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
(1)談話入課。同學們想一想《小學生守則》第七條中,要求我們怎樣做?說得很好。要求我們遵守學校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那麼遵守學校紀律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正象同學們說的那樣,學校紀律是集體紀律,是提高人們精神文明素質的重要條件,紀律可以使人們在遵守秩序、履行職責中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我們小學生隻有具備良好的紀律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既然遵守紀律這麼重要,這一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維護集體紀律》板書課題維護集體紀律的事跡很多,這節課老師就向你們講述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
(2)講故事,初步明理
①創設情境,講述故事(放錄音配樂故事)
②提出問題。問題:(幻燈字幕)
A、當時八路軍處境如何?
B、陳庚將軍怎樣批評管理員的?
C、有人為管理員求情,陳庚將軍又是怎樣說的?
③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④師生共議,明白道理。
A、陳庚為什麼批評管理員?
B、敵人的"掃蕩"為什麼很快被粉碎了?
小結:陳庚將軍不僅批評而且處分了管理員,說明了八路軍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自覺地維護集體紀律,取得了反“掃蕩”的勝利。板書:自覺維護集體紀律粉碎“掃蕩”。
⑤放錄像(電影《戰上海》)解放軍露宿街頭片斷。
小結: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和解放軍自覺地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同樣離不開自覺維護集體紀律,同樣需要“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放“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曲。
(3)深化明理
引導學生討論:
①為什麼要自覺維護集體紀律?
②如果在班級、在學校能自覺地遵守紀律、遵守公共秩序,會有哪些益處?
小結:過去中國革命勝利靠的是鐵的紀律,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我們小學生的學習也離不開紀律。隻有懂得遵守紀律是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才能在工作和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績。事實證明: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板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4)指導實踐
①怎樣才能自覺維護集體紀律?(學生討論回答)
②調查彙報。我們班級裏也有自覺維護集體紀律的好人好事,誰來向老師彙報一下。
③辨析:(幻燈字幕)
A、上自習課時,李明大聲和同桌說話,閑談,張敏說他不遵守紀律,李明說老師不在教室,大聲說話不算什麼,李明的做法對嗎?為什麼?
B、學校開運動會,張豐對趙凱說:“我替你跑二百米,準能取第一名”。
(5)總結談話
同學們,自覺維護集體紀律,不僅是革命戰爭時期的需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需要,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維護集體紀律,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21.新教師管理課堂紀律的方法
新老師的管理方法
作為新教師,上好一節課除了要充分備好課外,控製好課堂紀律非常重要。如果課堂紀律亂糟糟的,備課備得再充分,教學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課堂紀律,提高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至關重要。
但是,新老師在經驗有限,教學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況下,應該怎樣控製好課堂紀律呢?經過一年半來的教學摸索,我得出以下方法:
(1)樹立教師威信。剛任課時,學生和老師都處於一種相互觀察期,這時候的課堂紀律問題不大。但很快就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出來挑戰新教師的權威,這時新教師一定要冷靜處理,因為其他的學生都在看老師會如何處理。處理得好,雖然不能一勞永逸,但對於樹立威信很有幫助。處理不好,學生可能群起圍攻,新教師就要疲於應付。對待老師,學生的趨向是欺弱怕強,所以新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扮演硬朗的角色。這可從細節作起,例如聲音要響亮,表情比較嚴肅等。
對於公然挑戰權威者,新教師不可軟弱、逃避,並且一開始就要敢於正視、教育,體現自己的原則。否則等到學生都欺到頭上才發難,已經很難再扭轉不利局勢了。但是這要求新教師要盡快了解學生的情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大部分學生外強中幹,大聲斥責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有些學生自尊心特別強,如果屢次公開批評,有可能導致師生的對立。對於這樣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就算是批評了課後也要及時安撫;對於特別難對付的學生,不要在課堂上與其對峙,一者教師沒風度,二者容易使自己下不了台。暫且冷淡處理,待下課後將其叫到辦公室慢慢教育,必要時候還可聯係家長共同做思想工作。
(2)教師要有愛心。當然,新教師如果一味硬朗,學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還應該多關心學生,以愛感化學生,以情打動學生。平時上課善於察言觀色,發現學生不認真聽課,可先找學生了解情況。有時學生不認真聽課,是由於某段時期思想出現問題或是情緒比較低落。
如果學生真有問題,能解決的幫忙解決,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學生沒有問題的,也可找學生談談,讓他知道老師很關心他重視他。對於關心重視自己的老師,學生就算是不想聽也會給麵子。
此外,還可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多溝通多接觸。和學生溝通最好是在教室裏,辦公室裏的師生對話容易給學生造成壓力。上完課不要馬上離開,在教室裏多呆一兩分鍾,就課堂內外的話題聊聊,這樣使師生關係融洽,也有利於搞好課堂紀律。
