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功需要漫長堅持
古時候有個叫作樂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書達理,勤勞賢惠的好妻子,她總是幫助和輔佐丈夫力求上進,做個有抱負的人。
妻子常常跟樂羊子說:“你是一個七尺男子漢,要多學些有用的知識,將來好做大事,天天呆在家裏或者隻在鄉裏四鄰轉悠一下,開闊不了眼界,長不了見識,不會有什麼出息的。不如帶些盤纏,到遠方去找名師學習本領來充實自己,也不白活一世啊!”
日子一長,樂羊子被說動了,就按照妻子的話收拾好行李出遠門去了。
自從那天和樂羊子依依惜別後,妻子一天比一天思念自己的丈夫,掛念他在異鄉求學的情況,但她把這份惦念埋在心底,隻是每天不停地織布幹活來排遣這份心情,好讓樂羊子安心學習,不牽掛自己和家裏。
一天,妻子正織著布,忽然聽見有人敲門。
她過去開了門一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麵前的竟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
她高興極了,忙將丈夫迎進屋坐下。可是驚喜了沒多久,妻子似乎想起了什麼,疑惑地問:“才剛剛過了一年,你怎麼就回來了,是出了什麼事嗎?”
樂羊子望著妻子笑答:“沒什麼事,隻是離別的日子太久了,我對你朝思暮想,實在忍受不了,就回來了。”
妻子聽了這話,半晌無語,表情很是難過。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織布機前“哢嚓哢嚓”地把織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斷了。
樂羊子吃了一驚,問道:“你這是幹什麼?”
妻子回答說:“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織呀織呀,它才一絲一縷地積累起來,一分一毫地變長起來,終於織成了一整匹布。現在我把它剪斷了,白白浪費了寶貴的光陰,它也永遠不能恢複為整匹布了。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要一點點地積累知識才能成功。你現在半途而廢,不願堅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斷布一樣可惜嗎?”
樂羊子聽了這話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錯了,不由得羞愧不已。他再次離開家去求學,整整過了7年才終於學成而返。
(佚名)
心靈感悟
樂羊子妻以她的遠見和勇氣幫助丈夫堅定了求學的意誌,而樂羊子也終於以驚人的毅力克服困難,堅持學習。
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學習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們應該磨練自己的意誌,不懈地努力。刻苦鑄就成功
相傳,晉代王羲之在木板上寫了一篇祭文,後來人們為了換寫一篇新的祭文,要把木板上的祭文削去,足足刨了三分厚才把王羲之寫的祭文墨跡刨光。從此,人們便以“入木三分”來形容王羲之寫字的功力深厚。
這故事是否誇張,不得而知,但王羲之的書法,史稱“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為古今之冠”,卻是名不虛傳,至今仍為不少書法家稱讚和仿效。他的一手好字,是由刻苦練寫得來的。
王羲之字逸少,晉司徒王導的侄兒,父親王曠曾為淮南太守。王羲之在青少年時期就不慕榮利,很少與官場人交談,而是—心一意學習,特別是練習寫字。
當時,太尉郗鑒派門生前往向司徒王導家求親,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王導的兒子。
王導說:“我的幾個兒子都在東廂,你看看哪一個合適?”
郗鑒的門生跟著王導來到東廂,隻見王導的兒子們個個整裝端坐,裝模作樣,希望被選中,隻有王羲之卻毫不在乎,披著衣服,露著肚皮,坐在床上,一邊吃東西,一邊練寫字,根本不為郗家來選女婿所動。
門生回到太尉府,將所看到的情況向郗鑒報告,並說:“王司徒的兒子個個英俊漂亮,隻有那個王羲之……”
門生話未說完,郗鑒哈哈大笑說:“王羲之這樣的人,正是我要尋找的佳婿呀!”就這樣,王羲之作了太尉郗鑒的女婿。
王羲之從小就喜歡練字。他父親王曠也很愛寫字,常拿出一本名叫《筆說》的字書去學習寫字,寫後又像寶貝一樣把它藏在枕中。這個秘密被王羲之發現了,等父親外出,他就從枕中拿出那本《筆說》來,像父親那樣照著書中的要求偷偷練寫。
這天,他正在看《筆說》,不想父親突然回來了,生氣地說:“你何敢私偷我的藏書?”
王羲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母親在一旁幫忙說:“兒啊,你不是想拿來練寫字的嗎?”
