到失敗時、當我的投稿泥牛入海般地被編輯槍斃時,我總是這樣勉勵自己:地不虧人!
(王保中)
心靈感悟
風雨之後見彩虹,付出之後必然會有收獲。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碰到什麼挫折與困難,絕不能怨天尤人,或自暴自棄,失去恒心與毅力,應持之以恒,再接再厲,必會有成功與幸福來到身邊,因為“地不虧人”。成功來自專注
國際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回答自己何以取得成功的問題時說:
“我不是特別聰明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跟班都困難,用墨水寫字,常常把墨水弄得滿紙都是,老師和父母為此經常批評我粗心.到了中學的時候,全班30人,我的成績也隻第五第六的樣子。
但是那時我就發現物理對我很容易,所以上大學我就選擇了物理係,沒有猶豫,而且一輩子都沒有離開物理。沒有像別人那樣學了三年物理覺得不好改學化學,過了兩年又改學工程。從頭至尾我一直朝這一個方向走有很多孩子非常聰明,我的一個熟人就是這樣,各科的成績都很好,興趣非常廣泛,進了大學以後,先讀數學,後讀音樂,再後來又改讀生物,結果一生一事無成。”
有一個人本來是一位醫務工作者,但是他喜歡文學,他沒有像有些人那樣,寫幾天詩歌,又改寫散文,寫了幾天散文又感覺不如小說有分量,在朝秦暮楚中,結果一事無成。
他選擇了很容易做得來的日記本方式,有讀書學習的學習日記,有記錄當時文壇大事和自己文學創作的文學日記,有記錄自己買書交友的交友日記。
自20世紀70年代起,他堅持不斷,至今已有十幾大部,100多卷,200多萬字,成為中國文壇上獨一無二的日記體作家。
他成功的訣竅是幾十年如一日地照著一個方向走。一個人如果每天拿出一個小時做一件事情,堅持不懈,不論他選擇了哪一種事業,他都會成為大家巨子。
(俊逸)
心靈感悟
成功的人生經驗就是確定目標之後的一往直前,就是一生的堅持不懈。
所有失敗的人,都是淺嚐輒止、半途而廢的人。隻要堅持,就一定能夠成功。當失敗不期而至時,驚慌,驚慌失措,亂中添亂,其結果隻能走向更大的失敗。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沉著,冷靜地應付一切,這才是人生的高明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