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海飛的《紙糊的天堂》
王兆勝
在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有著各式各樣的美,但最基本的形式可能是“絢爛”與“平淡”。“絢爛”是以其光彩四射、內蘊外發為特征的,就如同朝陽之出海底;“平淡”則是以其光豔內斂、韜光養晦為特長,就好似烏龜之甸臥於地。
“平淡”是高於“絢爛”的一種境界,為人與為文都應該以後者為自己的追求目標。蘇東坡雖然說過“濃妝淡抹總相宜”,但他仍然更看重“平淡”。他說“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
對創作者來說,往往是絢爛易而平淡難。從此意義上說,海飛的《紙糊的天堂》是一篇值得重視的微型小說。
作品是寫“死亡”的,上天舉手之間即將芽兒的丈夫雷奪走了。對一個女性來說,這無疑是滅頂之災。但作者卻沒有投諸過多的激情,而是以節製的感情進行“平淡”敘事,令人想到天邊的閑雲隨風而飄逸。芽兒也是這樣,沒有淚水,沒有嗚咽,也沒有絕望,而是有著寧靜、通達與體悟的情懷。這種節製感情的“平淡”敘事極有利於作品的力度與韻致。離弦之箭固然有力度有氣勢,但蓄勢待發之箭則更是充盈著無限的力量與韻味。
商品經濟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改變著人心,也因此,對物質的需求、欲望和多多的擁有成為人們的一種理想和幸福期待。而作者則認為,這種物質主義的理想追求隻不過是一個“紙糊的天堂”,就如同大海上飄浮的泡沫。真正靠得住的是平淡的生活,是用自己的辛苦勞動換來的哪怕是清苦的生活。生活的清苦如果能伴隨著平安、真情和快樂,那不也是很有意義的人生嗎?芽兒是多麼懷念與雷相依相伴的那些時光:陋室的愛戀,下班的迎接,對平淡生活的滿足,他們:、勾自己營造的“紙糊的天堂”。當丈夫死後,芽兒似乎略有所思所悟,她“常對小姐妹們說,有許多東西,用不著刻意去追求”。是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循自己的生命軌跡,自自然然地麵對世界和人生,這才是有福的。能不為大福大貴所動,而以平淡人生為幸福的理想,這裏包含了作者對世界、人生與意義的深刻理解。
作者寫芽兒的丈夫雷拋棄貧窮去跑生意,並成了一個有錢的小老板,而“和雷一起被車撞死的是一位年輕的小姐”,這一筆平淡而含蓄,但不言自明,從中可見作者內在化的表達筆力!
最含蓄和平淡的是,作者在篇末的一筆韻味深長,作者說,對芽兒那句醒悟的話,“小姐妹們聽不懂”,而“芽兒笑笑說,不懂就算了”。這真是“此地無聲勝有聲”,收到了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藝術效果。
語言的平淡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作者不加修飾,全用白描,平實而自然,簡潔而凝練,以語言的原汁原味之美打動人心。比如作品開篇即說“芽兒和雷打算結婚時,雷很窮。雷說芽兒,我沒錢。芽兒看了雷一眼,笑了,說沒關係,我也沒錢。”這裏,僅僅幾十個字,但人物、關係、背景,敘事、對話,容貌、性情、心態以及氛圍都被活脫畫出,讀後令人歎服!
當然,一味平淡而無意義和韻味,那不能算是好作品,平淡而必須有內容,有格調,有境界。海飛這篇微型小說雖不能說是完美無瑕的精品,但在他自己的寫作道路上,在當下的微型小說創作中,這確實是一篇具有意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