父親轉怒為喜,說:“你想練字,這是好事,我支持你。可你年紀太小。這本書是很難得到的,我怕丟失,所以藏起來。等你長大了,我把它送給你。”
“我現在就想用這本書來練字。”王羲之歪著小腦袋看著父親,請求說,“你現在就給我吧!不然,等我長大了,我小時的聰明就被埋沒了!”
“好,好!現在就送給你。”父親見王羲之說得有理,就把《筆說》送給他。
從此,王羲之就根據《筆說》中的要求,天天練寫字。《筆說》是前代書法家寫字的經驗總結,它對王羲之寫字有很大幫助。
王羲之刻苦練寫,不到一個月,字已經寫得很像樣了。當時曾名噪一時的書法家衛夫人,看到王羲之寫的字,大吃一驚,感歎說:“這孩子真了不起,小小年紀寫的字便能符合筆訣的要求,老練有力,不久就會超過我了!唉,後生可畏!”說罷,流下了兩行熱淚。
然而,王羲之並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他得到父母的允許,躲在山穀的幽靜處,全力以赴地練字。既模仿三國魏鍾繇下筆入神的隸書、楷書法,又模仿東漢書法家“草聖”張芝的草字法。
紙張用完了,就寫在竹葉、樹皮、木板、山石、紗布等上麵,凡是能寫字的東西都給他寫遍了。
寫完了,擦掉再寫,反複練習,長達20年之久。功夫不負苦心人,王羲之終於成為冠絕古今的書法家。
王羲之由於練得一手好字出了名,朝裏的大官都想找他寫字留念,推薦他為侍中、吏部尚書、護軍將軍等高官,都被他謝絕了,最後推辭不掉,才接受了一個右軍將軍的頭銜,因此人們也稱他為王右軍。
(佚名)
心靈感悟
王羲之的書法是中國書法領域一個無人可以超越的高峰,其《蘭亭序》更是名垂千古,享譽中外。王羲之這些成就的取得,自然和他的勤奮,和他在顯赫之家,竟能排除各種幹擾,靜下心來的苦練。有了這種精神,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足為奇了。除了奮鬥,我別無選擇
辭去鐵飯碗,自薦搞推銷
1988年夏,我從複旦大學經濟係畢業,先是分在老家黑龍江的機關裏工作,不久,便辭了職,重又回到上海。
促使我辭職的原因是:我想重塑自己,幹一番屬於我自己的事業,即使失敗了,也絕不會因虛度年華而後悔——至少,我做過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今後工作的方向在哪兒?我沒有底,隻能孤身一人來到了川沙,漫無目的地走在鄉間小路上,突然看到了上海霞飛日用化工廠的大門,我下意識地走了進去,卻從此開始了我打工的篇章。
廠裏安排我在辦公室工作,我感到這還是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在書上看到國外許多大企業家是從推銷員開始做起的。
於是,我決定以銷售作為我創業的開始。我甚至夢想有朝一日,自己會成為鬆下幸之助那樣的銷售高手。
可是到了銷售科,我看到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人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誰也沒理會我這個還有點兒自以為是的大學生,沒有人告訴我應該怎麼做,也沒有人告訴我不該怎麼做,沒有人給我提供任何一點兒經驗。對我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我先是四處發信,請求家裏人和朋友們對我進行經濟援助,陸陸續續湊了8500元,這對出校門不久的我來講,已是一筆巨款了。
銷售科唯一提供的支持是一大摞空白合同、一隻合同章和幾箱樣品,科長告訴我將來回款的3.5%歸我個人,從貨發的當天開始算,3個月後每過一天扣貨款總額的0.5‰。
臨出門,科長還囑咐我一句:“你這幾箱樣品的錢將來在你提成中扣除,看你初來乍到,挺可憐的,就先不收你錢了。”
1989年4月11日,我踏上了南去的列車,開始了我的推銷旅程。
首次出征,身穿西裝,睡在大客車底下
動身的那天,我心裏充溢著一股“壯士一去不複返”的悲壯之情。
在火車站的書攤上我買了兩本書,一本叫《如何做一個談判贏家》,另一本叫《如何使你的對手折服》,希望從中學到些招數,熱蒸現賣。
我帶了塊塑料布,把它鋪在座位底下,盡管被很多各式各樣的腳在腦袋上踢來踢去,還要忍受各種腳丫子味,我總算是頭腦清醒地到了廈門。
火車是午夜2時到達廈門的。由於後半夜仍開業的旅館都是上檔次的,住一宿至少要花七八十元,我經濟上承受不了,因此,我選中了一個根本不用花錢的地方,鋪上塑料布,鑽了進去。
那是一輛大客車的底下,我先是把貨物一箱箱折騰進去,又四腳著地爬了進去,還在身邊點了一圈蚊香,以防廈門蚊子拿我做美餐。
早上6時,我被一陣引擎的巨大噪音驚醒。我殺豬般嚎叫起來:“別開!壓死人啦!”
