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當代呂不韋(1 / 2)

第二十一章當代呂不韋

周猛在南山最久,所從事的工作,又讓他經常接觸到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消息相當靈通。他對劉起的戀愛經曆和工作方法早有耳聞。不過他了解這個哥們兒的處境,對劉起的做法能夠理解,同時也為他的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畢竟是自己相交多年的鐵哥們兒,能設身處境地從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跟王東明相對時,兩人也議論到劉起。王東明對這位盟兄也是很有幾分佩服,嘴上常念叨著說,老三跟我一樣都是個獨自苦鬥的鄉下孩子,在那種處境下還能越混越風光,也確實不容易!

這天,兩人又聊到了劉起。王東明像是想到了什麼,自顧自地輕聲笑了。見到周猛詫異的表情,他解釋道:“雖然在背後議論自己的兄弟不好,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說幾句。我看老三這幾年的表現,倒有點像是受過清代高人李宗吾的指導。不然怎麼能將他的思想精髓,運用得如此嫻熟!”

周猛被這句話說得更是一頭霧水。不解地問道:“怎麼說?”

王東明答道:“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政治老師曾經提到過一本書,叫《厚黑學》。我記得老師有向大家推薦過,說它值得一讀。前段時間有空,我就把它借來看了一遍。這本書是清朝李宗吾所著,他認為古代凡是成就大事者,無不麵厚心黑,也就是臉皮厚,心子黑。這皮厚心黑總共有三個境界:一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二是厚而硬,黑而亮;三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如果有誰能把厚黑學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那麼他在社會上定能左右逢源,飛黃騰達。這也就等於他的手裏持有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得看這個主兒想用它來幹什麼了。用之為善,則善莫大焉;用它濟惡,禍害肯定小不了!《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不就把這門學問運用得出神入化,通過假擲阿鬥等手段,贏得了手下人的心,也取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王東明停了停,笑著繼續道:“扯得有些遠了,還是言歸正傳吧!我們對劉起的經曆都很清楚,當初他追求張英,完全是出於無奈,似乎還情有可原。不過後來又因為利害關係將她拋棄,這就算得上是有些‘黑’了。這之後為了陳虹背後的靠山,對陳虹的嚴厲‘管束’隱忍不發——我們也很清楚,這不是他的個性;在工作中,一個堂堂的組織部辦公室副主任,居然喜歡幹起賓館門童的活兒,而且不管別人怎麼議論,隻是依然顧我,這可夠得上‘厚’了。既使達不到‘厚黑學’中的三種境界,也算是搭上邊了。”

“嗯,有道理!”周猛道,“對老三的這些做法,我開始也有些不以為然。轉而一想,他不這樣做,難道讓他這麼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再回到後坑務農去?現在他能找到靠山,在仕途上也混得順風順水,就是厚黑點也算還是值得了。‘人活世上,身不由已’,人人手上都有本難念的經啊!更何況他是混跡在官場上呢?誰不想明明白白風風光光地過日子呢?但那得有條件啊!我還是能理解老三的!”

“我們都能理解!像我們這種沒有經濟、沒有背景農村人,想在社會上立定腳跟真難哪!”稍停了停,王東明有些遲疑地說道,“我從老三的身上倒看出些門道來,就是不知道該不該說。”

“有什麼該說不該說的!咱倆什麼關係?在我麵前你還藏著掖著!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聽聽!”周猛道。

王東明說:“老三很聰明,現在又給自己安上了‘天線’。從目前的情況看,他很適合在官場上混,將來的前途不可估量。用電影裏那句時髦的話來評判,他絕對屬於‘潛力股’。這倒讓我想起了一個叫‘奇貨可居’的成語故事。”

“嗯!”周猛點著頭表示讚同,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王東明畢竟在高中畢業班複讀過幾年,張口就來故事:“戰國時期,衛國的富商呂不韋經常往來於各個諸候國做買賣。一次,他到趙國的都城邯鄲,遇到了正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異人是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因為母親夏姬不受寵而被送往趙國當人質。由於趙秦兩國交戰,異人因此被人輕視,處境相當困窘,搞不好還會有生命危險。呂不韋卻從商人的角度看到了他身上附有的價值。認為他是稀有的值得投資的‘貨物’,如果現在用低成本來爭取到他,有朝一日就可以在他的身上索回難以估量的回報。呂不韋回到家裏後,將這種想法告訴了父親。老商人非常讚成兒子的這種想法,鼓勵他用心去投資。於是呂不韋找到異人,表示自己願意竭盡所能幫助他回國成為太子。落魄中的異人自然非常高興,感激之下向他保證,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能成為國君,必將與呂不韋共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