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3)

關鍵詞:親吻自然場所精神生態課堂運動公園項目解讀:

進入21世紀,城市發展呈現新的特點:低碳社會、智慧地球、人文關懷、多元包容,“與古為新”,南京集合資源科技優勢走轉型發展道路,提出“古都金陵看老城,現代化南京看河西”的發展方向,正式由秦淮河時代邁向長江時代。魚嘴濕地位於河西新城的最南端,也是南京58km長江岸線改造的最南端,我們承接自然的邀請,開始思考該如何讓公眾更好的閱讀母親河長江,如何讓濕地與江灘共生長,如何讓城市與自然零距離對話。

閱讀長江的情感空間——寧鷺廣場

記憶因時間而生,卻借助空間維係生命。廣場選取銀杏這一樹形優美、夏綠秋黃的季節性喬木,配以銀杏圖案的鋪裝鋪墊廣場“自然演替、生生不息”的空間場所精神;拾取燈塔、廢棄碼頭、老廠房、白鷺等場地具象元素予以再設計,延續長江帶給南京的社會記憶。讓公眾在廣場中閱讀長江,讓城市在發展中綿延記憶。

認識自然的生態課堂———科普觀賞濕地

濕地充分利用場地的蘆葦、柳樹林、楊樹林、水塘的場地元素,刻畫生態的記憶。運用生態技術工程,編製以雨水花園、濕地淨化科普演示係統、水森林為主的生態教育科目,改造防洪堤硬質坡麵為壁畫形式的自然筆記,豐富生態課堂的教育和遊覽形式。

共迎青奧的非競技賽事公園———自行車運動公園

場地獨特的區位優勢,被青奧組委選作南京2014年青奧會的非競技場地,在公園中設計了青奧“輪滑、滑板、攀岩、武術”四項非競技運動場地的設計,緊扣了河西新城青奧契機下的城市意象,為青年人創造了不同形式的康體運動空間,接力了南京集聚運動色彩的青奧活力。

方案將“親吻自然”作為設計理念,把自然保護、生態技術工程與景觀設計相融合,構築社會記憶與生態記憶背景下的場所精神,營建了市民的精神家園。最終呈現給南京的是一處閱讀長江的情感空間、一間認識自然的生態課堂、一個共享青奧活力的賽事公園。

Nature—oriented —NanjingYuzuiWetlandLandscape DesignNanjing Yuzui base boasts for its natural beauty spot.With a high north—south and a low heart,it enjoys distinct venue features.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renovated shoreline (58km)of Yangtze River in Nanjing,it is the Binjiang Portal of the Hexi New City in Nanjing.

Making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features of the base and its high—middle and low ends of the terrain,we have created three major areas:the southern square area,the central wetland area,and the northern biking area.

雨洪管理的生態記錄

——株洲龍母河水係綜合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項目區位:湖南省株洲市雲龍示範區

建設單位:株洲市雲龍示範管理委員會、株洲市雲龍科技園區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株洲市教育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設計時間:2011年9月至今建設時間:2012年5月至今建設規模:全長約16公裏,麵積約1303公頃。

摘要:本工程強調通過水係綜合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城市“兩型”建設。工作重點包括了在全流域構建生態水係統,建立綜合型生態水資源利用模式,總體形成示範區生態本底骨架和城市公共空間構架。構建全區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利用綜合平台。