司機跳下車來朝我笑著說:“我看見你了,逗你玩呢!”
我惱羞成怒地從車底下鑽出來,臉被排氣管噴得黑鬼兒似的,過往行人都瞅著我笑。人家不明白這位拎著密碼箱、西裝革履的紳士為什麼會鑽到車軲轆底下去。
咬牙住進賓館
我沿著中山路茫無頭緒地走著……
許多年以後,我以一個旁觀者的目光回首昔日:“一個瘦小的黝黑的北方青年拖著行李車,慢慢地走在人流熙攘的道路上,目光迷茫,像一個迷失了方向的流浪漢。”
下午,我找到了廈門百貨公司。其實我該找的是廈門百貨站,可我當時分不清百貨站和百貨公司,以為是一回事。
一位姓吳的經理接待了我。我以一種學生請教老師的謙遜進入了談判。吳經理一言未發,看了我許久說:“我現在太忙,晚上如果有時間我去你住的地方談,你現在住什麼地方?”
我稍稍猶豫了一下,猛地想起剛才路過的一個星級賓館叫“鷺江大廈”。我總不能告訴人家我是住在大客車軲轆底下吧!我知道如果自己看起來很窮酸,會失去對方的信任。我一陣心跳,開口就答:“我住鷺江大廈。”
吳經理又問:“幾號房間?”
我反應還算快,“207號房,不過我剛才跟服務員說過要調房間,等會兒回去再將新的房間號打電話告訴您……”
後來我才知道鷺江大廈的二樓是餐廳,根本沒有207號房。也不知道吳經理有沒有注意這一點。
我飛也似的跑到樓下,拉起寄存在賣冰棍老太太那兒的行李車奮不顧身地奔向鷺江大廈。大廈的服務小姐對我說:“120元的房間都訂滿了,隻剩下170元的,您訂嗎?”
我點了點頭,聲音顫抖地說:“訂!”
小姐領著我打開房間,一進屋我差點兒掉下眼淚來:人間居然有如此豪華亮麗的地方?這樣的地方也是我能住得起的?170元,比我老父親一個月的退休金還多。
我在房間裏轉來轉去,摸摸這個,擰擰那個。進了衛生間看到坐便池幹淨得能把人影映出來。我掀開蓋子,解開腰帶比劃了半天,又作罷,因為壓根兒沒有尿。
我拎起電話把房間號告訴吳經理。
還好,他總算跟我簽了30000多元的合同。夜裏,我拿著合同歡喜得不得了。
那一夜,我根本沒有睡著覺,還不如住3塊錢一宿的小旅店踏實。折騰到後半夜,我又想起萬裏之外的家鄉,想起了操勞一生的父母,他們永遠不知道人間還有這麼好的住處。
今夜,他們的兒子躺在那麼柔軟的席夢思床上,而我那半癡半癱的母親卻躺在髒兮兮的、炕席卷起邊的小土炕上……
遭冷遇,跟蹤上門
泉州是我的福建之行的第二站。當時的泉州百貨站是福建省內較大的一家百貨站,是經營化妝品的商家必爭之地。我躍躍欲試,打算花些力氣拿下這塊寶地。
我進了鄭科長的辦公室,熱情洋溢地大踏步走了上去,還伸出一隻可憐巴巴、一廂情願的手。
鄭科長正同很多人談生意,白了我一眼,冷冰冰地問:“有事嗎?”
