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1 / 2)

第五十七章

家庭教師

斯可羅多夫斯基覺得小女兒一直是在超負荷地學習,太累了,所以瑪妮雅中學剛畢業,就被爸爸送到鄉下去了。瑪妮雅在鄉下渡過了無憂無慮的14個月。但是,當她回到華沙的家中時,發現家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父親明顯地衰老了,家裏的房子也變成更小的了。而且,瑪妮雅還知道,二姐布羅尼雅的心中十分痛苦。

為了使二姐實現她的心願——去巴黎的醫科大學深造,瑪妮雅開始做家教掙錢供姐姐求學。第一份家教令瑪妮雅受盡欺辱。於是她在1886年1月18日去希究基村一農藝師家做家庭教師。

農藝師一家人十分純樸友好,瑪妮雅漸漸地習慣了這個家庭,雖然有時她也有不滿意的地方,但每當這時,她便會想起父親曾對她說過的話:“走遍天下也不會找到一個完美的家庭。人應該在其中訓練自己的忍耐力,來發現值得自己學習的東西。”

於是,瑪妮雅便又耐心地教孩子們了。

現在,瑪妮雅在物質生活方麵,已經十分安定了,可是,在她的心中仍然燃燒著強烈的求知欲,那是無法滿足的。瑪妮雅想:“要拯救祖國,首先要每個人都努力讀書,這樣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可是,現在她所見到的村民,整天隻知道渾渾噩噩地過日子,這怎麼行呢,尤其是這裏的小孩子們。經過幾天的考慮,瑪妮雅決定用課餘的時間教孩子們讀書。她說服了男主人,並征得了布朗卡和安西雅的支持。

終於,幾個人的辛苦努力終於慢慢地產生了效果。看著那些破衣襤衫的孩子用不聽使喚的手一筆一筆地寫著自己的名字,瑪妮雅就像做了大學教授一樣地驕傲。

瑪妮雅把在希究基村掙的薪水大部分都給了布羅尼雅。但是,即使這樣也不夠布羅尼雅在巴黎的開支,所以,父親也經常給布羅尼雅寄錢。慈愛的父親總是感到很抱歉,因為他不僅無法讓心愛的幼女去國外求學,還要由她來分擔布羅尼雅的學費。

瑪妮雅在偏僻的希究基村日夜不停地工作著。她不僅要供給姐姐讀書,還要自己掏腰包來教育窮孩子們。

這時,哥哥約瑟夫從華沙的醫學院畢業了。可是,他沒有資金去行醫,所以寫信給瑪妮雅,說他想到不太需要錢的鄉下去開一個小診所。她給哥哥回了信,鼓勵哥哥戰勝困難,在華沙開醫院,使自己學以致用。

就在瑪妮雅為哥哥擔心的時候,父親也在華沙為女兒操著心。他想辭去從事多年的中學教員的職位,去華沙市近郊一家兒童感化院做院長,因為這個職位收入較高,當然工作是比較辛苦的。但是,這樣可以積攢更多的錢供女兒上學。

1888年4月,他接受了這個職位。慈愛的父親為了孩子們,放棄了自己喜愛的職業。瑪妮雅得知這個消息後,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中瑪妮雅和朱希羅夫家的合同也到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