除了多關心學生還要多關心所任教班級的事務。由於分工的不同,任課老師不是班主任,對於班裏的事務關注較少。但是從搞好課堂紀律的角度出發,新教師作為任課老師這一點應該要做好。我所教的某個班級,桌椅總是擺放不整齊。
上課時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們做好這些事,班裏麵得了榮譽及時鼓勵,出現問題提出建議或幫忙解決。學生感覺得到老師不是隻關心所任教科目的成績,對自己班級也很關心,情感上就願意接近老師、配合老師。這個班有幾個學生確實比較愛講話,但是很多時候不用我出聲其他的學生會馬上幫忙製止。
(3)學生要學會尊重他人。新教師在控製課堂紀律時普遍遇到的問題是“一放就亂”。根據課改精神,課堂必須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人多口雜,而一些愛講話的學生也往往趁機搗亂。如果不加以製止,這種現象極可能愈演愈烈,課堂紀律放了就收不回來。針對這種情況,新教師要在平時就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
具體而言,就是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發言紀律,有秩序地發言,不隨意插嘴和打斷別人的發言。操作時按照年齡特點,初一舉手發言。隻要教師鼓勵得好,剛上中學的學生還是愛舉手發言的。初二、初三的學生積極性較差一點,可用點名或輪流發言的方式。全班討論時,則要求新教師能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一發現有不符要求的苗頭就要及時處理。
尤其是剛任課的時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學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識並強化為習慣。而學生一旦形成了這樣的習慣,課堂紀律就有保證。
(4)管好紀律差的學生。一個班級,總有紀律差的學生,先從紀律最差的同學抓起,以點帶麵,可以促進全班紀律好轉。學生不守紀律的原因很多。比如學習目的不明確,基礎薄弱,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聽不懂,自製力差等,都可能產生一時或長期的不守紀律。這些原因在學生身上也許幾種並存,但必有一種在起主導作用。對待這些學生,不能嫌棄、疏遠,而要尊重、親近,用愛心與真情感化他們。在課堂上要更多的關注他們,會多給他們提問。
有時候,要搜集一些美文、名言警句、勵誌故事等讓這部分同學朗讀,既提高了學生朗讀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課堂注意力,如果朗讀得好,就給他們表揚,讓他們有成就感。另外我還用家訪的形式,與家長緊密聯係,共同配合才能轉化這些學生。
(5)明確課堂的要求。要結合本班情況製定班級學習製度、紀律要求等。有了目標,學生自我約束有方向,自我管理就有章可循。比如把課堂常規紀律要求分幾個環節。課前要把學習用品放在指定的位置,預備鈴響後要迅速進入教室,安靜坐好;上課專心聽講,要說話先舉手,課堂上的一切行為都要符合常規要求。
表揚是課堂管理的常用策略,對學生細微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既要口頭表揚,又要設計紀律評比的大表格,讓學生在課堂裏得到的紅花或紅星,及時貼上去,評選遵紀之星、禮貌之星、學習之星、使學生學有榜樣,趕有勁頭。記住,千萬別使用罰站作為懲罰。
(6)正確運用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當課堂秩序出現問題時,故意停止講課比責備學生要好,這樣做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吸引到教師的講授方麵。責備學生,反而會使其他學生的注意轉移到違反紀律的人身上,分散學生的注意。在開始講課時,要說明學習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學生對學習目的認識越清楚,他們就越能努力。以有意注意來對待他們必須學習的任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運用注意規律,既要估計客觀條件,從有效地組織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著手,使學生對教學本身發生濃厚興趣;同時又要考慮到人的主觀因素,嚴格要求學生,教育學生以頑強的意誌去克服困難,這樣教學質量才有保證。
(7)靈活回答學生的提問。提問,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控製好課堂紀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學需要,提問肯定要精心設計,而在課堂上如果紀律出現問題,也可隨機提問。對於愛走神的學生,提問是提醒;愛講話的學生,提問是警告;愛睡覺的學生,提問是懲罰。利用好提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鞏固課堂紀律。學生的回答正確的要給予肯定、表揚,但要暗示其專心聽講。
對於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不正確的,不要輕易放過學生,否則達不到警告或懲罰的目的。對策是可以循循善誘,從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提問,或是給予提示,讓每一個站起來的學生都要開口。
學生回答中可能出現離題的情況,離題萬裏肯定不好,但是如果可以借題發揮的話,新教師不要怕影響課堂紀律或教學進度而一棍子打死或者馬上將學生引回主題。
這種情況下,引導得好能夠激發更多的智慧火花,還能夠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從而優化課堂紀律。例如在講述八年級關於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提問為什麼國家禁止使用童工,有學生回答的是為什麼社會上會有童工。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討論,進而再拋磚引玉提出應如何解決童工現象的問題。學生圍繞這個話題積極發言,教育效果顯著,課堂紀律也優良。
(8)與班主任建立“聯盟”關係。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的威信是毋庸置疑的。新教師可與班主任建立親密的“聯盟”關係,借助班主任的力量來搞好課堂紀律。可經常向班主任反映該班上課的情況,包括好的和不好的。隻反映不好的情況,別說學生不愛聽,就是班主任也反感。發現好的現象及時反饋,班主任更樂意幫忙。一些棘手的問題,可讓班主任幫忙解決。
當然,並不是說事無巨細都要班主任出麵,這樣反而讓學生認為這個老師無能,適得其反。學生看到這個科任老師和班主任關係不錯,怕老師隨時會告狀,上課時候就不敢搗亂。
可以說,每一個新教師都要經曆一段磨練,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學工作。所以新教師必須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盡快地提高業務水平,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