我尷尬地縮回手來,自我介紹說:“我是上海霞飛廠的推銷員……”
鄭科長打斷了我的話:“你們的蜜類化妝品不太好賣。”
我說:“生意做不做都不重要,關鍵是認識一下,建立些聯係,以後……”
看樣子鄭科長對“以後”不感興趣,連我遞過去的煙都不接,臉上的表情極不耐煩,說了幾句他幹脆不再理我,繼續和別人談話。
我見沒人搭理,就自己在門口找了張椅子坐下心想,你隻要不揪我脖領子把我從辦公室裏扔出去,我就坐在這兒不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大約有半個小時,我一個人傻乎乎地坐在那兒,臉紅一陣白一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大家對我的存在置若罔聞。我狼狽不堪,汗流浹背。
屋裏又來了幾位客人,鄭科長揮手把我從椅子上趕了起來。我暈頭轉向地走到門口,腳下還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真是太狼狽了。
一瞬間,我真想抄起板凳或是花盆什麼的對這位鄭科長狠下毒手。我想我畢竟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而這個一臉俗相的家夥竟把我當叫花子打發。可我臉上卻依然是一副笑嘻嘻的、無羞無恥的表情。
快到下班時間了,鄭科長忙完了業務,大概注意到了我可憐巴巴的、羔羊般的眼神,終於覺得有些於心不忍。他走過來緩和了口氣說:“小夥子,我不是不跟你做,你們廠的膏霜類產品在這兒實在不好賣,而且我們此類產品庫存也太大。”
我抓住機會,連珠炮式地說:“南方膏霜類沒北方需求量大,但競爭對手也少呀!沒有名氣可以創出名氣,我們正準備大量投放廣告;庫存大,我們可以幫你調整;我可不是那種丟下貨就不管的推銷員……”
幾句話後,他大概覺得我這人還有點靈性,有些頭腦和層次。再一聊,發現我原來是個大學生,他的態度漸漸溫和起來,還叫人給我倒了杯水。
我決定對他發起“人情攻勢”。
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清楚自己借了那麼多錢出來,如不背水一戰,沒有後路。我不能失敗,必須成功。
我把行李寄存到招待所後,又來到百貨站門口,等著鄭科長下班。我像電影中的小特務一樣躲在一旁探頭探腦。好在泉州不大,鄭科長的家離單位也不太遠。
偵察好鄭科長的家後,我轉身去菜市場買了兩大兜高檔蔬菜、海鮮和水果,外加兩瓶四特白酒,加起來大約有個200元錢吧。“金利來”一類的名牌物品我送不起,他也可能司空見慣了,還不如來點兒實惠的。
我心髒怦怦打鼓,哆哆嗦嗦地敲門。鄭科長打開門後,見我站在門口,嚇了一跳,“你幹嗎?”他吃驚地瞪大眼睛,上上下下地打量我這個不速之客。他做夢也沒想到,我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突然從天而降,殺到他家門口來了。
“我……我……”一時間,一種莫名其妙的情緒湧上心頭,我木呆呆地站在那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原先想好的話,準備好的台詞和表情全都飛到九霄雲外。一下子,我眼圈紅了,眼淚差點兒掉下來。
我支支吾吾地說:“鄭科長,小何剛跑銷售,剛到你這邊,別的不說什麼,真的,太難了……”
鄭科長也愣了,說:“你看你,這是幹什麼?趕緊進屋。”
一進屋,事就好辦多了。鄭科長被我的誠意所打動,感情距離馬上拉近了。吃了頓飯,喝了瓶酒,說一說我的身世和經曆,鄭科長二話沒說,抬手就簽了80000元錢的化妝品和13萬元的一車皮洗衣粉。他說:“小何,你也真不容易,看你小孩挺好,算是大哥幫你的忙。”
後來,我和鄭科長真的成了好朋友親兄弟。幾年後我離開了化妝品界,他還逢人就打聽我的情況。
發自內心的忠告
經過我的努力,我的銷售額逐漸在上升。
可不知為什麼,我在心情上一直鬱鬱寡歡,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也許是大學生走上社會之後那種巨大的心理落差在起作用。銷售科裏“小三子”的處境與我當初豪情萬丈、胸懷大誌的理想相去太遠。
我想每一個走上社會的大學生都有同樣的經曆和感受吧。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學生走上社會後的“不適應症”。
不過我想我還是屬於心理擺得平的那種人,也能很快地調整自己,並努力去適應社會。
我常在心裏告誡自己:夾起你的尾巴,你不過是個窮人家的孩子,如果不是趕上讀大學的機遇,你不過是個靠撿破爛和出賣苦力過生活的小人物。事實上,你身上沒有任何值得驕傲和炫耀的東西……
有時候我見到那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大學生,他們的那種自信和優越是寫在臉上的。我就想,當初我是不是也和他們一樣?
