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立即帶了大量財寶,到秦國求見最受安國君寵愛的華陽夫人。在呂不韋竭力的說服下,沒有生育的華陽夫人決定認異人為兒子,並想辦法讓安國君派人將異人接回秦國。異人回國後改名為子楚。此後,華陽夫人又利用自己受寵之便,讓安國君答應立子楚為太子。幾年後,秦昭王去世,安國君做了國王,即秦孝文王。孝文王即位一年後死去,子楚如願以償繼任國君,史上稱為秦莊襄王。
“子楚沒有食言,讓呂不韋享受著十萬戶的納稅,並當上了丞相。呂不韋所買下來的‘奇貨’,終於換得了無法估量的名利。據說,當年呂不韋還把一個剛剛懷了自己孩子的姬妾送給了異人,這孩子長大後就是秦始皇。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呂不韋的這筆生意,實際上還為呂家賺得了天下。這樁買賣的利潤可真不得了!”
王東明喝了口茶,笑著對周猛道:“你看看,現在老三處境,是不是有些跟當年的異人有些相似?”
“嗯!”周猛分析道,“就目前的勢頭來看,老三遲早不是池中之物。站在商業的角度看,很值得我們提前去投資!隻是如果單從這個方麵去考慮問題的話,連我都覺得自己對朋友不夠厚道。但是換一個角度想一想,當年大夥兒在香台頂上就有過盟誓,兄弟們要相扶相依、共續友情。現在的老三也算是身處窘境,我們又有些能力,應當幫他一把。目前他就麵臨著一個很大的難題:馬上就要結婚了,可家裏比較緊張,在經濟上肯定幫不上什麼忙;他自己每月的工資才一、二百元,也就夠平常的生活;單位宿舍麵積又那麼小,住在那裏過過單身的生活還將就,用來做新房可就有些令人難堪了。就算陳虹要求不高,他心裏也夠難受的。何況陳虹那麼要麵子,婚禮哪肯草草了事!這不是讓老三更加為難了嗎?”
考慮了一會兒,周猛果斷地說:“老幺,目前我們手上還有些餘錢,幹脆也做回呂不韋吧!或者說是拉兄弟一把吧!如果老三以後真的飛黃騰達了,能夠回報我們,那就是雙贏的理想局麵!可不正應了大夥兒當初的誓言麼?我們也不會愧對朋友。”
想清楚了就做,這是周猛曆來的性格。晚上,他把劉起單獨約了出來,表示自己願意拿出一筆錢來,幫助兄弟解決婚禮上的經濟難題。劉起自然是感激不盡。
於是,劉起開出了一張借條,便在新區有了一幢房子,手裏還有一萬元的結婚經費。總算解開了好長一段時間來,盤在他心頭的大結。
婚禮舉行的前幾天,方明又送來了一套家電為他們道賀。劉起總算風光熱鬧地和陳虹舉行了結婚典禮!
結完婚,算是了卻了人生的一樁大事,可劉起的心裏並不感到輕鬆。他總感覺自己像是個弱者,一直以來,都需要用心智或者通過友情獲得別人的幫助。
有人說“獲得是一種滿足,給予是一種快樂”,劉起也是個有自尊的人,真的很不喜歡這種方式的獲得。雖說朋友有通財之義,這幾個哥們兒跟自己有多年的交情,感情很好,手頭也寬裕,完全有能力幫助自己。自己也在大家的支持下完成了人生大事。怎麼直到現在,自己的心裏總是空落落地一點底兒都沒有呢?
當下社會上的人都熱衷於投資,今天付出就是為了有一天能索取。劉起很願意相信自己的兄弟不會是這樣的人,但萬一人家真是這麼做,自己又能怎麼樣?再說自己未必值得他們投資。而眼前,自己卻真的需要大家的幫助。劉起決定暫時都不去管它。如果明天有罪,那就明天再去受。現在還是先把欠大家的,都牢牢記在心底吧!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裏,蘇陽和王東明也相繼結了婚。瞧這哥兒幾個,倒是有趣得很,連結婚都要分批地紮堆。方明同樣掛來了電話,表明準備各送一套家電給他們。王東明欣然接受這位土豪兄弟的美意。蘇陽心裏很感激這位兄弟的慷慨,但他生性不願受人恩惠,隻要日子過得安穩,並不奢求物質上的享受,所以還是婉言謝絕了。
目前平南正準備改造舊城,他得把心思多用在工作中,可不想把精力濫用在人情送往上。他可是個用心工作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