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3)

第十章

嚴格要求,獎罰分明

係裏對班級管理工作整的要求是:嚴格要求,抓住兩頭(表現好的和不好的),獎罰清楚,整體提高。係裏要製定、完善、落實各項獎罰製度,要抓住紀律好的班級和同學,進行物質和榮譽獎勵,要與評定獎學金和評先掛鉤,要為這些同學各方麵進步創造條件,對表現不好的班級和同學,要勒令檢查,並將其行為結果與個人和班級榮譽掛鉤,情節嚴重的要給以相應的紀律處分,直至開除學籍,決不姑息。

要使同學們認識到學校的紀律是鐵的,沒規矩不成方圓,認識到學校的嚴格要求是為了更好的建立一個規範有序的教學秩序,目的是為同學們增長才幹、提高素質提供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

16.加強課堂教學組織紀律的意見

組織紀律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紀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現發現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組織紀律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表麵看似乎認真聽講,實際已走神;學生好動,手腳忙個不停,有時聽講,有時發言,有時開小差;不聽講,不發言,你管你說,我管我做;課始能認真聽講,半節課後注意力分散,課堂效益明顯下降。

原因分析

(1)學生方麵

①學習目的不明確,主動性不強。

②學習習慣不好,做事馬虎。

③小學生生性好動,“喜新厭舊”。

④家長配合不夠。

(2)教師方麵

①教學設計隻注重自己的教,沒注意學生的學。

②教學方法落後,以“灌”為主,學生被動接受。

③教學節奏過慢,對學生缺乏“新刺激”,學生易疲勞。

④教學形式單一,缺少變化,形成不了“新刺激”。

⑤教學要求過高,紀律要求過鬆。過高的教學要求令學生望而生畏,久之,厭學;過鬆的紀律對學生形成不了約束,久之,過分隨意。

⑥教師吝嗇表揚,學生缺乏成功感,久之,厭學。

改進意見

(1)加強課堂學習行為的培養。

①課前的準備:鈴聲響過,速回教室,放好本堂課應使用的課本和學具,班內統一擺放位置。

②課中要求:統一坐姿,統一發言姿勢,統一書寫要求,統一讀書姿勢等。

(2)精心設計教學步驟,多考慮學生的學。注意教學節奏緊湊和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

(3)在學生沒有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之前,課堂教學“嚴”字當頭;在學生良好習慣形成後,教師要以“和”字當頭,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學習。平時多與學生交流,多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學時能以多種形式滿足學生的需要。

(4)精心設計和組織多種教學形式,不斷變化的教學形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疲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5)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多表揚,多鼓勵,讓他們品嚐成功的喜悅,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6)避免灌輸式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

(7)老師要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教學,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注意教學語言的精煉,表達的清晰,盡量不要重複無關緊要的話。教師還要合理使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它既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又可幫助教師表情達意。

下麵是教師自己總結的經驗,與大家共享。

經驗的總結

(1)采用多變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如:對對子活動、小組活動、說說唱唱、做做遊戲等,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以興趣為出發點,采用學生所喜愛的教學方法,而且要經常變化。教師要有激情,體現在聲音的抑揚頓挫、肢體的適度誇張上。多采用激勵性的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通過讓學生參與的形式,多樣的評價與鼓勵,喚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當學生開小差時,可以直呼其名,並讓其回答。

(4)以聽、聞、看、想象等多種方式組織教學。應注重一個“量”字,適當的量才能提高課堂效率。課上,我一般控製在5—6個新單詞。關鍵在第一時間把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老師應臨場發揮,捕捉課堂的話題。

(5)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活動形式,並讓學生人人參與,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教學的步驟要緊扣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不要隨意,不要生搬硬套,更不要咀嚼過碎,要給學生一些揭謎與探求的欲望。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觀察學生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表麵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沒有引起學生多少認知衝突,這樣的課不是好課。

(6)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喜歡自己。平時抽一定時間,以平等的姿態跟學生談心。了解他們在想什麼,他們需要什麼,上課時采用針對性的方法教學,又滿足他們的需要。課堂教學要充滿激情,教師要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中,能用自身的態度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7)興趣是學習的主動力。要認識到學生好動的原因,不要粗暴對待,使其產生逆反心理。老師要像魔術師那樣,通過很多花樣來吸引學生,圖片、音樂、表演、唱歌等等,老師樣樣都要會,樣樣都要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抓學生紀律,一有學生開小差,應及時暗示或指出,時刻提醒學生注意力要集中。

(8)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否則學生學習隻是被動的,也是無法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沒有好的學習效果而一味地加重學業負擔,反複機械地做同一類知識,是徒勞的。老師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盡量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缺乏的話,要引導他們去主動獲取,並盡量設計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為他們的需求。我在課堂教學中所發出的每一個指令,都要學生做到,如果有人做不到,寧願放慢進度。

