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 / 2)

第三十六章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旦決心做某件事,就一定要做到底,一定要做好。何況他的事業是有著廣闊發展前途的新事物,社會需要它,人民需要它。

現在的問題是,諾貝爾失去了他創業的根據地。警方嚴禁諾貝爾的工廠複業,更不準他在距斯德哥爾摩5公裏以內的地盤上發展這種危險的事業。諾貝爾隻好到鄉下去尋找用地,但農民們也不願把土地租給這個“與魔鬼為伍的人”,不讓他建立危險的火藥工廠。他隻好來到斯德哥爾摩市郊的柏拉倫湖,在湖上購置了一隻平底船,建立了他的“水上工廠”。但是,這個水上工廠不能在某個地方固定下來,因為其他船隻也因上次的爆炸事件變成了驚弓之鳥,他們不停地指責、反對諾貝爾,要他走遠點。為了避開這些令人難堪的麻煩,諾貝爾隻能讓船不斷地改換地方。

然而,正是這個獨一無二的移動式工廠,生產出了不少“諾貝爾專利油狀炸藥”,為諾貝爾籌得了一些資金。

為了抹去因上次爆炸事故給人們心裏蒙上的可怕的陰影,也為了增加工廠的訂單、增加收入,諾貝爾想到了正麵宣傳的重要性。

他發出一批請帖,邀請學者、技術人員、土木業者和軍人前來參觀他的示範表演。

諾貝爾在參觀者麵前分別用點燃的木棒和燒紅的鐵棒插入硝化甘油中,都沒有發生爆炸。隨後他對大家說要是用雷管來引發,它就會成為威力無比的爆炸物了。於是,他又用雷管引爆了硝化甘油,讓大家看得心服口服。

由於諾貝爾的大力宣傳,人們對硝化甘油的恐懼心理慢慢消失了,訂單也在不斷地增加。然而,這個不大的平底船遊蕩在湖上總不是長久之計。

後來,經諾貝爾的姑媽介紹,他結識了瑞典的一位富翁斯密特。斯密特先生生性豪爽,喜歡結交朋友,並且是一位很有遠見的高人。他聽完諾貝爾介紹完硝化甘油炸藥後,馬上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投資項目。

於是,1865年3月諾貝爾結束了“水上工廠”,與斯密特先生在瑞典開設了第一家公司,廠房設在人煙稀少的月特爾維根市荒郊。

新工廠的建立給諾貝爾的事業帶來了新的轉機。他馬不停蹄地工作著,除了擔任總經理職務外,他還兼做技師、宣傳員、推銷員、出納員等工作。

諾貝爾的座右銘是“勤勉”。他絲毫不知疲倦地去各地考察,親自在采石場或礦山做實地爆破示範,他以郵寄資料等方式宣傳其產品,介紹使用方法。

於是,在各國的大礦山裏以及挖掘隧道的施工現場,紛紛響起了他所研製的炸藥的爆炸聲,大大提高了效率,節省了許多人力、物力。

美國在鋪設穿越一座大山脈的鐵路工程中,因為使用了硝化甘油炸藥,節省了數千萬美元的開支。

世界各地的訂單如雪片一般,源源不斷地飛來。

諾貝爾越來越看清自己事業的作用與價值,這難道不是對人類的一種不容懷疑的貢獻麼?

這時,諾貝爾把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國際市場的需求上,為了減少這種油狀炸藥在跨國運輸和搬運等方麵存在的危險,他決定把工廠開到國外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諾貝爾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受到在德國的瑞典人威爾漢姆和溫克勒的邀請,於是,他前往德國漢堡,以開拓炸藥公司的歐洲乃至世界市場。

那一年,諾貝爾在漢堡注冊了漢堡曆史上第一家外國公司(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公司),廠址在離漢堡30公裏的克魯梅爾。這兒生產的硝化甘油炸藥不僅發售到廣闊的德國市場,而且還被銷售到海外市場。諾貝爾還在漢堡置辦了一個簡單的家和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