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男人突然被通知去參加一個朋友的葬禮。他納悶:怎麼前幾天還好好的,今天人就沒了?
在殯儀館裏,他看到朋友的遺孀,那個優雅漂亮的女人,一夜之間憔悴衰老。她哭得死去活來,嘴裏絮絮叨叨地說:“以後誰送我上班接我下班?誰給我係鞋帶緊圍巾……”
他窒息,不由地就想到了她,想到那些為她熬白粥的早晨,想到每天她接過那一碗白粥時眼裏的幸福和滿足。
男人幾乎是一路飛奔地往家趕,打開門,卻看見女人蜷縮在沙發上睡著了,電視還開著,家庭影院也開著,茶幾上扔滿了各種時尚雜誌……
男人跪在沙發前,手輕輕地拂過女人的頭發。女人麵色暗淡,細細的皺紋裏寫滿了深深的落寞。
他拿了毛毯去給女人蓋。女人卻突然醒了,看見他,女人揉了揉眼睛,確定是他後臉上泛起可愛的紅暈。
女人慌忙起身:你還沒吃飯吧,我去做。
男人從背後擁住她:不,我去做,煮白粥。女人半天沒有說話。有溫熱的淚,一滴一滴,落在男人的手上。
那天,男人一邊煮著粥一邊想:其實千變萬化的粥,都離不了白米粥做底子。而所有的幸福,不過白粥做底、錦上添花。
(宿命)
心靈感悟
什麼是寂寞?寂寞是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吃喝玩樂,一起笑,一起醉,但心頭的語言,卻隻能向自己傾吐。
消除寂寞的方式是有知心的朋友,愛人。和知心的人在一起,平平淡淡的生活,其實是最幸福的生活,是沉迷於花天酒地的人無法體會到的生活。一把開啟幸福的鑰匙
沙蓮娜是美國加州大學最年輕的講師,比爾是加州一位年輕有為的律師,他們是第一批報名在加州大酒店,舉行新創意集體婚禮的。
那天晚上,主持婚禮的司儀給了他們每人一把鑰匙,這讓他們莫名其妙。
當比爾和沙蓮娜趕到屬於他們的新房時,發現那個用兩顆心疊在一起的鎖好別致呀,比爾掏出自己的鑰匙插在左麵的鎖孔裏,門鎖不動,換到右麵也不行。
比爾讓沙蓮娜試一下也不行,沙蓮娜說兩個人一起來,於是比爾把自己的鑰匙也插了了進去,同時轉動鑰匙,門開了。在房間裏等待著的有蠟燭、浪漫的音樂。
婚後的日子一直被這種快樂的浪漫包圍著。然後,時間把一切有香味的東西都逐漸淡忘了,漸漸地他們在瑣碎的日子裏開始了爭吵、冷戰……直至有一天,比爾提出了分居。
沙蓮娜在收拾自己的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他們新婚之夜酒店奉送他們的用玉石打製的兩把鑰匙的紀念品,酒店裏給它起的名字叫“幸福鑰匙”,擁有它的人可以憑這一對鑰匙免費消費一個晚上,沙蓮娜忽然想到一個主意。
比爾不知道沙蓮娜為什麼非要去加州大酒店裏住一晚上然後才同意分居。
他們又一次被分配到了新婚之房,不知怎的,當比爾把鑰匙插進鎖孔,看了一眼沙蓮娜的時候,他一下子好像又回到了幾年前,一、二、三門開了,房間裏依然和他們新婚時一樣的設計——蠟燭和音樂。
時常,我們抱怨自己與幸福無緣,其實,幸福從未遠離過我們每一個人,隻是我們自己弄丟了那把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就是一顆細膩溫柔、易感動且善於發現的心。
(佚名)
心靈感悟
究竟什麼是幸福?這是每一個人都試圖來解答的問題。生活中有太多的幹擾和誘惑,常常使我們看不到幸福的真諦在哪裏。
其實,幸福從未遠離過我們,隻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在淡淡的寂寞中去認真體會,我們會發現幸福就在我們身邊。看似平淡,卻很幸福
我家樓後住著兩位退休的教師。每天去廚房做飯的時候,我都不忘朝那個方向多望幾眼,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感受著他們平淡的恩愛。
剛剛退休無事,他們把周圍的幾塊荒地開墾了出來,種了很多農作物,花生、玉米、芋頭等應有盡有。耕種、守護、收獲,日子似乎簡單而充實。
院子裏除了花草飄香之外,正中間是一個乒乓球台,老兩口經常切磋球技。
有時候,師娘竟然穿著圍裙打球,那樣子真是有點滑稽。因為離得近,能清楚地看到他們的表情,聽到他們的笑語。他們有時會專心地接發球,有時又樂得前仰後合。
老先生經常很專業地教授師娘接發球的招式,有時師娘會奮力反駁,但每次在他們臉紅脖子粗的辯論之後,都是師娘乖乖地點頭表示接受。
