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說過:“知人者明,自知者勝。”人隻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勝利。正視自己的成功與失敗才能生出萬般的力量,勇敢的麵對生活中出現的不幸,隨時準備挑戰那些阻礙自己前進的困難,成功才會與你相伴。

青少年朋友們一定要明白,挑戰自己首先要正視自己,能夠正視自己這個最大的敵人,你就擁有了成就一切的力量,一旦你有了這種力量,你就擁有了成功。成功不是條件也不是方法,而是一種信念、一種想法,成功不是屬於有才華的人,而是主動參與的人,隻要你相信自己,奇跡就一定會實現,正視自己做一個自信的人,你就能成功。

敢於挑戰自己,才能成功

人的一生不斷的麵對挑戰,最大的挑戰者就是自己,敢於挑戰自己的人才能成功。一位名人曾說:“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大凡說服了、感動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與不幸。”人生中總會經曆或多或少的坎坷與挫折,在走過這些風風雨雨後,相信在心靈的原野上一定會開滿頓悟的花朵,那種感覺很奇妙。每次經曆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成功是靠自己創造而來的,每個人都具備成功的能力,所以想要成功,就得向自己挑戰。

雖然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這些缺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卻是成功的動力,成功需要動力。人有了動力才有戰勝挫折的可能,有價值的人生就是直麵這些缺陷,進而奮發向上,努力拚搏。那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讓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和智慧的匱乏;所以我們就要在成功的過程中,不斷的向自己挑戰,隻有戰勝了自己才有可能成就一切。

一個人要挑戰自己,需要的並不是投機取巧,也不是小聰明,而是戰勝自己的信心,一旦有了這種信心,就會產生意誌的力量。成功與失敗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意誌力量的差異,人一旦有了這種意誌力量,就能戰勝人性中的各種弱點。當你懦弱、畏懼的時候需要勇氣來戰勝自己;當你懶惰的時候需要勤奮來戰勝自己;當你驕傲、自滿的時候需要謙虛來戰勝自己;當你浮躁的時候需要寧靜來戰勝自己。當你有了意誌的力量,你就具備了敢於挑戰自己的素質,任何成功也皆有可能。

作為當代青少年,更應該敢於挑戰自己,隻有敢於挑戰自己的人才能成功。在挑戰自己的過程中激發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從而使自己慢慢學會在克製與忍耐中的取勝這道;鑄造自己無堅不摧的意誌,成功就離你不遠了。否則你隻會被那些懦弱、畏懼、逃避打敗,永遠不可能成就自己,永遠不可能成功。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們,挑戰自己吧!隻有勇於挑戰自己的人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你向自己挑戰就是向人生挑戰,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得到更豐富的人生,它不僅可以使你終生享用,還會使你的人生更有價值。

12別讓恐懼阻礙了前進的腳步

在充滿陽光的青少年生活裏,你是否害怕麵對一大堆資料?你是否因受過挫折而不敢再做其他事?你是否在考試前緊張不已?你是否害怕有陌生人的場合?你是否會恐懼體育課……如果你經常麵臨這些現象,那就表示你有著恐懼心理。這裏所說的恐懼心理,其實是指不論在現實還是想象的危險中,深深感受到一種強烈而壓抑的情感狀態。

青少年,特別是在青春期會麵臨很多煩惱與困難,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累積起來而導致心理崩潰,其恐懼心理便會隨之出現。而一旦有了這種心理,精神就會高度的緊張,內心充滿害怕,注意力無法集中,腦子裏一片空白,不能正確判斷或控製自己的舉止,變得容易衝動。這是一種很不健康的心理,其實,青少年想要戰勝這個心魔,非常簡單,隻有你願意。

認識“恐懼”的真麵目

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恐懼是大腦中的一種連鎖反應。它由產生壓力的刺激開始,到身體釋放出多種化學物質結束。刺激物可以是一隻從屋頂滑下的蜘蛛、一個坐滿了要聽你講話的人的聽眾席,或是突然撞門的“砰”的一聲等。恐懼心理的產生還與過去的心理感受和親身體驗有關。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在過去受過某種刺激,大腦中形成了一個興奮點,當在遇到同樣的情景時,過去的經驗被喚起,就會產生恐懼感。

恐懼心理還與人的性格有關。一般從小就害羞,膽量小的人,長大以後就會不善於交際,孤獨、內向的人,容易產生恐懼感。對青少年而言,需要麵對著學習上的各種壓力,心理承受能力也達到了巔峰,由於擔心升學難、成績總提不上去、下次考試怎麼才能考好等問題,致使他們產生了一種普遍的恐懼心理。一般來說,青少年有了恐懼心理後,會有以下表現:

(1)對於陌生人產生的恐懼。對於青少年而言,與陌生人見麵往往會產生一些不自在的煩惱。甚至有很多青少年討厭麵對或是害怕麵對陌生人,陌生人群就更不用說了。其實他們並不隻是覺得害羞、不好意思,而是對自己以外的世界有著強烈的不安感和恐懼感。青少年由於人生閱曆與經驗相對較淺,平時在家裏也總是受到不要與陌生人來往的叮囑,因此導致了他們害怕與陌生人接觸,這將嚴重局限他們的個人發展。

