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需要取悅的。
一個人活在世上,就要遵從社會的風俗習慣,遵從社會的道德與法律。一個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但無論你怎麼有個性,你的思想認識多麼的獨特,你的人生追求多麼的高尚,你一門心思要改造世界,你也首先要見容於這個世界。
人得融於社會,要為你所生活的社會所認可與接納。你得按照世俗社會的遊戲規則去行事,俗一點說,就是你必須取悅社會,或者說你不得不與社會妥協。
取悅社會最基本的一點,是你要與人交流。你不能關閉自己的心靈,關閉自己的嘴巴。你再高傲再冷漠,也得最低限度地與周邊的人溝通。你隻有表現“正常”了,才可以省卻人們對你的關注、議論與排斥,你才可以融入這個社會。
你可以覺得與人說不說話,說多少話,是你自己的事情,別人管不了。但你不說話,或者說話太少,別人對你可能就有想法看法,他們就可能冷落你、疏遠你、孤立你,甚至捉弄你。同樣的,這是別人的事情,你也管不了。
取悅社會,你要把自己理想主義的情感情思與情愫壓一壓,掖一掖,不要對現實、對社會、對別人過於苛責,過於失望。你堅持你認為是正確的、崇高的、美好的,你也要認可現存的。一位哲人說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不合理且不去說,至少你得承認,存在的是難以立刻取締與改變的。做“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思之狀,會很累,也無謂。改造社會是個漫長的過程,你得有定力有耐心。改造社會要靠眾人的力量,你要讓睡著的人醒來,讓俗人脫俗,讓沒有社會責任感沒有擔當的人有社會責任感有擔當,要團結多數人一起去奮鬥。如果當年陳獨秀毛澤東不如是想,而隻欣賞自己的前衛與崇高,冷落鄙視沉睡的民眾,就不可能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以及其後轟轟烈烈的社會革命與變革。
你可以批評社會,但你的站位應高一些,多在曆史傳統、思想文化、體製機製等方麵找原因,少拿沒有權力的小官小吏開刀,更不可以拿命運多舛、處境可憐的百姓出氣。你可以“怒”百姓的“不爭”,但你要善意地批評與提醒,不可以譏刺挖苦,更不能詈罵。批評批判要講究方式方法,要由輕到重,由淺入深,讓民眾能接受,並與你一同與社會的陰暗麵和醜惡現象作鬥爭。
取悅社會,是因為我們對這個社會有信心。
取悅社會,是為了能更穩地立足於社會,進而改造社會。
201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