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 / 2)

第二十九章

任造幣局局長

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牛頓在50歲的時候,決定告別科學,尋求另一條發展之路。牛頓當時仍然很窮。他的前半生的確相當榮耀,但科學成就沒有帶給他多少財富。在當議員的時候,他耳聞目睹了倫敦那令人眼花繚亂的生活,牛頓感到自己是那麼寒酸,他很自卑。此後,他開始更多地考慮到自己的地位和經濟問題。

他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了朋友們。好心的朋友們積極地行動起來。找一個適合牛頓身份的職位還真不容易。熱心的朋友仍竭盡全力,為他四處打探,幾個月下來,仍沒有任何好消息。

牛頓為此很沮喪,終日悶悶不樂,而且經常無來由地發脾氣,弄得周圍的人莫名其妙。

直到1696年,機會來了,牛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由一位躲在書齋裏的學者搖身一變,成為了官場上的風雲人物。

蒙塔古是牛頓曾教過的學生,他畢業後選擇了從政,一路走得順風如意,17世紀90年代末,他對英國的政務有著重要的影響。他與牛頓的私人交情很深。

英國自從伊麗莎白女王時代采用金銀本位製以來,銀幣一直是用品質粗劣的合金製成的,所以,經常有人偽造錢幣,致使貨幣價值一落千丈,物價因而瘋狂上漲,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英國在國外的信用也喪失殆盡。

在這種情形下,國會提案:通過鑄造新銀幣來替代舊銀幣。

這樣,貨幣改造問題就成了英國當時的首要問題之一。蒙塔古為了表現自己的才幹,大膽任用牛頓擔負這個重要的任務。

牛頓在了解了鑄造銀幣的過程之後,便著手研究新的鑄造方法。他過去一度熱心於煉金術,也就是將各種金屬放在容器裏混合、加熱、提煉,試圖從中提煉出金子來。雖然煉金的結果沒有煉出真正的金子,但那段經曆卻給牛頓鑄幣工作提供了難得的經驗。

即使這樣,對他來說,鑄幣新方法的研究仍是相當艱難的事,畢竟,在過去大約30年當中,他大多數時間一直在講堂和研究室度過。陌生的政府工作著實讓他有點不適應,但是,牛頓嚴謹、踏實的個性使他無論做什麼事,隻要接觸了,就一定要堅持到底,而且一定要做得出色。

沒多久,他便想出了一個新的鑄幣方法:他把舊銀幣放進大熔爐裏,等它熔化後再倒進預先鑄好的銀幣模子裏,這樣一來,銀幣的形狀、大小和重量就統一了。

新的銀幣由於鑄造方法複雜,所以極不易再被偽造,英國的經濟自此逐漸複蘇了。但是,反對黨卻不希望看到對他們不利的事情發生。於是,他們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想迫使牛頓離開造幣局。同時,他們還用金錢、美色來誘引牛頓,但可惜,牛頓對此都無動於衷。

經過了大約3年的時間,由於牛頓堅持不懈的努力、不辭辛勞的工作,貨幣改造工作終於勝利完成,這比國會原來預期的時間要提前許多,牛頓也因為功績卓越,由監督升為造幣局局長。

升任局長的牛頓,仍住在作為督辦時的老房子裏,那所房子位於倫敦的嘉明街。

官位更高了,應酬自然也更多了,生性不喜歡喧鬧的牛頓,不得不把善於交際的外甥女嘉德琳接來同住,順便可以幫助他應付一些場麵。

嘉德琳是牛頓同母異父的妹妹哈娜的女兒,她才17歲,卻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聰明伶俐、善於交際又討人喜歡的外甥女很得牛頓的寵愛。有了嘉德琳的照應,牛頓就可以放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雖然嘉德琳招待客人一律在家裏,但這卻絲毫不影響牛頓做他的事。當嘉德琳與客人們把酒暢談時,牛頓卻躲在書齋裏埋頭於他的研究。

牛頓在造幣局局長的位子一直坐到17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