(2)對新事物產生的恐懼。其實,青少年對新事物產生的膽怯與個性是沒有多大關係的,而是由於接觸的經驗不夠,進而排斥這種事物的情形居多。而一般情況下,對於他們自己從未見過或是從來不懂的新事物或是知識,有自信心、有勇氣的學生會激發起學習探索的興趣和熱情。而對於那些缺乏自信、自卑感比較重的同學會產生恐懼感。總擔心自己掌握不了,害怕太難。於是,在心裏就會產生一種排斥感,最後在見到這些東西後恐懼感就會一躍而出。

(3)對失眠產生的恐懼。小紅現在讀高三,這兩年來,她經常失眠,但沒放在心上,隻是服了些安眠藥。從上個月以來,在一次物理考試發揮失常後,失眠加重,整夜不能入睡,每到夜幕降臨,就開始擔心今晚又睡不著了,一上床就努力保持平靜的呼吸,努力不思不想,難受得很。所以,她對夜晚產生了一種恐懼,害怕躺在床上,更害怕失眠。這就是因為現在的青少年學習壓力大,長時間高度集中注意學習與思考,使大腦過於興奮而難於很快平靜下來休息,結果造成難以入眠的情況。這也是青少年失眠狀況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4)對考試產生的恐懼。也許你會因為數學考試沒考好,受到老師的批評,被同學們瞧不起,而感到痛苦,恨自己為什麼沒考好。因此,以後對考試有一種恐懼感,一考試就緊張,就考不好。也許你過分重視考試結果,擔心考不好,會影響升學,考不好同學會恥笑,考不好會挨父母訓斥等等,這樣時間一長,會在你心中形成恐懼考試的心理。這些對考試的恐懼心理會給人造成情緒低落、精神緊張、反應遲鈍,考試失敗的機率反而會大大增加。

跨越恐懼障礙,邁向成功

恐懼心理對於青少年來說是最不該有的心理障礙,它會阻礙你前進的腳步,會加重你的壓力,它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可怕……所以,越過恐懼障礙是你學習之外的又一大重任。一般說來,若能進行自我訓練,累積與他人相處的經驗,即使無法改變自己的個性,也不至於讓心理遭受恐懼的襲擊。也就是說,其實恐懼心理是很容易克服的,以下建議不妨用來參考:

(1)要戰勝恐懼,就要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一位心理學家說得好:“愚昧是產生恐懼的源泉,知識是醫治恐懼的良藥。”所以,通過提高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擴大認知視野,判定恐懼源,是消除恐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隻要通過學習,了解其知識和規律,揭去其神秘的麵紗,就會很快消除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的無端恐懼。

(2)培養自己樂觀的人生情趣。可以從鍛煉自己堅強的意誌開始,通過學習英雄人物的事跡,用英雄人物勇敢頑強的精神激勵自己的勇氣。在平時的訓練和生活中有意識地在艱苦的環境下磨練自己,培養勇敢頑強的作風。堅持這樣做,即使真的有一天遇到了危險的情境,也不至於會一時變得驚慌失措。相反,你還會出奇的沉著冷靜,並機智的去應付。

(3)平時積極參加有益活動,加強心理訓練,提高各項心理素質。經常主動地接觸自己所懼怕的對象,在實踐中去了解它、認識它、適應它、習慣它,就能逐漸消除對它的恐懼。例如,有的青少年懼怕登高、懼怕遊泳、懼怕貓、懼怕毛毛蟲等,要勇於接觸,才能夠有效地戰勝緊張和不安等不良情緒,提高心理適應和平衡性,增強信心和勇氣,以無畏的精神克服恐懼心理。

(4)學會轉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從恐懼對象上轉移到其他方麵,以減輕或消除內心的恐懼。如果你覺得有點不安、緊張和害怕,就停下來莫再想象,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鬆弛下來。完全鬆弛後,重新想象剛才失敗的情景。若不安和緊張再次發生,就再停止後放鬆,如此反複,直至心理的情景不會再使你不安和緊張為止。如果不正常的恐懼心理沒有得到及時克服,就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恐懼症。

(5)多與人接觸。一般情況下,很多青少年在與陌生人見麵時都感到不自在,受拘束,原因之一便是覺得無話可說找不出話題的約會的確令人乏味。其實,此種想法並不正確。與陌生人會麵的恐懼心態,與第一次嚐試沒吃過的食物有點相似,大多基於自我保護的心態,所以絕不願多接觸素不相識的人。為加強自我訓練的信心,不妨先做心理建設,常常提醒自己多接觸陌生人物,藉以改變自己的人生觀,以及增加人生樂趣。

13不做墨守成規的乖學生

墨守成規的意思是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在當下,如果你還是保持著墨守成規的做事心態,就好比魚兒失去了河水,畫麵缺少了色彩,你的人生將會出現許多磕磕碰碰。青少年在學習的過程中墨守成規,無疑是將自己推向了死胡同。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要想在學習上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打破墨守成規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是幫助你走出困惑的指南針,同時也是創新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

心理學家和研究創造力的專家加裏·菲茨吉本說,“任何人都可以打破他們的精神枷鎖,成為自由思考的人,能想出令人讚歎的好主意和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但關鍵是你要認識到這些法則的存在,然後用正確的新思想打破這些法則。他說,從某些意義上講,這就是回歸童年。那時候,你在玩遊戲時,會不斷製定出新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