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3)

(1)良好的組織紀律是主體性教學的有力保障。所謂“主體性教學”,就是以學生為本,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逐步地自主去探究、去鍛煉,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人翁地位。也就是說,主體性教學是給了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練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有了展現自我運動技術才能,發揮自己才智,協調人際關係等的平台。正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少了教師的直接指控和約束,所以往往表現出集體觀念不強,組織紀律散漫,我行我素在現象時有發生,這樣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反而重蹈“放羊式教學”的老路。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絲毫不能放鬆對學生組織紀律的教育和嚴格的組織管理。

就像帶兵打仗一樣,沒有良好的軍事組織紀律作保障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戰績。教師首先要對所學練的內容要有目的,有計劃,對教學過程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有所假設和預見性,從而提出嚴格的要求,使每個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通過學練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達到的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力爭做到敏銳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要給學生創設寬鬆自主的學習氛圍,但放任自流就失去了主體性教學的真麵目。

(2)良好的組織紀律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主體性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方法和手段,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當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僅憑改變幾種教學方法是還未必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在“新課標”的引導下,主體性教學有了更大的起色和發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引起了不少爭鳴,產生了不同的觀點,主體性教學產生負麵效應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不負責任的一線工作者打著主體性教學幌子,將學生放任自流,任其自然,“一把嗩子,兩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名符其實地走“放羊式”教學的老路。課堂紀律也無從談起。有的同學在進行著毫無目標意義的運動,有的則三三兩兩,開始了“談心”活動。根本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而真正的主體性教學是有組織、有紀律的,同學們應該去做什麼,不該去做什麼,一堂課下來應完成什麼任務,實現什麼目標等等,都應有明確的規定,不能向無頭的蒼蠅到處亂碰。因此不接受組織紀律的約束就失去了教育教學的意義,就難以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3)加強組織紀律教育,培養安全意識。“健康”是體育教學的第一要務,在組織教學方麵,主體性教學給了學生更大的和更多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其要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練的積極性,不但要有靈敏的思維活動,即心理參與,而且還要親身體會運動的樂趣,即身體參與。但每個學生又是有著不同的體質,不同的運動技能,不同的思維品質,不同的個性特征,同時鍛煉的形式有所不同,場地器材也僅相似。綜觀全局安全隱患相對增大。“安全第一”,為了減少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在進行主體性教學時,必須先要加強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識教育。

(4)加強組織紀律教育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可終身受益,並使體育道德精神永傳。“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分支,肩負著重要的曆史責任,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人們對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恰恰相反,近年來的中學生身體調查表明,學生的部分身體素質指標不但沒有上升,反而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如近視率提高,肥胖與豆芽型明顯增多。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鍛煉意識淡薄,校園自主鍛煉的氣氛未能形成,何談習慣的養成呢?

我們應借教改的東風,加強組織教育,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主體性教學的樂趣,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為今後步入社會開展全民健身起到帶頭作用。同時,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體育課堂就是社會的一個縮影,相對其它學科,學生有了更多的直接的接觸的機會,不同的個性特征更能充分展現出來,同學之間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通過加強組織教育,使同學們真正體會體育的精神內含和實質,並繼承和發揚體育道德精神,促進學生全麵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主體性教學在嚴密的組織紀律的保障下,才能順利展開,才能向預定的目標邁進,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新觀點,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9.班級紀律與課堂管理的共同協作

體育課堂紀律就是在體育課中,教師學生共同遵守的課堂行為規範,是體育教師為維護正常的教學活動的開展,鼓勵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組織和處理違紀行為的手段與行為。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如何做好班級學生的紀律管理?我認為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建立和貫徹執行教學常規。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堂常規教學中,要求學生上課時須穿上運動服裝,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有事、病請假等,並有意識的在一些體育練習和遊戲活動中用“規則”來限製學生的行為,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沒有規則限製體育活動很難順利進行,“越軌”就會受到懲罰,進而讓學生明白沒有規距不成方圓的道理。

體育教師要正視常態體育課的教學,為了使學生能較好地配合體育教師參與體育學習活動,在教學之初,利用開學周第一節體育室內課做好學生體育常規的要求,向學生明確宣布學生在體育活動著裝要求及如何安全地從事體育活動的要求,為了維持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體育教師要防患於未然,尤其是剛剛開始上課的時候,一定要狠抓常規的執行讓學生明確活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課後不能大量飲水的道理,待學生逐漸適應並形成上課習慣後,再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就有保證了。

(2)及時妥善地處理違紀行為。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違紀行為時,教師必須迅速作出反應並及時處理。對待一些個性強的學生教師要采取冷處理的辦法來維持體育活動的正常進行。

