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父親,熱烈地祝賀您。我的達納炸藥微不足道。如果說我還有一些成就的話,那也是因為從小就受到您的指教,最後才取得這一發明的。”
諾貝爾不禁想起,自從在聖彼得堡的諾貝爾父子工廠破產後,回到闊別20多年的瑞典,自己同父親、還有當時活著的弟弟埃米爾,在一間狹小、昏暗的實驗室裏埋頭實驗,還有那次試驗車間的爆炸,使他失去了惟一的弟弟,老父從此臥床不起……那些讓人難以忘懷的情景,曆曆在目,諾貝爾不禁淚流滿麵。
隨著達納炸藥的投放市場,如期所料大受歡迎,各國的訂單源源不斷地湧向了諾貝爾的工廠,諾貝爾的聲譽幾乎傳遍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他決心不斷發展,將炸藥推廣到全世界。
諾貝爾在德國和美國的工廠進一步擴大,英國的工廠也開張了。而諾貝爾在進軍法國市場的時候,卻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因為在法國,火藥的製造與販賣都是政府控製的行為,當硝化甘油問世後,便被列入國家專賣的行列。
但諾貝爾還是來到了巴黎。他認識了保羅·巴爾勃,當時巴爾勃正在開鋼鐵廠,早就聽說過諾貝爾的炸藥事業,並對他的超人智力和非凡的毅力佩服得五體投地。當他得知諾貝爾來到巴黎的消息後,立刻去拜訪他,並希望能與諾貝爾在法國合開一家甘油炸藥公司,諾貝爾欣然同意了。
但法國政府卻拒絕了他們在法國境內置辦炸藥工廠的請求,使合同變成了一張廢紙。
正好這一年,德國和法國之間爆發了戰爭。
開戰以後,德軍因使用甘油炸藥,一連攻破法軍許多重要陣地。法軍雖盡力死守,但火藥的威力比不上德軍,因此法軍屢次敗退,而德軍則節節進擊,攻入法國境內。
在這種“緊急時刻”,法國司令官也希望能采用硝化甘油這種高性能的炸藥,於是他們找到正在參戰的巴爾勃,立即允許了他與諾貝爾要在法國建立工廠的事。
當巴爾勃再次見到諾貝爾之後,對他說:“諾貝爾先生,這次在戰場上,我親身體驗到了甘油炸藥的實際威力,真是太可怕了!”
“你能平安回來就是上上大吉了。”
“甘油炸藥竟給人類帶來痛苦,帶來不幸!”諾貝爾感到深深的自責。
“不,您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炸藥本身無罪,是戰爭帶給人類苦難。如能適當使用,比如用於開礦及土木建築等,不是會給人類帶來無比的利益嗎?”
巴爾勃所說的一切,深深地印在了諾貝爾的心中。他一直從事炸藥的研製、生產和經銷,但卻一直仇視戰爭,關心和平。他認為火藥的正確運用,並不危害人類,至於到底把它用於戰爭還是和平,那都是權勢者的事情。可如何在發展炸藥的同時去努力避免戰爭呢?
諾貝爾對自己說:“我一定要發明、生產、推廣強烈的火藥或武器。因為,如果大家都知道它具有強烈的破壞力,就不會再有人想輕易發動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