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軍統局在行動之格殺陳??(1 / 2)

導讀:雨夜,除夕,漢奸,殺手。

抗戰前期,軍統進行暗殺活動最為活躍的舞台是在上海。原因也很簡單,上海有個號稱“孤島”的租界地,日軍的勢力罩不到這塊地方,日本人外語不好,漢奸多半不學無術,對這兒管事兒的洋人還有幾分忌諱。

這塊“孤島”對軍統來說意義非凡。一方麵在華界活動的軍統特工碰上風緊的時候,可以隨時撤入租界喘息,另一方麵租界生活消費環境更為奢靡,許多漢奸和日本居留民經常到這裏活動,甚至把家安在這裏。這裏自然成為軍統特工對其發起攻擊的良好地點。

1939年春節,上海法租界愚園新村25號陳宅,忽然傳出激烈的槍聲。

風光一時的偽維新政府外交部長陳籙,被軍統特工刺殺於家中。

陳籙,字任先,號止室,福建閩侯人。1891年進法國人日意格參讚開辦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後赴法國法律大學留學,因翻譯《法國民法》成名。歸國後步步高升,曆任北洋政府外交次長、代總長等。陳籙還曾在駐法公使任上和當時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周恩來、陳毅、李立三等打過交道,多年後陳毅等人還記得這個“頑固反動的封建官僚”。

陳曾經處理過巴黎和會時期和中國海軍進駐黑龍江問題上的對日交涉,態度妥協退讓。對這些北洋政府的高官時人觀感不佳,稱為“市儈神情財政李(財政總長李思浩)、洋奴態度外交陳(外交代總長陳籙)、嗬腰送客曾雲沛(交通總長曾毓雋)、斜眼看人靳翼青(陸軍部長靳雲鵬)”。

抗戰爆發時陳已經退休。1938年,梁鴻誌在南京組織偽政權維新政府,陳籙不甘寂寞,落水為奸,出任其外交部長,排名僅次於梁。

出於對漢奸的懲戒目的,軍統局下達命令,命令上海區製裁陳籙。1939年春節,上海站行動組組長劉戈青經過周密計劃和準備,指揮部下潛入陳的住宅,突然出現在陳籙的家宴上,將其亂槍打死。

陳死後,日本記者曾迅速趕去,但由於案情影響太大,未被允許進入宅第,所以流傳下來隻有現場外觀和葬禮的照片。

刺殺陳籙的細節不再重複,可參見《鐵血軍破門而入 劉戈青刺殺汪偽外交部長》的內容。

晚7點,雨下得更大了。劉戈青站起來,穿上雨衣。七個人跟在身後,魚貫走進愚園路688弄,分兩邊向25號大門撲過去。

此時陳公館的大門口,隻有一個名叫宋海林的保鏢帶槍值班。他見兩邊來人麵向不善,心慌意亂。劉海山一把奪過警衛的槍,和徐誌浩一起站在門口,扮成警衛。平福昌、朱山猿用布將警衛的口堵上,拖進庭院,一邊觀察,一邊監視。劉戈青帶領徐國琦、譚寶義、尤品山進入廚房。

廚房裏幾個男女正在忙活,突然看見幾個身穿雨衣、手握短槍的人闖進來,目瞪口呆。劉戈青示意譚寶義、尤品山留下,兩人一個揮槍示意眾男女靠邊讓路,不準出聲,一個舉槍對準監視。劉戈青帶領徐國琦從廚房衝進客廳。

此時,客廳裏燈光明亮,豐盛的晚餐擺放在大桌上。陳籙夫婦正和來訪的前駐丹麥公使羅文幹夫婦聊天。徐國琦拔槍照陳籙臉上就打。劉戈青又補了幾槍,陳籙胸部、頭部、頸部、腿部多處中彈(事後陳籙被送往醫院,未上手術台就氣絕斃命)。劉戈青對伏在地上戰戰兢兢的人說:“沒有你們的事,我們隻殺漢奸!”隨即掏出一張事先寫好的標語,扔在陳籙身上。上書:“抗戰必勝,建國必成,共除奸偽,永保華夏!”落款為“中國青年鐵血軍”。

陳籙兒子陳友濤在樓上,聞訊出來,和保鏢一起向樓下射擊。劉戈青一邊還擊,一邊和徐國琦,連同陳家兩個做“臥底”的保鏢何鵬、趙玉定一起火速撤退(事後被報紙報導為刺客裹脅保鏢一起逃跑)。陳友濤等不知刺客有多少人,沒敢追出。平福昌等釋放了門衛,大家分頭離開,一會兒就跑得無影無蹤了。等工部局警務處接到陳家報案電話趕到時,連刺客的人影都沒有見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