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所有時代的繼承人(2)(2 / 2)

約克打算把諾匿名放在一個畜牧場裏,讓他在那兒長大,把牧牛放馬當成一生的大事來學習。他必須馬上就學騎馬,跟土著騎馬牧人一起幹活,直到長大成人為止,到那時,如果經驗證明他比土著人聰明,或者不如說比土著人更加自私,更工於心計,那就讓他做工頭。他像這樣長大,就可以節約約克雇一個白人的工錢。土著人做騎馬牧人是最好的,但不能指望他們長期留下來幹活。約克經常不得不去追尋他的黑種工人,用槍逼著他們回去幹活。諾匿名的地位和報酬永遠也不會比土著人好多少。約克付土著人的報酬是煙葉子、食物和勉強算是衣服的東西,他們的地位還不及他的馬匹高。他跟很多跟他一樣的牧場主都為自己的吝嗇找借口說,給土著人錢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並不理解錢的價值。他們處心積慮,從不教土著人關於錢的價值。

盡管約克很吝嗇,但他找土著人做工卻沒有遇到過困難。正相反,找土著工很容易。因為他的牲口一來,當地的野獸就嚇跑了,就算沒嚇跑也被餓跑了,因為在旱季青黃不接的時候,牲畜本身都缺乏救濟,就會占領所有的放牧地。這種狀況大大地影響了土著人,政府把他們的土地租給了約克,他們不能像野生動物那樣一走了之,而是受著部落法律的限製,不能走出他們的領地,因此隻有幾個辦法,要麼餓死,要麼吃約克的牲口,要麼回去給他幹活。他們的選擇是第二個辦法,直到警察來用槍把他們打死。這片土地上到處是白骨堆,以此告誡懶惰的土著人不要偷白人的小公牛。不能幹活的土著人就隻好去四便士的圍場。由於種種原因,那個機構並不受人歡迎。大部分生於自由中的土著人寧可在叢林中餓死也不去那兒。可與此同時,這個國家卻在向世界吹噓它的自由,男子氣慨和誠實。多麼美麗的澳大利亞呀!

一場強有力的大潮衝洗了狐蝠島,這場大潮在春季能夠猛漲到二十五英尺(1英尺=30.48厘米——譯注)高。因此,鹽水溪的河口通常總是洶湧澎湃,像推動水車的水流一樣,但能量都浪費——這能量一直在浪費——在搬運水母、樹葉和鱷魚之類的東西上了。這種浪費一直使馬克覺得煩惱不安,他盡管對大多數浪費形式都不在乎,卻不忍看見自然的力量浪費掉。因此,在他自己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研究,雅拉坎班加人付出了大量勞動,他多年煩惱不安之後,終於在河口建了一座大壩,從地峽開挖了一條排水渠,引水流過一座樣子奇怪的機器,把動能吸進去,轉換成電力。機器構製精巧,由一台舊銅製離心泵,一隻混凝土飛輪,一台老式發電機和一套主要由自行車部件構成的複雜的齒輪係統組成,它能夠在潮水轉變前作逆轉運動,而不幹擾發電機。盡管設計屬於希恩——羅賓森式的,機器效率還是頗高的,潮水流動時,它可以使這個拓居地燃亮電燈。不幸的是,由於大自然的乖戾,最需要燈光時,潮水通常都不流動。

這地方有很多電動裝置。約克饒有興趣地把它們研究了一番,很想知道是怎麼做的,這樣就不用買了。他興致勃勃地聽馬克吐露秘密說,他從建造這台機器中所得到的樂趣超過了他一生所做的任何工作,因此,為了應急而做他不願做的事情,也就是說為了錢而把機器出手,他感到痛苦,約克覺得這樣討價還價也太狡猾了,因此反應也很謹慎,誇獎大壩和水閘,以及這項發明的其他部分,反正這些部分他又不用買,提到它們時還說馬克會成為一個很靈巧的工程師,但卻殘酷地批評機器本身,盡管他私底下很滿意這台機器的效率,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使馬克過高地估計其價值。

頭腦簡單的馬克聽了這些批評話後感到很傷心,以為都是真話,這些話和約克采取的其他狡猾方法在他身上起了作用,使他大大地降低了價格。他開始時要價150磅,他說這比機器成本便宜50鎊,如果約克討價還價不成功,他就得付這麼多錢。由於約克毫不留情地砍了幾個鍾頭的價,他最後同意以48鎊10先令出手。成交後,馬克在遠處海灘上徘徊了幾個鍾頭,他後來偷偷告訴屈克說,他當時恨不得親手掐死那個混帳王八蛋的暴眼睛“龐獼”(澳、新俚語,貶義,指英國人——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