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安立春接待各省、市、縣及各大院校來他示範園參觀考察的人數3000多人次。他本人也被授予河北省板栗產業開發先進個人、唐山市科技帶頭人、唐山市農業科技服務標兵等榮譽稱號。
(佚名)
心靈感悟
對於那些享譽全國、甚至全球的著名科學家來說,安立春也許並不是那麼耀眼。然而,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業技術員來說,靠著多年的堅持,他的成績無疑是令人側目的。
他發明了很多專利,他造福了一方人,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愛戴。毅力可以移山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裏,高七八千丈。這兩座山本來在冀州的南麵,黃河的北麵。
北山愚公,年紀將近90歲了,麵對著山居住。他苦於山北交通阻塞,進出要繞遠道,就召集全家來商量說:“我要和你們盡全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岸,可以嗎?”
大家紛紛地表示讚成他的意見。
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像魁父那樣的小山都不能削減,又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麼樣呢?況且把挖下來的泥土石頭放到哪裏去呢?”
大家紛紛說道:“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麵。”
於是率領挑擔子的三個兒孫,敲鑿石頭,挖掘泥土,用箕畚搬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們。
寒來暑往,季節交換,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憑你在世上這最後的幾年,剩下的這麼點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鏟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
北山愚公長長地歎息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能通達事理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不如。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啊。可是山卻不會再增高加大,還愁什麼挖不平呢?”
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山神聽說愚公移山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便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麵。
從此,冀州的南部,一直至漢水的南邊,再沒有高山阻隔了。
(佚名)
心靈感悟
這是一個在中國流傳甚廣的寓言故事。這個寓言故事歌頌了人毅力的偉大,更告訴我們要想成就偉業,就應該像愚公那樣,耐得住寂寞,有頑強的毅力,堅持不懈地幹下去,終有一天我們會成功的。百折不撓的諾貝爾
諾貝爾出生於瑞典一個貧窮的家庭裏。他父親不得不帶領全家到國外去謀生,最後流落到美國。
漂泊的生活,使諾貝爾沒有機會受到正規的學校教育,隻在學校讀過一年書,受過幾年家庭教育。
諾貝爾童年時,在父親勞作的工廠裏打雜,多少接觸到一點化學知識。從16歲起,父親送他到美國一家工廠當學徒,在那裏他艱苦學習了5年。
諾貝爾目睹了勞工開山鑿礦、修築公路和鐵路,都是用手工進行的,體力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年輕的帶貝爾想:要是有一種威力很大的東西,一下子能劈開山嶺,減輕工人們繁重的體力勞動那該多好啊!
於是他開始研究炸藥了。
起先,一切研究較順利,他和父親、弟弟一起發明了“諾貝爾爆發油”。帶著這種樣品,打算到歐洲繼續研究。可人們都認為“危險”,沒有人願意出資合作。
後來,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路易·波拿巴出錢辦了一個實驗所,他們父子才得到新的實驗機會。
不料在一次實驗中,不幸的事件發生了,實驗室和工廠全部被炸毀,還炸死了5個人,諾貝爾的弟弟當場被炸死,父親炸成重傷,從此半身不遂,再也不能陪伴諾貝爾參加實驗。
在沉重的打擊下,他並未灰心喪氣,決心製服“爆發油”的易爆性,造福人類。為了避免傷害實驗周圍的人,他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朋友的資助下,租了一隻大船在梅拉倫湖上,經過4年幾百次的艱苦而危險的實驗,就在矽藻甘炸藥試爆的最後一次,他親自點燃導火劑,仔細觀察各種變化,當炸藥爆炸聲巨響之後,人們驚吼:諾貝爾完了!……
可他頑強地從彌漫的煙霧中爬起來,滿身鮮血淋淋,他忘掉了疼痛,振臂高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終於在1876年的秋天,他成功地研製了矽藻甘油炸藥。之後。諾貝爾又經過13年的研究,終於在1880年又發明了無煙炸藥-三硝基甲苯(又名TNT)!對工業、交通運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諾貝爾的一生是光榮而偉大的一生,是不疲倦、勇於奉獻、努力學習和工作的一生。
他終身末娶,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科學事業。他不僅在化學方麵研究發明了硝化甘油引爆劑、雷管、硝化甘油固體炸藥和膠水炸藥而被世人譽為“炸藥大王”,而且他對光學、電學、槍炮學、機械學、生物學和生理學等方麵也都很有研究。
他一生共獲得200多項技術發明專利。他在歐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等五大洲明專利。他在歐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等五大洲的20多個國家建立了100多個公司和工廠,積累了3500萬瑞典克郎的資金,是個赫赫有名的大發明家。
(佚名)
心靈感悟
成功從來來之不易,這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長久的堅持,有時甚至還需要打上自己的生命。
諾貝爾父子的成功無疑就是這樣的,他從年輕時就矢誌研究炸藥,為此,他終生未婚,他弟弟被炸死,他自己的一生也都投入到炸彈的研究當中。於是,他也成為了享譽全球的炸彈專家。做事需要有毅力
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黃帝見了她,也都忍不住誇獎她,炎帝視女娃為掌上明珠。
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因為父親忙於公事:太陽升起時來到東海,直至太陽落下;日日如此,總是不能帶她去。
這一天,女娃沒告訴父親,便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像山一樣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
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兒,但卻不能用太陽光來照射她,使她死而複生,也隻有獨自神傷嗟歎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隻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上銜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上飛翔,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你這工作就幹一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衛在高空答複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你填平的!”
“你為什麼這麼恨我呢?”
“因為你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複飛翔,從不停息。
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
直至今天,她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佚名)
心靈感悟
麵對巨大的困難,人們一般會產生望而卻步之心,然而,精衛卻用行動告訴人們毅力可以戰勝所有的困難。精衛鍥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願望,宏偉的誌向,受到人們的尊敬。
後世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誌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