一般來講,如果一個學生隻是消極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不必立即公開處理,可采用沉默、皺眉、注視、走近等方法處理。如果一個學生的違紀行為已明顯幹擾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必須立即處理,並按情況采取提示、暗示、製止、甚至懲罰的方法。在處理違紀行為時,盡量不要中斷教學的正常進行,尤其是不要頻繁地中斷教學過程來處理違紀行為。特別是性格特殊的學生犯錯誤時,我們應該采取“冷處理”的方式進行教育。“直麵火槍”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記得一節武術考核課,一位學生滿不在乎的樣子上來表演時采取消極的動作行為對待,真讓我是哭笑不得,自己辛辛苦苦在烈日下教出的動作到了他身上竟然變得這麼糟糕。真想停下來好好教訓他一頓。但我沒有這樣做,開始我給了他一個嚴厲的注視,教學任然在我的主持下繼續進行……。下課後我讓他留下來做俯臥撐,看他滿頭大汗我才要他停了下來並嚴厲批評了他。接著用溫和的語氣給他說理,直到他明理。後來這位學生也沒有犯錯了。

(3)正確運用獎勵與懲罰。獎勵與懲罰是維持紀律,進行課堂管理的重要手段。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教師要多用獎勵,少用懲罰,當學生的積極性行為得到獎勵後,這種行為將得到鞏固與強化。

為了維持紀律,一定的懲罰也是必要的。懲罰是體育教師有意識通過使學生經受不愉快的體驗,以影響和改變學生行為的一種手段。懲罰的目的是為了製止或阻止違紀行為的產生和重現。

在體育教學中,懲罰的方式有兩種:

①挫折型。即暫時中止違紀學生參加體育學習活動的權利。

②否定型。即當眾批評,教訓,課後留下來,重做俯臥撐,跑步等。

在運用懲罰時,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懲罰的是違紀行為而不是針對某人,一般情況下不搞集體懲罰。當我們的學生取得某方麵的進步時,我們應該及時給予他應得的表揚,不管是學生取得丁點進步應該豎起你的大拇指。

當學生違紀時,給他一個嚴厲的目光或采取適當的小小懲罰來引起和改變學生的注意。這樣的老師上課,學生沒有不願意聽講的。無形中吸引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課堂紀律好了,效率也就高了。

(4)利用模範帶頭作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包辦管理力量過於單薄,難免有顧此失彼的現象發生,學生總是處在被動接受管理中,師生雙方處於“管”與“被管”這一矛盾統一體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一旦自尊心受到一定傷害,有的學生就不願接受管理甚至與教師搞對立,這種反彈現象的出現使管理很難奏效。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體育委員和體育小組長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小助手,充分發揮他們的模範帶頭作用來進行班級管理是一個行之有效和長期堅持的教學行為。

在活動中,對於一些簡單或學生能組織完成的要大膽放手讓他們去組織完成。如:集合隊伍、清點學生人數、簡單的準備操、跑步活動和課中紀律的維持等等都可以讓他們去組織完成。

(5)課堂組織要嚴密。體育課中學生的違紀行為大多出現在學生互相幹擾或等待練習時間過長的時候。因此體育教師要注意嚴密課的組織,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器材,合理分組,增加學生實際從事練習時間,減少違紀行為現象的發生。

(6)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體育教師有其獨特的職業優勢。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係能使班主任的要求迅速轉化為學生的行動。

體育教師善於利用課堂內外的雙邊活動來促進師生情感,在活動中可以發現許多學生平時不能發現的問題,然後,老師再針對性的進行教育。

尤其體育活動最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奮,教師參與其中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情感,隻要以情換情,以情育情,形成良好的情感環境,就能使教育達到育心、育人的功效。例如,我在籃球課活動中看到一些球技好的學生老是錯誤的認識自己高人一等,與球技差的學生厭玩,於是我借此機會跟一些技術差的學生一起活動,一起交流球技,無形之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協調了學生間的友情更拉近了師生的情感,為建立良好的班級學風創造有利的條件,為營造和諧的班級管理打下有序的鋪墊。

感謝大家對這次話題討論的熱心支持,有你們的參與讓我們的體育教學變得更精彩!管理是一門藝術,班級學生的紀律管理方法很多,大家都有各自的做法,由於各個水平階段班級學生的特點不一樣,管理也就不一樣。所以,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不能單調和單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有效管理。

20.《維護集體紀律》教學設計

維護集體紀律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就能取得事業的勝利。

教學目標

要求使學生懂得紀律是各項事業勝利的保證,教育學生向八路軍學習,自覺維護集體紀律,從小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維護集體紀律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就能取得事業的勝利。

(2)向紀律嚴明的八路軍學習,從小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電視機、錄音機、投影機、單放機、"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曲磁帶、投影片若幹幅。

(2)學生思想狀況分析目前小學生在遵守紀律方麵的自覺性還較差,特別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擁有優越的地位,有些年輕父母的嬌縱、溺愛,使他們常常獨斷專行。

因此對他們要從小加強紀律教育和紀律行為訓練,使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對紀律重要性的認識,逐步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