老先生則總是一副“孺子可教”的架勢,滿足地回到自己的陣地,繼續切磋球藝。
鄰居們看著他們一招一式竟然如此講究,不得不歎服他們的認真。
這個時候,我和丈夫就是他們最忠實的觀眾,在心裏給他們加油的同時,也深深地感動於他們夫妻間的這種互敬互愛。
天有不測風雲,師娘突然得了腦血栓,全身癱瘓,從此,家裏家外都是老先生一個人在忙碌。
他獨自一人把院落收拾得幹淨利索,種上各種時令蔬菜,獨自一人漿洗衣服,獨自一人騎車去市場買東西,獨自一人承受著生活的悲悲喜喜。
為了讓師娘多曬太陽,老先生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編織了一件寶貝,就是那個到了春天就可以上任的藤椅。
曬太陽是有講究的,上午8時以後,陽光充足而又不毒辣,老先生就把師娘抱出屋子,小心地放在藤椅上,然後,他拿來小凳子坐在一旁,或讀報,或聊天。有時,師娘會微笑地看他侍弄院子裏的蔬菜,還不忘嘮叨一番,這裏的茄子該施肥了,那裏的黃瓜該搭架了,油菜該捉蟲了……
老先生最懼怕聽師娘嘮叨,倒不是師娘說話聽起來費力,關鍵是怕嘮叨多了會累壞了師娘的身體。
這時候,老先生可是有策略的,他會笑意盈盈地走到老伴的跟前,俏皮地說,你再這樣嘮叨下去,我可要把你抱起來轉圈了啊,你看,那樓上住著的鄰居們可都看著呢。
別說,這一招可真靈,師娘必定會住了嘴,還會嗔怪地說一句,你這老鬼,又不正經了。
雖是埋怨,但我分明看到,陽光下,師娘的笑容就像熱戀中的少女一樣,浸透著無盡的甜蜜。
日出日落,時光每天機械地輪轉,日子似乎單調而枯燥。可是每天看見的他們,總是忙碌的身影、平靜的表情以及洋溢在臉上的幸福笑容。
總以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才是幸福。總以為,兒孫繞膝、天倫之樂,才是幸福。看著這極美的風景,你能說他們不幸福嗎?
真愛不必言說,愛的真諦就深藏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等待著你去體味。
相濡以沫,不離不棄,原來更幸福!
(佚名)
心靈感悟
人生的真愛又很多種,但不管是哪一種,真正的愛不必言說,愛的真諦就深藏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等待著你去體味。
多年的堅持,相濡以沫,不離不棄,這看似平淡的愛情,才最幸福,也最浪漫。獨處不是孤獨
大四的時光,最是空閑無聊,女友們紛紛拍拖以消磨日子。我不願意隨大溜,也就隻有獨處了。
當然,說大四拍拖純粹是消磨時光或許並不正確,畢竟大家也都付出了一份感情,我隻是在祝福朋友們找到意中人之餘,嗟歎自己罷了。
於是,每逢周末,當女友們傾巢而出時,我就隻有蝸居宿舍的份了。偶爾,我也出去走走,一個人找個清靜可心之處轉上兩圈。
此時便會招來一些怪怪的目光,直刺得我逃回宿舍去,在自己的小紅桌前麵坐下來,燃上短短的一小段蠟燭——這才感覺到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溫暖與爛漫。我曾為此寫下一首小詩:《小紅桌、燭光和流浪的我》。
兩年前,我的他曾為此把他的吻輕輕印在我微翕的雙眸上,說他好喜歡。如今,他走了,遠遠的,帶走了所有的夢想,真的隻留下了燭火、小紅桌和流浪的我了。
然我之獨處,卻並非僅僅為了他,過季的紅葉雖美麗,也已被夾進了記憶的扉頁。我之獨處,乃是為了我心中的一份真情。
朋友們總是戲言,追我的男孩子有一個加強連,誰也不會相信,四年大學生活,我從未在情人節收到屬於自己的玫瑰。
大一是不懂;大二的戀情隻有短短兩個月,他送了我兩枝紅玫瑰,不是情人節,卻釀成了我一生難解的情結;大三的情人節恰好是大年三十;大四了,有人說送我一束最大最美麗的玫瑰,我不要,扭頭跑了,後來又後悔,我為什麼不接受呢?這是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個情人節啊!獨處的時候我黯然神傷。
其實我心裏挺羨慕人家卿卿我我,其實我身邊也不乏好男孩,可真情未到時,我寧可獨處。
獨處自有獨處的妙處。
獨處使我得以靜靜地回味大學四年時光該說的或者不該說的,該做的或者不該做的,一一清晰如畫。
許多不可多得的人生品味溢蕩其間,風風雨雨四年,我終於沒有愧對光陰,這是我聊以自慰的地方。
獨處也使我冥想,編織一份流浪的情懷,千裏迢迢去尋找我的他,不管成功與否,可貴的是真情,可貴的是經曆,可貴的是一份執著的追求。
