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脫穎而出
平南雖說是個地級市,可城市麵積並不大。它還是一座山城,環城山上新建的小區,都在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市中心仍在老城區,跟其它同樣等級的城市相比,麵積小得可憐。不過相對周圍的地勢來看,老城區倒也平坦些,隻是街麵狹窄,而且兩邊都是平房及二三層的老房子,顯得相當破舊,明顯的與當代經濟發展不相符。市委決定對其進行改造。
參考上海等大城市的建設經驗,市委製定了改造方案。第一步便是先建設一條商業步行街,作為平南城市改造的啟動標誌。
市委把規劃商業街的主要任務交給了建設局,同時歡迎社會各界人士提出建議,踴躍參與設計規劃。建設局接到任務後,要求規劃科的每個工作人員,最少設計出一個方案來,以供各方麵參考、采用。
雖然還算是位新人,接到任務後,蘇陽還是忙乎開了。上班時,他大量地閱讀各大城市相關的設計材料、汲取它們各方麵的經驗,再認真地研究平南地圖,收集有關曆史資料,從宏觀上對平南作次詳細全麵的了解。下班後,他就踩著單車,逛遍了平南的大街小巷,用心地了解各街各巷建築的具體情況。蘇陽綜合所有的信息,開始構建自己的設想。
蘇陽根據這次改造啟動資金少,後續資金完全自籌的實際情況,選擇了橫街作為改造對象。
橫街是一條與市區主幹道——人民路,以及貼城而過的大河基本垂直的支路。一頭連著人民路,另一頭通到江濱公園。現在橫街附近雖然不是很熱鬧繁華,位置卻在平南的中腰部位,相當重要。所屬區政府目前還寄在一座廢寺裏,辦公要用的地方雖然不大,所占的相關麵積卻相當驚人。同其它街區相比,橫街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公共地塊。
針對種種實際情況,蘇陽建議將區政府遷移。然後將其舊址連同橫街到江濱公園之間的空地,一同作為商住兩用的宅基地,拍賣轉讓給個人或是集體。轉讓所得則可用於補償拆房戶的損失、建設區辦公場所、鋪設路麵等開支。根據目前市場價格推算,這筆資金足夠商業街建設所用。而這些房子建好後,也同樣是在改造著舊城區,卻不需要政府去出錢。正是一件公私雙贏的美事。
蘇陽對整條步行街的設計,以商業和休閑為理念。路麵鋪設大理石。整條街劃分為服裝、飾品、電器、金融、兒童遊樂等區段。兩邊商鋪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建造。
步行街的兩端,則分別設計了風格迥異的入口。在與人民中的彙接處,設計了個院落型的入口。這種入口類似於庭院,有一定的停滯功能,行人可以在這兒停下來交談、歇腳等等,在繁華區裏,具有鬧中取靜的功能特征。另一端與江濱公園的彙接處,則設計成一個廣場型的入口。在沿江一側,將入口節點作放大處理,形成麵積較大的集散廣場。在廣場上設置水池、座椅、花壇等附屬設施,適合於市民們休閑、鍛煉,具有相對動的功能特征,。
蘇陽還建議讓江濱路也跟步行街同步開發。因為有步行街的帶動,江濱一帶會有更多的人氣,地價也會跟著上漲。如果再將這裏的閑置地規劃出來,作為商住用地向社會招標使用,所獲資金相當不菲。這樣既能夠緩解城內住房的緊張狀況,還可以利用民間資金參與改造城市,加快城市改造的進程,減輕政府的經濟壓力,又是個一舉多得的舉措。
蘇陽還建議在江濱一帶建設餐飲、娛樂區,同步行街、江濱公園連在一起,形成購物、觀光、餐飲、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片區。這樣,很快就能讓南山老城麵貌一新,成為舊城改造的一個亮點。再者江濱路的建成,還能夠分流部分過往車輛,緩解橫街改成步行街後,給周邊街道帶來的交通壓力。
經過兩個月的奮戰,蘇陽完成了自己的設計作品。
讓人沒想到的是,經過市委的討論及各方麵的論證,在收到的幾十個方案中,蘇陽的設計居然拔了頭籌,被選定為南山市步行街的建設藍圖!
蘇陽立馬被提升為建設局規劃科的副科長,並作為一名技術人員,被抽調到“城市改造與建設小組”工作。
具體測量過後,接著進行的便是拆遷工作。跟每一個地方的每一次改造一樣,拆遷工作總要遭遇到來自各方麵或多或少的阻力。小組把整條橫街的拆遷範圍,劃分成段後分配給每位成員負責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