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名言就是教師為孩子連接名人與凡人的紐帶,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教師除了引領學生欣賞數學名言和創編數學名言外,還定期指導他們辦有關數學名言和數學家故事的手抄報。在辦報的過程中,他們有時要請教家長,有時到書店查閱資料,有時要上網查閱資料。這樣學生們不僅進一步體驗到數學的美與價值,了解了教師們的數學史,走近了名人,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數學文化的熏陶。然而教師們也不能僅僅停留於對史實的介紹上,而應引導學生透過史實,觸摸到史實背後的價值和觀念,使其構成一種更有教育意義的積極影響。

如今“蘇步青、陳景潤、祖衝之、華羅庚、高斯、牛頓。”在孩子們的眼中已不是什麼神秘人物,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心中的榜樣,努力的方向。

有人說數學是一棵參天大樹,它的根已深深地紮在教師們的現實世界。是啊,如果在教學的過程教師能引優秀的文化之水潤澤這棵樹古樹,教師想它的根須也必定會深入到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一切領域,必定會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奇特之樹。

3數學課堂教學的名人效應

一、動態協調教材知識和課堂教學結構的關係

隻有當這三種結構形成內在的協調統一,才能使教學有效促進學生將教材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為此,教師應充分了解和利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以漸進分化和綜合貫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識結構的層次性和整體性;設計優化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改進教學組織形式,把全班個體學習、成對學習、小組學習和全班統一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更適於完成各類不同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整體優化的知識結構。

二、加強學習策略教學

學習策略種類繁多,其主要內容包括理解和保持知識的複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應用知識解題的問題表征策略、具體求解策略和思維總結階段的反思策略,以及掌握知識過程中的自教師監控等元認知策略。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科實際,通過分解練習和綜合實踐相結合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策略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4提高數學教學的名人實效性

在職業中學數學教學中,往往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但教學效果卻不理想,表麵上看起來,與普通中學內容(量)基本相同的兩冊書“上”完了,但學生掌握的內容很少。誠然,職業中學的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學習態度、習慣等方麵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教師們不應隻是埋怨學生,更不應放棄這些學生,而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措施,提高職業中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一切教學活動、措施和方法等都應圍繞學生來開展,在學校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如果不考慮學生實際進行全麵的教材教學,往往是事與願違,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卻聽不懂,結果步入惡性循環,形成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直至不學的局麵。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使他們掌握必須的數學知識,具備基本的數學素養,有一定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數學教育的功能,教師們必須打破傳統教材結構,采用“基礎教學模塊+專業教學模塊”進行教學,其中“基礎教學模塊”的內容涵蓋了學校各專業都必須掌握的數學知識、技能,使學生獲得必須的、足夠的“基礎性數學知識”,即數學科學的最基本、最基礎的知識。“專業教學模塊”則根據不同專業選用,其內容根據專業需要來設置,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另對學有餘力、有一定數學潛力或對數學有興趣的少數學生增加“拓展模塊”,主要以第二課堂、學生自學和教師輔導的形式進行。這樣既使大部分學生達到學校數學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須的、足夠的“基礎性數學知識”,以及學習專業課所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具備基本的數學素養和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又滿足少數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需要。

二、改善非智力因素

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動機、情感、意誌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響數學學習。實踐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職業中學數學教學實效性的必要條件。

1.用關愛和期望幫助學生重新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本尼斯用了一句話概括了教師期望的價值:“隻要教師對學生抱有很大的期望,僅此一點就足以使學生的智力提高二十五分。”教師的態度和行為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因此,教師要構建對每個學生的期望,要相信每個學生都可以學好數學,考慮學生原有水平,在此基礎上提出適度要求,通過適當的渠道向他們傳達這種積極的期望。這一點對於職業中學的學生尤為重要,由於種種原因,大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往往被老師“忽視”甚至“放棄”,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甚至自暴自棄。有不少在職業中學的數學學習上有進步的學生認為:“老師的期望使他們沒有繼續放棄數學學習”,“以前老師根本不管教師們這些成績差的同學,在這裏老師這麼看重教師們,讓教師們又有了學習數學的信心”。當他們在數學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當他們有進步時,教師要給予及時、恰當的評價和鼓勵,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和期望,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業評價時,既要實事求是,不能用高標準來衡量他們,又不能沒有標準、一味遷就,而應建立一種科學的激勵性的評價方法。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加強監督和輔導,這樣學生有一個可望又可及的目標,他們的學習不再盲目,同時有“隻要努力就能達到的目標”作準繩,使學生有成功的機會,從而激勵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誌

在動機、情感的激勵下,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後,還要克服各種困難,能動地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去實現預定的學習目標。對於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如果在數學學習中沒有較高的自覺性,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頑強意誌,是不能學好數學的。很多學生學習意誌薄弱,不能克服內部和外部的困難和幹擾,缺乏恒心和毅力。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意誌品質,提高數學學習的自覺性,增強克服各種困難和幹擾的意識和能力。

(1)培養數學學習的自覺性

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價值,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和價值。就職業中學數學而言,它是學習其它一些課程的工具和基礎,也是學好專業課的基礎,這正體現了“數學是一切科學得力的助手和工具”。教師們可以向學生介紹數學的巨大作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迷,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在教學中多聯係實際,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是有用的,而不僅僅是一些抽象的符號、無意義的數字;讓學生認識到今天的學習就是為了明天的升學與就業,從內心產生數學學習的需要,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2)培養數學學習的堅韌性

在數學學習中會遇到很多困難,特別是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沒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沒有刻苦努力、堅持不懈的頑強意誌,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可用一些名人的故事來激勵學生,如林肯自幼失學,憑借拚搏進取的意誌,最終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受人民尊敬的總統之一;居裏夫人不畏艱難,經過反複實驗,終於發現了鐳元素,體現了她堅定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頑強意誌。當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分析原因,解決問題,鼓勵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堅持不懈的頑強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