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行動——抗戰特工暗殺傳奇
在抗日戰場,通過特工手段進行的抗戰,是一個特殊領域。本專輯反映的,就是日軍老照片中記錄的狙殺白川行動全過程。這一行動,反映了一次中方一次對日軍將領策劃比較成功的暗殺行動。
白川義則,原日本陸軍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是九一八事變之後第一個斃命於中國的日軍大將。對於這名和十九路軍作戰的日酋之死,已經有不少文獻進行過描述。最近筆者於日本發現的《滿洲國建國與上海事變》與《滿洲事變大寫真全集》這兩部照片集中,保存的十餘張老照片,較為完整地銓敘了這名日軍高級將領斃命中國的前前後後。
特將其整理,並加入四張公開圖片,共計二十一張,希望這批圖片能夠讓我們更加直觀地審視這段曆史。
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閘北,威脅中國軍隊撤出上海。與日軍預期的不同,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沒有奉行不抵抗主義而是在中央軍張治中將軍所部第五軍和宋子文稅警總團的支援下奮起抵抗。這場局部戰爭持續了三十餘日,雖然十九路軍最終被迫撤退,卻給與日軍沉重打擊,迫使其三易主帥,傷亡慘重。這一戰為中國軍民樹立抗戰信心打下了重要基礎,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
由於前線戰勢始終不明朗,為了加強指揮,1932年2月下旬,日軍正式成立上海派遣軍,時任日本軍事參議官的白川義則被任命為上海派遣軍總司令,二十七日,從東京出發前往上海。二十九日到達上海,三月一日就任司令官職務。
但是,此時的十九路軍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彈盡糧絕,已經開始被迫後撤。3月3日,十九路軍宣布撤退到真如——嘉定線,上海的戰鬥實際已經終止。白川到上海並沒有真的發揮什麼作用。
這張照片一度被我誤認為是白川的遺照,但是,仔細看著明日軍將領,可以發現其相貌與白川並不相同。
經過尋找原圖標注,最終確認,那名“上海前線戰死的日本陸軍將領”並非白川,而是步兵第7聯隊聯隊長林大八。這名日軍大佐於白川到達上海的同一天被中國軍隊擊斃於江灣鎮韓家塘陣地。林大八死後被尊為軍神追晉少將軍銜。這張照片,也是有其曆史價值的。
林大八陣亡的時候,白川還是活蹦亂跳的。但是,他到任後中日之間已經基本沒有大的戰事,日軍也無力發動更深入的攻擊。雙方在列強的調停下開始談判。白川的日常事務,就是為此戰中被擊斃的日軍送葬。
4月29日,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即所謂的天長節。白川決定,在上海日本租界虹口公園舉行一次慶典,以炫耀武力和表達對中國談判代表的壓力。
這次儀式分為兩部分,慶祝天皇生日和帶有閱兵式的祝捷大會。各國在滬使節出席了天皇生日慶典,但由於當時國際輿論都在譴責日軍在上海的暴行,所以儀式結束之後,各國使節紛紛退場,留下的隻有日本和已經淪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僑民。
白川不知道的是,有一個叫做陳銘樞的中國人,正準備在這次閱兵中要他的性命。
30-10日文維基百科在描述這次虹口公園的襲擊案件時,稱テロ計畫には中華民國行政院代理院長(日本の內閣総理大臣代理に相當)であった陳銘樞などが、朝鮮人側の要人であった安昌浩に資金を提供し協力していた。(這一恐怖襲擊是中華民國行政院代理院長——相當於日本的代理內閣總理大大臣陳銘樞等向朝鮮人安昌浩提供資金與協助進行的)
實際上,陳銘樞僅僅是這一計劃的資金提供者,真正策劃這一刺殺的,時被稱為中國暗殺之王的上海灘斧頭幫幫主,淞滬抗日義勇軍司令王亞樵。王亞樵與陳銘樞關係密切,曾積極支持十九路軍抗戰,被陳視為國士。得知日軍要在虹口公園舉辦盛大閱兵式和祝捷大會,陳銘樞認為這是日軍故意炫耀對十九路軍的勝利,氣得拍案大罵。這種奇恥大辱,讓他容忍不下,於是請王亞樵設法破壞這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