(9)根據課文內容中的詞、句,適時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與學生開一下玩笑,讓氣氛輕鬆一下,所學知識也不易忘記。上課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采用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能充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10)在組織教中要注意兩個方麵:

①每篇文章要抓住關鍵點、切入口,舉一反三,不必麵麵俱到。

②提出閱讀要求,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己閱讀課文,老師要敢於放手,使學生充分享受調到自由閱讀的樂趣。

(11)注重平時行為規範教育,特別是課堂紀律教育,課堂上要明確提出各項要求,並嚴格執行,獎罰分明。教師的教學過程要精心設計,避免滑到哪裏上到哪裏,所教的內容要適合學生。在教學中,我注意嚴格與表揚相結合,注意教師語言、情感的變化,提高四十分鍾效率。

提出的改進意見

(1)積極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不斷豐富和誇張的表情與肢體語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同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不僅能認真地聽老師講,還要認真地聽學生講。

(2)平時多積累生活中較有趣的事作為教學中的材料。師生關係應做到融洽,能相互談心,能夠更多了解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與盲點。充分利用課件,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老師在課前的備課要精致,課堂語言要嚴密,講話力求完整,不讓學生得到糊塗的概念,要努力采用一些學生喜歡的題材激勵和調動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常抓不懈。同時還要建立平等的情感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多采用激勵性的評價,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

(5)要培養良好的班風。教師的語言要親切、柔和、風趣,一定要做到嚴而有度。準備工作要充分,在對學生有了一定了解後,設計適和學生的教學方案。課堂教學的難易要適中,設置好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有的老師往往花樣太多,學生眼花繚亂,不知道該撿哪些果子,那也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6)作文教學中注重指導,亦重視講評,全方位地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語言,或批評、或表揚、或訓斥,因人而異。

(7)課堂上要特別關注那些特困生,給他們更多的時間、空間,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8)在教學中要照顧到那些中下生,讓他們能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可以多方麵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激勵性的語言,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利用家長的獎勵機製,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7.有效地讓學生遵守課堂紀律

讓學生認識到,遵守紀律是遵紀守法的基礎,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內容,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途徑之一。紀律是一種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紀律,將無法正常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紀律是各項活動的保證,良好的課堂紀律是學生充分完成學習任務的保障。怎樣引導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可以從以下幾方麵進行思考:

提高學生的認識

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投入地學習是種美德,倡導形成投入地學習的學習氣氛。

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投入地學習是種美德,可從推行新課標,對教師進行理念上的培訓得到的啟示。孩子們從思想上認識到投入地學習是種美德,這是他們遵守紀律的內因,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當遵守紀律由孩子的個性認識發展到一個班孩子的共性認識時,遵守紀律投入地學習的氛圍就形成了。

教師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在講某一內容時,全班孩子都有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我們就應考慮: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教學目標設定的是否合理等。如果是一部分孩子不遵守紀律,這部分孩子往往是兩類孩子。一類,我們設計的內容他們已經懂了,他們無需再聽。還有一類聽不懂的孩子他們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與其坐著聽天書,不如放鬆我自己。麵對這部分孩子我們尤其要注意的是分層教學,給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如果是個別學生不遵守紀律,我們可用手勢、眼神等暗示方法讓學生明白應該怎麼做。

注意及時表揚和階段表揚的綜合運用

及時表揚可使學生獲得及時的成功體驗,階段性表揚可使學生獲得積累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更高層次的目標。

我們強調集體主義精神,一個班必須有嚴格的規章製度,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很強的規則意識,這是形成一個班集體的重要因素之一。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麵對一年級的學生,不能硬性地規定,生硬地要求。有一個老師是這樣做的:在黑板的左上角畫一棵直直的小鬆樹,在黑板的右上角畫一口穩穩的大鍾,然後對大家說:同學們在排隊,起立站著時,姿勢就應該像這棵小鬆樹這樣直;同學們坐在教室裏學習,聽課,就應該像這口大鍾一樣穩穩當當。當然,課堂安排要內容豐富,不能讓孩子總一個姿勢坐著。

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實行小組之間的評比也是非常有效的做法。不過,這也需要在已經培養了集體榮譽感的基礎上進行才更有效。比如,學生一般上班主任的課是能夠做到遵守紀律的,但是上科任課就比較難以做到了。我們用小組評比的辦法,來約束孩子的行為,為了小組的榮譽,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自覺遵守紀律。點點滴滴的培養,鍥而不舍地努力,遵守紀律就會成為每個孩子的習慣,這種良好的習慣將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18.主體性教學中加強組織紀律教育

主體性教學目前已是體育教學中被廣大教師所認可和采納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對落實教學大綱要求,促進學生全麵健康成長,有著重大的作用。結合教學實踐,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主體性”教學目前已是體育教學中被廣大教師所認可和采納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對落實教學大綱要求,促進學生全麵健康成長,有著重大的作用。結合教學實踐,並針對主體性教學的特點,在主體性教學的過程中千萬不能放鬆組織管理和紀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