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校德育的管理
第一節德育的管理概述
1.學校德育管理觀念
德育與德育管理
學校德育是學校教育階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動,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德育僅指道德教育;而廣義的德育則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會的政治原則、思想觀點和道德規範,轉化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即一種培養學生社會理想人格,造就優秀道德品質,調節社會行為,形成良好社會輿論和社會風氣的重要教育活動。
學校德育是教育者通過學科教學以及一係列專門的活動對學生施加綜合影響的過程。為了使這種綜合影響能符合社會的要求並取得相應的成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組織應當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層麵上,加強對學校德育的管理。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學校德育的目標和任務以及學校教育和學校管理的總體要求,提出學校德育管理目標、建立德育管理機構、建設德育工作隊伍、製定德育管理製度,並且通過對德育實施過程的組織協調和對德育工作的質量評估來確保學校德育目標的實現和德育任務的完成。
德育管理與學生的全麵發展
所謂全麵發展一般是指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麵的和諧發展。德、智、體、美、勞雖然有著自己的獨立活動領域,但又是互相聯係、互相滲透、互相作用的。其中德育滲透於各育之中,貫穿於各育始終,既為其他諸育提供方向,也為其他諸育提供動力。蘇霍姆林斯基曾形象地說:“道德是照亮全麵發展的一切方麵的光源,而同時它又是人的個性的一個個別的、特殊的方麵”,“在形成的個性對待周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態度的體係中始終貫穿著豐富的道德性這一條主導的紅線時,學校的精神生活才能成為現實的教育力量。”這就是說,學校中一切活動都應當有德育的意義,德育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實現。而學校德育管理恰恰可以通過其計劃組織、調節控製、監督檢查等諸多手段,把德育與其他各育在活動內容、時間、方法以及物質條件等方麵統一協調起來。這樣德育的時空領域就大得多,可以使學生在學校的一切活動中都受到德育的影響和熏陶,充分發揮各育的綜合影響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
當代中外德育管理審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各國均十分重視學校德育與德育管理,都把抓好德育作為建立社會秩序、安定國民、培養國家需要人才的重要手段。盡管各國在德育目標、內容、方式等方麵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加強德育管理卻是一個共同的趨勢。以往對學校德育和德育管理重視不足的美國,近些年來也頻頻對學校德育進行幹預。美國在1960~1980年間對教育的投資增加了60%,但教育水平反而下降。裏根總統對此在國情谘文中說,他們之所以存在教育問題,並不因為花錢不夠,而是因為錢花得不得當。美國人已經深刻地認識到知識與道德是密切相關的,學校有責任像教學生識字、算算術那樣認真地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1989年,美國“課程發展與管理委員會”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報告,強烈要求加強學校德育管理,認為德育應與學校整體課程緊密結合,融入整個課程(包括師範教育課程)體係之中,要培養優良的德育師資,還應建立有關聯邦、州和地方的統一管理係統。在政府的重視下管目前美國中小學內部有了比較健全的德育管理係統,還建立了學校、家庭、社區互相作用的網絡係統,並選擇了多種特有的德育途徑和方法。與此同時,美國不斷鼓勵德育研究。曆經二三十年的努力,他們逐步形成了道德認知發展論、社會學習論、價值澄清學說、品德教育教程學派等理論和實踐。這些研究有力地推動了學校德育的發展,對德育的現代化轉型和時代更新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英國也十分重視德育管理。20世紀60年代開始,由於受到進步主義、結構主義等德育觀的影響,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主張取消正規的德育課程,把德育融於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但是這一嚐試因與英國傳統習俗相去甚遠而導致社會混亂。為了改變社會現狀,60年代後期,英國在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組織了兩個道德研究機構,探索德育新路子。同時,政府在70年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堅持撥出一筆可觀的經費,資助他們的研究。這兩個研究機構編寫了兩套道德教育教材,即供中學用的《生命線》和供小學用的《起始線》,為學校德育做出了貢獻。1978年英國還建立了“社會道德委員會”,並在萊斯特大學成立了“社會道德教育中心”,研製統一的學校德育計劃,並開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動,提出了許多德育新設想。80年代以來,政府不斷強化國家對德育的控製,一次性就投資了兩億英鎊,專用於學校德育。以上種種措施,使英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學校德育不力而帶來的社會問題。
日本是當代發達國家中最重視德育管理的國家。日本用充足的人力物力進行道德教育,二次大戰以來形成了係統化的全國德育體係,對日本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日本學校實行統一的德育管理體製,從目標製定、課程設置、教材編寫,到實驗學校的選定等一係列工作,均由文部省統一安排、審定。這種管理體製保證了德育的一致性和國家意誌,使學校德育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也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了消除這種危害,日本從1990年開始,進行了第五次德育改革,重新頒布了中小學德育指揮綱要,強調德育應有助於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個性,鼓勵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德育教學豐富多彩,活潑有趣。另一方麵,日本還十分注重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的德育管理。1988年2月,文部省在“加強道德教育全國大會”上要求校長發揮組織和領導作用,讓家庭、學校和社區各自承擔切實可行的教育任務。在日本,德育已成為朝野上下的自覺行動:家有家規,校有校章,公司有公司德行,各行各業都重視德育。可以說,日本的德育是全民德育,日本的德育管理是全民德育管理。
