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茶杯(1 / 1)

這隻茶杯陪我很多年了,從單位辭職到現在也沒有舍得扔掉,捧在手裏厚實溫潤,不僅心裏踏實,還沒有燙手的感覺。曾經在旅途中幾次掉在地上沒有碎,是什麼原因我不知道,隻是後來家人和我說,那是一隻鋼化玻璃杯。

品茶是每日的必修課,就像每天開機必須點開你的博客一樣,有些茶道我不懂,卻懂得茶如人生。洗茶是必經的流程,也因為工作的關係總是喜歡在一杯茶衝泡好之後把眼睛貼在杯口去熏蒸模糊的眼睛。茶可以靜心明目,也可以祛火,而看著細小的葉片在開水衝泡後的張力,更讓人感覺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飲茶,春天永遠在手心。

第一次體會茶道是在杭州,因為業務的關係就一直停留在西子湖畔,從曆史到近代,戰鼓的號角和隔江猶唱的後庭花依然會在耳邊若隱若現。那天在客戶的陪同下第一次去西溪,草廬泥路和碧水蓮花在視覺中形成兩個巨大的落差,這個愛情之都流傳的故事都在客戶的笑談中輕描淡寫,而看他熟悉的擺放茶具和洗杯沏茶的手法卻更讓人滋生一種自在和安靜。生意談完後,有些思想上的碰撞卻一拍即合,從那以後彼此的真誠也讓我在浙江站住了腳。

其實蘇浙一步之遙,文化和曆史的厚重與關聯讓吳越之間更有了相同之處,宜興的紫砂是飲茶的必備品,到後來我離開之前杭州的客戶還是執意地送了一套宜興的茶具。那隻茶杯很笨重,我知道價值不菲的黃花梨還是不能承受的貴重,所以婉言拒絕。直到幾年後再次去杭州西溪的茶樓,曾經的懷念也讓我無法拒絕原來生意夥伴相約的熱情,那天和家人一起在古雅的茶樓聽著音樂品著龍井,縹緲的水霧在眼中氤氳開來,彌漫著香氣,也彌漫著人生。

談起西溪,也說起南宋相關的曆史和後世的遺憾,桑煙已過,紅塵如故,隻是物是人非後許多往事卻欲語還休。

再去西溪是四月,茶室內很安靜,隻有漁舟唱晚的旋律在繚繞,竊竊私語時的輕鬆自如偶爾被回憶沉重,隻是淡然間也能笑看風雲。服務員挑簾添茶時我們才發現已經是夕陽西沉。起身出了這家茶樓登上了一條小小的舟,忽然想起李清照的舴艋舟上遺落的離愁,終於理解國破家亡後,她漂泊的江南在晨起的慵懶中也隻能問一聲:是否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人生誰能知否?嶽飛仰天長嘯也未能踏破賀蘭山缺,八百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再次重溫記憶回望曆史,也隻能在一個傳說中去感受杭城賜予的一切。斷橋永遠不會斷,而生命的長橋上留下無數的相送,往來之間的匆匆回首黯然神傷,也明白你的知己你的親人才是身邊永遠的陪伴。

沿著河汊小舟在蜿蜒的河道裏漂流,船娘一語不發劃動手中的槳,路過一片荷花時幾隻翠鳥淩空而起,也驚怵了不遠處蘆葦叢裏的鷺鳥。記得非誠勿擾裏拍攝的場景,西溪是杭州的心髒,而“留下鎮”卻隻因為皇帝看到這片風景時的一句話而成名。“留下吧”,其實我也希望一切都能留下,隻是不知道能留下的是曆史還是未來。我的目光在穿越這段距離,卻無法串起整個曆史。錢塘自古繁華,吳宮芙蓉麵也早煙消雲散,隻有三秋桂子環繞十萬人家。走在江南煙雨中,吳酒一杯醉倒眾生,生生世世的祈願隻留下最後一句詢問:早晚複重逢?

人生變數太多,隻能把一生都裝進一隻透明的杯子,暖著手心,感受春天。或者回憶也是精神的豐足,跨越千百年間,生命的杯盞都注滿回憶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