女孩天生有一種依賴感,喜歡從家庭、戀人以及朋友處尋得一份安慰和支持,古人謂之“女蘿”、“菟絲”,即取其纏繞大樹依大樹扶持之意也,而獨處卻逼得你去獨自直麵人生,獨自解決一切難題,於不知不覺中培養了一份自立自強的能力。
當然,某些時候,朋友、戀人、家庭的安慰和支持確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我們為什麼就不能獨立做一株大樹呢?枝葉婆娑,花朵滿樹,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一份自豪。
獨處同時還使我超脫。獨居一室,杳無人語,戶外則車馬喧嘩。這正是一個隔與不隔的世界。
記得有一次在湖邊漫步,湖的對麵是小食店,人聲鼎沸,觥籌交錯。湖的這邊卻隻有形影相吊,一湖之隔,縹緲恍惚兩個世界。此時的內心體驗實不可言說。
又記得少年時曾在小鎮大街上和著車聲人語走路,畫麵清晰而生動,此時便有超脫塵世之感。
自然,所謂的超塵脫世,乃禪家之言,我不是出世之人,量能於塵世中求得一時的解脫,身心俱寧,也不失為人生一大樂趣了。
(胡蓉)
心靈感悟
獨處不是孤獨。孤獨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無助的情感體驗,而獨處則是有益的、充實的、調節身心的手段。
越是懼怕獨處的人,依賴性越強,越是缺乏自製性和獨立性,自我意識也越不健全,因而越不成熟。高雅地侍弄生命
有這樣一戶人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裏,被迫從城裏流落到鄉下。朋友送他們走的時候,都落了淚。
從小在城裏長大的夫妻倆,手無縛雞之力,除了滿腦子的學問,幾乎什麼農活都不會做。更要命的是,他們的一對兒女還不到5歲呀!
一家人該怎麼活啊,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朋友們都很擔心,而他們的臉上卻非常平靜,根本看不出痛苦和絕望。
若幹年過去了,城裏的朋友決定去遙遠的鄉下看看這一家人。在朋友們看來,這家人一定生活得很淒慘。於是,他們湊了一些錢,到商店裏買了所有能夠買到的東西,大大小小裝了許多包,開始朝一個叫圪塄營的村莊出發。
汽車在坑坑窪窪的土路上顛簸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到了圪塄營。這是一個荒涼的小村莊,沒有幾戶人家。
輕輕地走到屋裏,朋友們都驚呆了,隻見他們一家人圍坐在一張破舊的八仙桌旁,桌上,是新沏好的茶水,一縷淡淡的清香飄散在空氣中。
丈夫、妻子、兒子、女兒,每人手裏捧著一本書,在這樣一個初夏的午後,正靜靜地埋頭讀著。
朋友們都知道,原先在城裏的時候,男人就有這樣一個習慣:每天午後,跟妻子一道沏一壺好茶,然後在茶香的氤氳中,品茗讀書。
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在這麼荒涼的鄉下,他們竟然還保持著一個高貴的習慣,幾年的艱苦生活,竟沒有壓垮他們。
據說,這一家人在小村莊裏一直這樣精神昂揚地生活了近20年。落實政策後,男人又回到了城裏,成了一所著名大學的教授,而他們一雙在貧窮中長大的兒女,大學畢業後,一個留學於德國,一個留學於意大利。
一個人出生的一刹那,堅強、勇敢、忍耐……人生這些優秀的品質,就像一顆顆種子,一同降落在了生命深處。那些屈服於命運的人,就是在自我的精神世界裏放棄了這些種子的人。
而生活中的勝利者,常常是侍弄這些種子的高手。譬如,故事中的那個男人,在生活艱難中,依然饒有情致地組織全家午後品茗讀書,就是他對一粒叫作“堅強”的種子最高雅的侍弄。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隻有屈服於命運的人,沒有失敗給命運的人。
心靈感悟
高雅的侍弄生命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因為這裏常常包含了要忍耐常人無法忍耐的寂寞。
耐得住寂寞的考驗,你就會對生活中的痛苦和快樂有所感悟,精神靈魂就會得到升華,自然也學會享受寂寞,在寂寞中創出自己的一番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