我國學校也十分重視學校德育及德育管理。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同時也給學校德育和德育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課題。麵臨新的形勢,黨和政府加緊作出新的部署,1988年6月,召開了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製定和試行《中(小)學德育綱要》。同年12月,黨中央又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通知》。這些文件不僅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依據,也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德育實行科學管理的指南。1990年4月,國家教委又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幾點意見》中指出,必須切實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領導,把做好這項工作作為校長崗位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和考核的一個重要方麵。1999年6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擺在重要位置,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和削弱;在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應以德育為核心。在黨中央的偉大戰略方針指引下,各級黨委和政府本著對國家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要求學校管理者和各科教師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結合各項活動和教材內容,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疏導,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確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的誌向,培養他們具有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並采用生動的形式宣傳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成就,幫助學生分清是非,提高覺悟,自覺抵製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通過近年來的努力,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逐步走上製度化、科學化的軌道。
綜上所述,在推行現代化進程中,世界各國始終重視學校德育,加強對學校德育的領導和管理,使德育在某種意義上對政權和社會發展起到一定的保障和推進作用。
2.學校德育管理的意義
德育首位觀
(1)黨和國家的需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都是德育的內容,有“文化”,文化有社會文化和自然科學文化,而社會文化大部分屬德育的內容。《決定》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更加重視德育工作。江總書記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可見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頭戲。
(2)是人類社會的需要。人本來就是動物,而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最基本特征是人具有社會的特性,這個社會特性的外在表現就是品德,沒有人的品德就沒有人類社會。
人的品德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們試想象如果人們都不遵守社會行為的基本準則,我們這個社會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德育為首是父母家長的囑托。作為父母養育子女,如果子女不孝,對社會無益,反而危害社會,其子女盡管有天大的本事,養其何用?
(3)學生本人的需要。人出生以後就要在一定的人類社會裏生活,要在人類社會裏生活,就要遵守人類社會的基本行為準則,否則就要到處碰壁。
四書五經中的《大學》開篇就說:大學的目的,在於明顯高尚的品德,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在於達到善的最高境界,從天子到百姓,一切都以修養自身為根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人才人才先成人後成才,人是第一要義。人才的品格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往往又是進入就業門戶的通行證。一所財經大學國民經濟管理係的畢業生方磊求職經曆。方磊在深圳多次應聘,毫無收獲,一天,方磊在路邊發現招聘庫料總管的招聘廣告,方磊包著試試看的心理到了那家招聘庫料總管的公司,招聘地點設在廠部的大院裏,方磊趕到時,早就來了黑壓壓一院子應聘者,在擺了一長排辦公桌的招聘攤位前,人頭攢動,應聘者爭先恐後鼓動唇舌喋喋不休十分賣弄地向招聘工作人員介紹推薦的各類證書。方磊一看陣勢,就知道這次應聘又懸。
方磊在應聘的隊伍中排著隊慢慢向前挪動著。在隊伍旁邊,工人用來洗涮的水泥台上,一隻未關緊的水龍頭流出一股細細的水流,很多應聘者從它旁邊近在咫尺的地方不理不睬地走過去,偶爾也有伸出手擰一下,看不起作用也就不再管了。
這時候方磊正在最外圍隊伍的未端,看著那不停流淌的自來水,雖然水流不太大,卻仿佛都流在了他的心上。他又想起在老區的家時,全家靠雨水度日的困境。沒經曆過那種生活,又怎樣體會到水的珍貴。方磊趕過來擰水龍頭。水龍頭壞了,想止住水流必須從上麵用力往下壓,可是手一鬆水又冒了出來。方磊想找塊石頭壓住,但舉目四周,空空無物。最後,他解下自己的鞋帶,把水龍頭與水管緊緊地綁在一起。
方磊正在水管旁邊忙活時,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回頭一看,是一個西裝革履的胖老頭,老頭問他:“你是來應聘的吧?”方磊靠近一步,半轉身指著水龍頭對老頭說道:“這工廠太浪費了,水龍頭壞了也不修,任這些水白白地流掉,這樣下去,準得有破產的那一天!”
老頭笑了,拉起方磊的手:“先生不要發火了,請跟我來”說著拉著他一直走到招聘台前,揮了揮手示意大家靜下來,“我是這家工廠的經理,現在我宣布招聘結果。”
方磊愣了。胖老頭笑了笑,接著說:“我想大家都知道,這次我們隻招聘一名庫料總管。大家再看看這兒。”指了指被方磊用鞋帶綁住的壞水龍頭,“水龍頭一直在淌水,大家過去把它關上了嗎?沒有!”說著將方磊拉到麵前,“隻有這位先生看水龍頭壞了,用自己的鞋帶綁好,因為他懂得,即便是一滴水,也是值得珍惜的。請諸位想一想,對長流水的壞水龍頭視而不見置若罔聞的人,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庫料總管!”可見老板除重視技能外更重視應聘者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