經常聽到一些眼高手低的大學生牢騷滿腹,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我真想誠懇地告訴他們:“放下架子,學吧,練吧,人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學習的東西。”
幾乎所有大學生對“棱角”一詞的理解都是褒義的,認為沒有“棱角”的人就是沒有個性,沒有個性的人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其實,我本人也是一個“棱角”分明,個性突出的人。隻是麵對自己無力改變的世界,我隻能收起自己的個性,藏起自己的“棱角”,使自己能夠盡快融入社會的大群體當中去,否則,我將失去生存的機會。
先承認受約束,然後才有自由;先適應,然後才能創造。兩者的順序是不能顛倒的。
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何慕)
心靈感悟
剛剛走出大學的年輕人既有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書生意氣,由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所以他們特別容易遭遇挫折。
要想順利從學生過渡到一個成熟的人,就必須要靜下心來,耐住性子,放下架子,多學、多練。堅持是一種贏的姿態
一位資深的廣告公司文案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當記者問她成功的感悟時,她隻說了兩個字:“堅持。”
6年前,她是一家棉紗廠的下崗人員,除了愛好文學之外,她一無所長。
那年夏天,她深愛著的那個乖男孩也向她提出了分手,男孩說,他的媽媽覺得女孩子不能沒有工作。
她笑笑,看著男孩遠去。
為了愛情,她來到了這家隻要有創意不必有文憑的廣告公司。
應聘的有上百人,大都是美院和藝術學校的大學生,他們朝氣蓬勃,青春煥發,他們才華橫溢,且有作品得獎。在招聘過程中,她一遍遍地問自己:是不是應該放棄?直至輪到她時,她的心中還在問自己:是不是應該放棄?
她看到了和藹可親的經理。就在他善意的一笑中,她突然有了勇氣。
她想搏一搏。幸運的是,經理愛好文字,文人之間總有別人無法言傳的默契,更重要的是,經理讀過她的詩。
很傳奇的,她被錄用了。
但是她很快發現了自己與別的創意人員的差距,她的點子經常不能想到刀刃上,等到別人設計出來,她才有一種如夢方醒的感覺。
廣告公司的收入按照業績取酬,整整6個月,她的工資是最低的,除了勤雜工,就數她了。
她覺得自己並不適合這份工作,準備放棄,當有人因為承受不住工作壓力而轉行時,她隨時都想把口袋中的那張辭職報告拿出來。
但是,她不願就這樣輸了。
其實她有那個天分,隻是在文學和文案之間,還有一段過渡的時期。6個月後,她第一個創意被公司采納。再一個月後,她為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作的廣告詞,那家公司竟然沒有改動一個字。
那兩則成功的創意撕毀了她黑暗的世界,希望的曙光已經降臨。
從此她的創意點子如火山一樣噴發,有時候甚至連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會如此適合幹廣告策劃這一行。
成功也許真的隻是一種“堅持”,當成功與失敗的比例是三七開時,堅持的時間越長,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凡事堅持,不屈不撓,就有了贏的姿態。
(佚名)
心靈感悟
天無絕人之路,路就在自己腳下,決定權永遠屬於你自己,隻要你選對了方向並且堅持不懈地走下去,那麼你一定會走到勝利的彼岸。
也許途中充滿荊棘與艱險,但你要始終堅信:堅持到底,就一定會贏!不懈的意誌力,創造奇跡
曾聽過這麼一個故事:
陳阿土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後來狠狠心拿出攢了半輩子的錢,終於風風光光地出了一趟國。
國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鮮的,陳阿土參加的是豪華團,一個人住一個標準間的那種。這讓他新奇不已。
早晨的時候,服務生來敲門送早餐時大聲說道:“Good morning sir!”
陳阿土愣住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心想,在自己的家鄉,一般陌生的人見麵都會問:“您貴姓?”
於是陳阿土大聲叫道:“我叫陳阿土!”
如是這般,連著三天,那個服務生來敲門的時候,每天都大聲說:“Good morning sir!”而陳阿土也大聲回道:“我叫陳阿土!”
這讓陳阿土非常地生氣。這個服務生怎麼這麼笨,天天問自己叫什麼名字,都告訴他這麼多遍了還問。他終於忍不住去問導遊,“Good morning sir!”是什麼意思。
導遊告訴他是“早上好,先生!”
陳阿土立即覺得應當找個地洞鑽進去。於是他開始反複練習“Good morning sir!”這個詞,以便能體麵地應對服務生。
第二天早晨,當服務生照常來敲門的時候,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 morning sir!”
與此同時,服務生叫的是:“我叫陳阿土!”
每次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都忍禁不住啞然失笑。人與人之間就是這麼相互影響的,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人與人交往,常常是意誌力與意誌力的較量。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關鍵在於誰比誰更瘋狂更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